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卻是一個晴天。
陽光在空中像魚鱗般閃耀,更像無數把刀子,白刃閃亮。
冰天雪地間有四個青年,正在光著膀子紮著馬步練習站樁,腳下是早已冰凍三尺的冰河,身後是已凝如寒玉的冰瀑。陽光在上麵跳躍,不斷反射,猶如點點寒星。不時風嘯,獵獵如刀,刮過四人的身體和臉龐。但他們毫無畏寒之色,各打著降龍伏虎不同的樁,氣宇軒昂,精神抖擻。
一位身著青衣的耄耋老人,已是滿頭銀發,卻目露精光,剛健如弓,坐、臥、站自有一股精氣神兒。此人正是因主張抗金而鬱鬱不得誌、晚年歸隱的湯陰縣周侗,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此刻,老人正用桐油焗著一把白槍杆,這把槍已陪他浴血殺敵了一輩子,白色槍杆,銀色槍頭,比陽光還耀眼。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這位“陝西大俠鐵臂膀”的徒弟,也是個頂個的行俠仗義、名震江湖。大徒弟,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豹子頭林衝,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三徒弟,史文恭,因為射死水泊梁山開山王晁蓋被逐出師門;四徒弟欒廷玉;五徒弟孫立。
獵獵風中,冰川上苦練的這四位青年,正是他歸隱後收的關門弟子:嶽飛、王貴、張用、嶽翔。
四名弟子正是血氣方剛的好年紀,嶽飛聰明上進,王貴倔強不服輸,張用機靈偷懶,嶽翔少不更事。
夕陽西下,看著師父絲毫沒有結束的意思,機靈鬼嶽翔閑不住了,眼珠轉了轉,已經想到了一個法子,他笑嘻嘻地說:“師父,您的茶都涼了,我給您加點兒熱水!”周侗輕輕地擺手,“去吧。”
嶽翔輕快地應了一聲,一邊跑開一邊得意地看著嶽飛他們三個。張用看到嶽翔成功地耍了個“奸”計,也說道:“師父,您一天沒吃飯了,我給您烤隻雞吃吧!”
沒承想周侗臉色一沉,“我不餓。把腳抬高,手伸直。”
王貴在旁邊看著嶽飛,問:“大哥,你還能堅持多久啊?”嶽飛正了正自己的站樁姿勢,昂了昂頭,答道:“再站三個時辰沒問題。”
王貴也倔強地說:“你站多久,我就跟你站多久。”他們倆一向互不服氣。這時卻聽周侗隱隱一聲低喝:“王貴,你的降龍樁,腰要擰正,胯要開低。”王貴臉紅了紅,調整了一下姿勢。隻聽師父又低喝一聲:“嶽飛,你的伏虎樁,馬要壓低,手要按實,用意不用力。”嶽飛雖然應聲,卻沒有調整自己的姿勢,原來師父並不曾看過來。王貴看嶽飛沒有照做,輕聲說:“大哥,你也偷懶。”此時,嶽翔端著一壺茶回來,站在一旁,看著他們三人直樂。
過了半個時辰,張用開始堅持不住了,手腳顫抖,便悄悄轉過頭,有氣無力地說:“嶽飛,你餓不餓?”嶽飛本來想再硬撐一下,憋了一口氣,卻說:“餓……”王貴這才鬆懈下來,大叫道:“我也餓!我也餓!”
周侗聽到三人對話,忍不住笑道:“你們都餓啦?”三人異口同聲地說:“餓!”
周侗略一沉吟,“那好。”三人都放鬆下來,卻不想師父突然一聲厲喝:“站好!”三人連忙重新站好樁。師父這才點點頭,“你們好生給我站著,現在我去幫你們拿飯。”說完轉身離開。嶽翔急忙笑嘻嘻地說:“師父,我幫你。”便快步追在身後,還不忘回頭衝三人擠眉弄眼。三人哼了一聲,繼續眼觀鼻、鼻觀心地站起樁來。
俗話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這天,嶽飛一邊練功一邊琢磨著師父的話。師父則邊焗著那杆白槍,邊教他不倒翁的功夫。二人腳下,冰河裏的冰已經一點點融化。時光如梭,寒冬即將過去,又一個春天很快就要來臨,遠處青山已泛起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