正文 第5章(1 / 3)

在你與人爭論的時候,你或許是對的,甚至絕對正確,但你若想改變對方的想法,你可能會一無所得,正如你錯了一樣。

如果一開始就使一名學生或顧客、孩子、丈夫或妻子說“不”,那恐怕要有神仙般的智慧和耐心,才能使那種絕對否定變為肯定。

要記住,別人也許完全錯了,但他們卻不這麼想。不要指責別人,任何傻子都會那樣做;而要盡量了解別人,那才是明智大度、超凡不俗的人應該做的。

如果你爭強好勝,喜歡與人爭辯,以反駁他人為樂趣,或許能贏得一時的勝利,但這種勝利毫無意義和價值,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太陽能比風更快的脫下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變別人的心意。

當你與別人交談的時候,不要先討論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強調,而且不停地強調你所同意的事。懂得說話技巧的人,會在一開始就得到許多“是”的答複。

別人的想法與做法必有他的緣由,試著找出背後的原因,這會給你一把了解他行為甚至個性的鑰匙。試著真誠地設身處地,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

如果你想結下仇人,就要比你的朋友表現得更加出色;但如果你想結交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更出色。

很多時候,你在與別人發生爭論時總是贏不了的。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你還是輸了。

這是一個富有戲劇色彩的時代,僅僅敘述事實還遠遠不夠,必須使用更容易吸引人的方法,電影如此,廣播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也必須這樣做。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但是勇敢者會將畏懼放置一邊。繼續勇往直前,結果或許會走向死亡,但更多的則是通向勝利。

避免和對方進行爭辯

如果你爭強好勝,喜歡與人爭辯,以反駁他人為樂趣,或許能贏得一時的勝利,但這種勝利毫無意義和價值,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戴爾 卡耐基

卡耐基課程的教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同時也有許多人站出來否定他、攻擊他。當然卡耐基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教學中的弱點,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不可能總是完美無缺的。

對卡耐基的刁難首先來自於一些評論家評論卡耐基的教學方法。而正是這個時候,卡耐基總結了一些其他演講秘訣,如:勿事先寫演講詞,切莫逐字背誦,討論中應穿插解說及範例、著作,與朋友對話時訓練你的演說,不必擔心你的演說,不要試著模仿他人,要忠於自己等。

不少學員遵循卡耐基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正因如此引起了評論家的爭議。

評論家莫卡因認為卡耐基的課程造就了一些社會投機分子,他的畢業生能巧妙地處理事物而爬上那些不曾學習過卡耐基基本方法的夥伴頭上,造成社會的不平衡。

卡耐基則反駁說,他的課程是解決一些人處理問題上的方法,而且每個人都有富有的權利,不應該貧窮。社會本來是不平衡的,無須他來製造不平衡。他還邀請許多評論家聽聽他的教學課程的一節或兩節。該課程的目的是讓參與者解除戒心。在幾節課後,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像一場精神振奮的集會遊行,但若對這種課程作出評價,那就是觀察者感受到教室內充滿誠摯的氣氛。

又有些評論家則批評卡耐基對於有關真誠的問題似乎顯得過於天真。例如在《影響力本質》這本書中,他描述約翰 洛克菲勒對於曆時兩年的流血、痛苦的罷工事件,仍是以善待罷工者的方式取得喜劇收場。卡耐基隻提到他的友善使罷工者回到工作崗位,而隻字未提罷工所提出的加薪問題。

這位評論家說卡耐基把問題的事實作簡單化的評價。他提出洛克菲勒的確對工人發表直接且具有信心的演說,但是,他也提出了實際解決之道,遊說罷工者支持他,那便是很有威力的一項對新工資、工作生活氣質及訓練雇員的特別契約。

