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隊的真正轉機是在一個“黑色麵包日”。
在地下世界裏,少年們不知道今夕是何夕,也不知道究竟過了多少天,他們隻好每天晚上睡覺前在地上畫一道痕跡,像魯濱孫那樣計時。不過,現在地上一片淩亂,這是因為一個小偷看到他們還有心情在地上畫,就走進去用腳擦掉了他們的日曆。
沒有了日曆,探險隊的四個小夥伴隻好用大腦來默記無聊枯燥的每一天了。盡管他們情緒低落,但一向樂觀的聰明吳還是喜歡開開玩笑,他以每天的早餐來命名那一天,比如早餐是燕麥粥,今天就是“燕麥粥日”。
那天,他們的早餐是又黑又硬的麵包,還有點兒發黴。啃著難以下咽的黑麵包,探險隊步入了新的一天——“黑色麵包日”。
他們像往常一樣,拖著疲憊的身體開始一天的辛苦工作。仍是先由男生在前麵挖,女生緊隨其後把土鏟到小車上。洞已經挖得很深了,負責監督工作的小偷沒有深入煙塵彌漫的第一現場,隻在外麵遠遠地觀望著。這前麵是個死胡同。
探險隊的四個夥伴有時也真的挺佩服小偷,想不到他們竟然修建了如此規模的地洞網絡。不知道究竟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才修建成功,是不是也有好多人像探險隊一樣誤闖進來成了小偷的免費勞動力呢?他們不得而知。
不過,聰明吳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如果這地下迷宮真的是小偷們修建的,總讓人覺得得不償失,勞師動眾修建一個地下迷宮到底是為什麼?逃避警方?在警方真的發現地下基地後有空間與警方周旋?這些解釋似乎都不能讓人信服。
他們在挖土的時候沒時間想那麼多,每個人都累得像一段木頭,機械地挖著鏟著。地洞裏響起了一連串枯燥的撞擊聲,那是金屬工具刺進土裏的悶響和撞在石頭上的清脆聲音。撞擊聲從地洞裏傳來,衝擊著小偷監工的耳膜,這是探險隊沒有偷懶的見證。如果小偷們聽到這種聲音是連續不斷的,就會一直在外麵守候著;如果聽到撞擊聲時斷時續,就會拿著鞭子闖進地洞裏,看誰不順眼就賞誰一通鞭子。
聰明吳無力地掄起钁頭,朝前麵的洞壁上挖,他已經累得有點兒麻木了,但又不能停下來,隻能不斷地揮動著沉重的钁頭,一下一下地鑿在堅硬的石頭上,用一聲聲撞擊來避免受鞭打之苦。“當!”隻聽到一陣清脆的響聲,不像是钁頭鑿在石頭上,倒像是撞在了一個金屬物體上。而且讓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個物體似乎不是實心的,因為钁頭撞上去後,還聽到了一陣震蕩的聲音,隻有空心物體受撞擊時才會出現這種震蕩聲。
這個不同尋常的聲音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勞累,他們的思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僅身體變得機械麻木,頭腦似乎也有點兒生鏽,想問題也不那麼積極了。
就連平時遇事喜歡思考的聰明吳也遲鈍起來,他聽到這聲音後並沒有太大的反應,依然在一钁頭一钁頭地挖著。“當!當!當!”連續三次的清脆響聲讓聰明吳的大腦開始運轉了:前麵被封在地洞裏的會是什麼東西呢?他不再像剛才那樣使勁地挖了,而是小心地用钁頭刨了起來。雖然刨土的力度小了一點兒,但打擊的聲音依然是連續的,小偷監工並沒有注意,他們依然在洞外聊天。
香蕉熊也聽到了聲音,同樣以為這裏頭埋著什麼東西。本來,他和聰明吳是每人分管一側,他負責挖地洞左側,聰明吳負責右側,現在,他離開自己的崗位,與聰明吳並肩作戰。兩人都像考古學家那樣,小心地挖著刨著,要把這個深藏在地洞裏的東西盡可能完好地刨出來。
隨著兩人的不斷努力,隱藏在地洞深處的異物也慢慢地顯露出來。果然,是一個鐵家夥,隻不過由於在地下待的時間久了,它身上刻滿了歲月的滄桑,鏽跡斑斑。而且,根據他們的判斷,這東西還不算小。
經過一番努力,兩個男生終於把鐵家夥挖了出來,原來是一個鐵桶。
但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鐵桶,它所有的麵都是密封著的,有的地方都鏽透了,用指頭一戳,桶就破了。聰明吳通過破洞向裏張望著,鐵桶裏有明亮的東西,是珠寶嗎?沒想到一個幾乎要腐爛的鐵桶竟然是藏寶桶,但即使是珠寶,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