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追蹤黑麵猿(3 / 3)

隻有一個人保持著足夠的警惕,那就是聰明吳。他警惕地四下張望著,打量著一切可疑的東西。

突然,一個聲音鑽進了聰明吳的耳朵,隻是一下,很微弱,一閃而過。然而,敏感的聰明吳隻覺得心頭一顫,那感覺就像是釣魚時浮標猛然一動,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魚要咬鉤了。他果斷地提示同伴,讓他們立即靜下來。

小夥伴們像是得到了最高指令,馬上安靜下來,表情僵在了臉上,聲音凝固在了喉嚨裏。叢林裏又鴉雀無聲了。

當小夥伴們都靜下來時,他們都聽到了,叢林裏的確有個聲音在響著:“咚,咚,咚,咚!”

每個人都心頭一喜,那不是敲門聲,而是黑麵猿敲擊樹幹的聲音,它又要開始吃飯了。大家這一路沒有白辛苦,還真的找對了方向,並且馬上就要追到它了。可他們現在還沒有辦法找到黑麵猿,不過大家也沒有捕獲黑麵猿的打算。追蹤一個動物,不一定非要把它收入囊中才宣告結束。

小夥伴們放慢了步子,壓低了聲音,循著聲音的方向慢慢地搜索著。

終於,那“咚咚”的聲音愈來愈近,愈來愈清晰了。大家生怕驚動了黑麵猿,把步子放得更慢。他們要好好地打量一番,看黑麵猿身上有沒有受傷。從腳印上判斷,它跟那種有著奇怪腳印的動物可能相遇過(隻是可能,現在隻能說明兩種動物都到過同一個地方,但並不一定是同時出現在那裏),不知它們見麵時是殺了個你死我活,還是互不侵犯。

他們小心翼翼地接近,看到了正趴在樹上津津有味吃蟲子的黑麵猿。隻見它伸出那根長長的手指,靈巧地在樹洞裏搜索著,讓蟲子無處可躲。

黑麵猿正在美餐中,警惕性降低了許多。小機靈大膽地站在離樹十米遠的地方,舉起相機為它拍照。它大概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吃飯時的“英姿”會被人攝入鏡頭。

看黑麵猿用餐時那憨態可掬的樣子,水桶妹心裏直癢癢,喃喃地說:“這黑麵猿不是我們國家的物種,它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呢?我覺得我們可以把它困住或控製住,然後報告給相關的管理部門,同時也免得它的出現引起更多人的驚恐。”

香蕉熊衝她努努嘴說:“異想天開,你覺得這容易啊?”

“其實,我覺得控製住黑麵猿也不是太難的事。”小機靈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不是太難的事?”聰明吳瞪大了眼睛,“水桶妹的擔憂不無道理,隻是這難度太大,誰去啊?”

“不用去。”小機靈回瞪了聰明吳一眼,“我們可以守株待兔,在黑麵猿前進的路上布下一個陷阱,當黑麵猿落入陷阱時我們就可以困住它。”

“陷阱?說得容易!”香蕉熊不以為然地搖搖頭,“我看你是在做白日夢。我們現在手無寸鐵,靠什麼挖陷阱,難道用手刨不成?”

“誰告訴你陷阱就一定要挖了?”伶牙俐齒的小機靈看了香蕉熊一眼,又指指自己的腦袋說,“我們沒有工具,沒有力氣,可我們有頭腦。隻要在地上放一根藤條,把黑麵猿絆倒就行了。”

“哦!”水桶妹眼中露出欣喜的目光,仿佛他們已經把黑麵猿收入囊中了。不過她也馬上明白了事情的難度,“一根藤條就可以絆倒黑麵猿?有那麼簡單嗎?你怎麼知道黑麵猿會往哪個方向走?你怎麼確定能絆倒它?”

“世界上的事大多很簡單,是你們把它想複雜了。”小機靈突然冒出一句還有幾分哲理的話,“你想想看,咱們追蹤黑麵猿這麼久了,幾乎是沿著直線走,想判斷出它前進的方向還不容易?隻要位置準確,一根藤條就足以把它絆倒。你擔心黑麵猿會爬起來逃走吧,那可不一定,一旦它被絆倒,兩位哥哥就一擁而上,一定能將它製伏。”

“嗯,不錯!”水桶妹欣喜得想抱著小機靈親,若不是害怕驚動黑麵猿,她早就把手拍爛了。

香蕉熊也讚許地點著頭:“嗯,這主意不錯,小機靈實在是太厲害了。”

可聰明吳一直保持著理性,他一下就看出了小機靈那個計劃的危險之處:當黑麵猿被絆倒時,需要他和香蕉熊撲上去擒它。聽起來很簡單——他們隻是去製伏一隻倒在地上的猴子,可要知道,那可是黑麵猿,不是人。如果是人摔在地上可能短時間內爬不起來,可對於一向在樹林裏跌爬滾打的靈長類動物來說,這或許就是家常便飯。

聰明吳說出了心裏的疑慮:“黑麵猿被絆倒後,可能會馬上爬起來,我們不一定能來得及製住它。”

“你怎麼這麼沒信心?”水桶妹噘噘嘴,“還沒開始就拔氣門芯啊!”

“不是沒信心,隻是讓你們有心理準備,這種方法對黑麵猿不一定有效。”

“不管有沒有效,我們還是試試吧。”小機靈說。

沒有人反對,盡管此法有大漏洞,但也是最簡單、最可行的方法。如果真的能製伏不屬於這裏的黑麵猿,那肯定是轟動的事件,同時也確實可以避免其他人看到黑麵猿受到驚嚇。

科普小知識

在野外遇到凶猛野獸該如何自救?(二)

6. 發出聲音:對於某些野獸,如熊或獅子,大聲地咆哮、呐喊或使用口哨可能會嚇跑它們。

7. 尋找避難所:如果可能的話,盡量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避野獸,如樹、高地或洞穴。

8. 使用防禦工具:如果你攜帶著一些可以用來自衛的工具,如刀、棍棒或噴霧劑,可以嚐試使用它們來威懾野獸。但要注意,這些工具隻能在你確信可以安全使用它們的情況下才使用,否則可能會引起更大的危險。

9. 尋求幫助:通過手機或其他通信設備,盡快聯係當地的急救服務或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向他們報告並尋求幫助。

請注意,這些建議僅供參考,並且僅適用於一般情況。不同的野獸可能會有不同的行為和攻擊方式,因此在野外活動前,最好事先了解當地野生動物的習性,並遵循相關的安全指南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