對於這種批評,卡耐基承認他對洛克菲勒罷工事件的確存在器重,但這種器重恰恰反映出卡耐基的信念。他說他相信洛克菲勒取得優勢的原因在於善用人際關係技巧。

卡耐基認為和平地處理罷工問題就是成功。工人們是否獲得提高工資可以不問,因為結果不如方法來得重要。如果工人在相同的友善方式下加了兩倍的工資而停止罷工,他認為洛克菲勒仍然是贏家。

為了進一步說明自己的觀點,卡耐基又舉出了許多實例來駁斥這位評論家的觀點。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出,卡耐基雖然受到很多抨擊,但是他從不狡辯,如果是對方觀點有錯誤,卡耐基會用實例來說服對方,如果真是自己的觀點錯誤,卡耐基也會欣然地接受,自己主動找原因改正錯誤。

卡耐基認為,如果你爭強好勝,喜歡與人爭辯,以反駁他人為樂趣,或許能贏得一時的勝利,但這種勝利毫無意義和價值,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然而,現代人有一種普遍性的“常見心理”——喜歡與人狡辯。在這種心境下,人們把無理的事情說得似乎很有道理,用虛假掩埋真相。任何事情都有人說好說壞,當然,任何事情都有人找出無數種方法來討論、讚揚、批評、爭辯。

人際關係中最忌諱的就是與人爭辯,由於每個人的背景、習慣、生活、知識、經驗、年齡、心態、價值觀不同,自然會時常產生各種各樣的分歧。即使麵對同一件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在常理之中。譬如:兩個人被關在同一所監獄,通過同一扇窗戶往外看,一個人看到的是墳墓,另一個人看到的卻是星星……於是,我們便常常為此和他人爭辯,以闡釋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但是沒有人能從爭論中獲勝,沒有人會從爭論中贏得朋友。

19世紀時,美國一青年軍官個性好強,喜愛與他人爭辯,經常和同僚發生激烈的爭執。因此林肯處分了這位軍官,並說了一段極具哲理的話語:“大凡成功乏人,必不偏執於個人成見。與其為爭路而被狗咬,毋寧讓路於狗。因為即使將狗殺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傷口。”20世紀初的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得力助手,財政部長威廉 麥克阿杜曾以多年的從政經驗告訴他人一個重要的道理:“你不可能用辯論擊敗無知的人。”或許讀過富蘭克林、林肯傳記的人都會銘記:不要浪費時間、不要為小事煩惱、不要與人爭論不休。

的確如此,假如我們遇到一個無知的人,怎麼能用爭辯換取勝利呢?假如我們贏得對方,把對方的觀點攻擊得體無完膚,那又能怎樣呢?

人生的意義在於幸福和快樂,而幸福和快樂的本身在於傳播幸福和快樂,每個人都有義務把這種幸福和快樂的言行無限製地複製下去。雖然人們的自由是不可剝奪的,但社會擁有自己獨特的遊戲規則,對待各自不同的言行和意見,我們應該多點理性的寬容,學會認同懂得欣賞,盡量減少或避免感性的爭辯。

無論在何種境遇下,我們都不應該與他人爭辯:當我們糾正對方不妥當的部分時,應該對其妥當的部分加以讚揚,對方將會因你的公平而心悅誠服;當我們想要改變對方的主張時,最好能想方設法使自己的觀點暗暗移植給他,使對方感受得到是他自己修正的,而不是由於你的爭辯與批評。譬如:當你覺得盆景應該擺放在辦公室的角落而不是中央時,你不應該對他人吼道:“這個盆景放在中央簡直是大煞風景”,而應該說:“你覺得這個盆景放在角落是否會更好看一點呢?”

另外與他人爭辯不要傷害他人的自尊,更不要揭露別人的隱私。人人都有強烈的自尊心,當我們與他人爭辯時,不可直接指責對方的觀點為愚蠢,必須為對方留點情麵。一個人揭露另一個人的隱私,等於打擊對方的精神。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受人誹謗之時尚且不必急於辯解,何況在平日無事的環境下,更無須與人爭辯。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人們往往好逞口舌,喜歡辯論,開起口來滔滔不絕,講起話來口沫橫飛。但好言善辯的人總是令人退避三舍。因此,假如你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一定要注意避免爭辯。

用友善的方法折服人

太陽能比風更快的脫下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變別人的心意。

——戴爾 卡耐基

美國前總統威爾遜曾說過:“如果你想握緊了拳頭來見我,我可以明白無誤地告訴你,我的拳頭比你握得更緊。但如果你想對我說:‘我想和你坐下來談一談,如果我們的意見相左,我們可以共同找出問題的症結所在。’這樣一來,我們都會感到我們之間的觀點是非常接近的,即使是針對那些不同的見解,隻要我們帶著誠意耐心地討論,相信我們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途徑。”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他心中對你有成見、惡感,即使你找出所有的邏輯和理由,也不能讓他接受你的意見。如果用強迫的手段,更不能使他接受你的意見,向你屈服,但是如果我們用溫和的言語,和善的友誼,反而可以折服他。

大概在一百多年前,林肯說過諸如此類的話語,他說:“這是一句古老而真實的格言,‘一滴蜂蜜,比一加侖的膽汁,可以捉到更多的蒼蠅。’我們對人也是如此,如果想要人們同意你的見解,先讓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實朋友,那就會有一滴蜂蜜,黏住了他的心,你也就走向寬暢、理智的大路了。”

對一位職場人而言,如果知道怎樣運用和善的態度來折服下屬,那麼,他將會是一個成功者。

凱麗在一家軟件公司擔任市場部主任,在她剛剛晉升的時候,經理喬治向辦公室所有的同事宣布凱麗正式走馬上任,並指著一位女士對她說:“這是你的助理羅斯,如果你有什麼不清楚的問題,請她告訴你。”

經理喬治隨後便離開了辦公室,助理羅斯隨即怨聲喝道:“很抱歉,我今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有時間和你交談,有什麼問題以後再說吧!”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羅斯對凱麗橫眉冷眼,沒有和她說過一句話。

不僅羅斯如此,其餘的三個同事對凱麗也是極不服氣,當凱麗認真地與他們洽談工作時,他們也是愛理不理,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情,仿佛凱麗根本不是她們的上司,而是給她們打雜的下屬。

不明原委的凱麗在無可奈何之下,向其他部門的同事了解市場部成員的底細。原來,這幾位同事都已經為公司效勞了兩年以上,原本以為市場部主任的職位可以輕而易舉地屬於她們,但沒想到凱麗卻占據了一個理應屬於他們的肥缺。

凱麗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同事的刁難是對公司的人事製度決策感到不滿,於是,凱麗一如既往地在辦公室向每一位同事發送著自己的友善,經過幾次以德報怨的交涉,她們都被凱麗的溫柔善良所深深折服,發自內心地接受了這個年輕有為的上司。

以友善的方式應對來自團隊內部的排擠,以友善的方式折服他人,隻有這樣,才能與團隊成員和諧相處,精誠合作,從而能夠高效率地工作。

懷特汽車公司的兩千五百個工人,為了增加工資,他們集體組織工會罷工,但公司的經理白雷克,並沒有為此震怒、恐嚇,而是稱讚、誇獎他們,並在克裏弗雷各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稱頌他們是“放下工具的和平方法”。

當他看到罷工的糾察人員閑著無所事事的時候,就去買了幾套棒球,請他們在空地上打球,並為愛玩保齡球的一些工人租了一間屋子。

作為一名領導,白雷克這種和善的態度,獲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些原本想要罷工的工人,找了許多掃把、垃圾車、鐵鏟,自動地打掃工廠周圍的紙屑、煙蒂、火柴。試想一下,當那些集體罷工的工人在要求加薪的時候,還整理工廠四周的環境。這種情形,在美國的勞資糾紛中,實在是非常罕見。工人的罷工活動,在一個星期內便得以和解,並且是毫無怨言和沒有絲毫惡感的結束。

一位美國著名的試飛駕駛員,名為胡佛,有一次當他距離地麵九十多米的時候,兩個引擎同時失靈,比較幸運的是,由於他高超的技術,飛機奇跡般地得以著陸。正如胡佛所預料的那樣,他駕駛的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卻是噴氣機用油。當他召見負責保養的機械工時,那個人被嚇得哭個不停。這時,胡佛並沒有對此大發雷霆,而是伸出手臂,熱情地抱著維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對他說:“為了證明你的能力,明天我想請你為我的飛機做維修工作……”從那以後,胡佛的飛機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故障,那位曾經馬馬虎虎的維修工因胡佛的友善也感化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了。

麵對一個幾乎使自己喪命黃泉的“敵人”,麵對一個視自己的生命為兒戲的“犯人”,胡佛並沒有對此大發雷霆,而是用那抹殺生死的友善之情折服了維修工,與此同時他的友善轉化為那位維修工的工作動力。

生活是一麵鏡子。當你麵帶友善走向鏡子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個人也正滿懷善意地向你微笑;當你以粗暴的態度麵對它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揮舞拳頭。一切應該從友善開始。

使對方立刻說“是,是”

當你與別人交談的時候,不要先討論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強調,而且不停地強調你所同意的事。懂得說話技巧的人,會在一開始就得到許多“是”的答複。

——戴爾 卡耐基

卡耐基在畢業後的第一份推銷員工作中,他經過艱辛的勞作,才取得了初步成功,賣出了一套教學課程。一天,戴爾吃過早餐後,在回到住處的路上,剛好有一位架線工人在電線杆上作業,忽然他的鋼絲鉗掉到了地上。戴爾把它撿起來,拋給這位工人。

“先生,幹這個可真不容易。”戴爾找機會與架線工人搭訕。

“那還用說,既艱苦又危險!”架線工人漫不經心地應道。

“我有個朋友也幹這行,但他卻覺得很輕鬆!”

“他覺得輕鬆?!”

“是的,不過他以前也同你的看法一樣,輕鬆地轉變隻是近期的事!”

卡耐基繼續說:“有一門課程,他學了以後,工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戴爾 卡耐基終於說服那名架線工答應購買一套電機工課程。

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在經曆了數次失敗後,一次小小成功的滋味也顯得妙不可言,戴爾也是如此。他興高采烈地回到分公司辦公室報告成果,並收取傭金。

“年輕人,不錯!繼續努力。”艾蘭奇先生笑容可揀地誇獎著戴爾。戴爾 卡耐基這時才想起自己已經經曆了一連串失敗後才取得一個小小成功,如此艱辛的工作成績還能算是不錯?

其實,艾蘭奇的讚揚是由衷的,因為分公司派出的十名推銷員中,隻有戴爾 卡耐基在這周內推銷出一套課程。但此時的卡耐基並不滿足於這一點小小的成功,他雄心勃勃。

卡耐基覺得在這家公司混不出名堂了。因為少得可憐的成功與太多的失敗相比較,顯得是太不成比例了。

雖然最後卡耐基還是決定離開這家公司,但是卡耐基在這家公司的表現是優秀的。卡耐基的成功,也使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一開始就要讓對方說“是”。

卡耐基認為,在與人交談時,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討論你們意見有分歧的事。剛開始時應先強調你們都同意的事。繼而強調你們雙方都在追求的同一目標,你們之間的唯一差別隻是在方法上,而不是在目標上。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和對方說什麼對方都說不,那麼,彼此的關係在一瞬間將會被拉得很遠。在開始與他人交談時,不能一旦開始話題就談彼此意見相左的事情,不妨嚐試著談一些彼此認同的事情。譬如: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向對方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告訴對方,你們追求的是同一個目標,所不同的隻是方法的差異。如果對方能夠連聲說三個“是”的話,此次談話將會很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