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金廈之爭 上(1 / 2)

( ) 五月份江南戰局的相持狀態讓高旭感到意外,同時也處在情理之。網除了天時沒有進入炎熱的夏季,天花流行的陰影尚未完全消除之外,鄭親王濟爾哈朗用兵的謹慎,足以表明同盟軍對於清軍的打擊已達到傷根動骨的地步。

在閩海戰局上,從原本的同盟軍、清軍、鄭氏三足鼎足的局勢,隨著鄭芝龍複仇行動的破滅以及身死,使得鄭家軍猶如樹倒猢猻散一般,從而使得福建的態勢轉變成南北對峙。

無論高旭,還是勒克德渾都要消化各自的控製區。而且在軍勢上,福州大捷不過才過去二個多月,對於旭衛鎮的新式排隊槍斃以及空心方陣戰術,勒克德渾還沒有找到有效的破解辦法,所以,他也不敢輕易地挑起戰端。

對於高旭和勒克德渾來,鄭氏家族的人力物力財力,是一塊大蛋糕。鄭芝龍兄弟一死,鄭氏家族群龍無首,倆人就千方百計地想吸納鄭氏的殘存勢力為已所用。漳州大敗之後,有一部分鄭氏將領降清,比如洪習山、黃廷等人,一部分的鄭家勢力退守金、廈二島,比如鄭彩、鄭聯兄弟。

在漳州大敗之前,開赴福州,接受同盟軍整訓的,有以鄭森、洪旭為首的三千鄭家軍。

鄭森這三千人馬,本是奉鄭芝龍之命,向高旭學習旭衛鎮以步製騎的戰術方略。在當時,由於鄭芝龍連番大敗,意味到光憑著鄭氏的力量,想要一報安平劫難的大仇,已經沒有可能。

除非是向高旭尋求支持。

於是,在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這日,鄭森領著三千鄭氏精兵,以及近百艘戰船,駛向福州。

對於鄭森的投奔,高旭有一種大願得償的喜悅。

當然,以鄭森自主的性格,想要短時間內把這支鄭氏精兵消化在同盟軍體係之內,是不可能的。但是,以高旭看來,隻要鄭家軍采用同盟軍的軍訓方法,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這鄭家軍終將會成為同盟軍體係的一部分。

但是,鄭森、洪旭等人剛到福州沒幾天,就從閩南傳來漳州大敗的消息,鄭芝龍、鄭鴻逵這倆個鄭氏當家人,竟然一天之內相繼死於亂陣之。鄭森聽聞敗績,不由得大驚失色,又領著人馬南下救援,意圖收拾殘局。

隻是鄭森料不到這漳州之戰,鄭氏竟是一敗塗地到無法收拾。

除了鄭彩退守廈門,以及鄭芝龍的部將陳豹退守南澳島之外,其餘鄭氏將領大部分迫於清軍威勢而投降。

由於廈門島被鄭芝龍的族兄鄭彩、鄭聯所據,而原本以金門島為據點的鄭鴻逵已死,鄭森就領著以洪旭為首的三千人馬入駐金門島,並把他的母親翁夫人以及妻子董氏從廈門接到金門。

自此,鄭氏家族的殘部全部退守金門、廈門、南澳為主的閩南沿海諸島,而整個以汀洲、漳州、泉州三府為主的閩南內陸,都在清軍的控製之內。

高旭原本對鄭森奉著父命,以接受整訓之名來投奔同盟軍,正是大喜過望之時,那知在漳州之戰後,鄭森複仇心切,就立即退回閩南了,這讓高旭空喜歡一場。

以鄭森的性格來,非不到走投無路,他實在不想依附高旭的。

鄭森在金門宣誓起兵抗清,以複父仇,但他的力量隻有以洪旭為首的數千人馬,比起鄭彩兄弟擁群數萬,又坐擁廈門島這個比金門更優越的根據地,而且有充足的錢餉,鄭森的力量實在遜色太多。

鄭森雖為鄭氏少主,但鄭芝龍一直沒有把兵權交給鄭森,而且這時的鄭森書生意氣尚存,威望又不足,像陳豹這樣的鄭氏將領仍然還是保持著自立割據的狀態。

鄭森自己的力量不足,但以他的自尊心,又不想向高旭求援,隻想憑著自己的努力一雪國恨家仇。

對於鄭森的這個脾氣,高旭還能什麼?如果他沒有這種倔強的個性,那曆史上就沒有那個成為滿清心腹大患的國姓爺鄭成功了。

所以,鄭氏雖然在陸上的地盤被滿清如數奪去,但鄭氏的殘餘力量則是退到閩南沿海島嶼,憑著水師的優勢殘存著。但對於這些鄭氏殘部,以及極具戰略地位的金、廈兩島,無論是高旭,還是勒克德渾,綠油油的眼睛都盯著呢。

對於勒克德渾來,要是能從鄭氏的殘部整合出一支水上力量,那麼,就能填補清軍在水師方麵的真空。而對於高旭來,同樣想在鄭氏家族的廢墟重建一支效忠於同盟軍的閩海艦隊,不光能控製福建、廣東的海域,也能保障高氏的海上貿易商道。

勒克德渾坐擁閩南的漳、泉兩府,相對於閩北的高旭來,對於收編、整合、追擊鄭氏殘部來,可謂是近水台。

由於鄭森同學過於強烈的自尊心,高旭一時之間也難以介入閩南的局勢來。

雖然高旭對極具戰略地位的金、廈兩島“久仰”很久了。

他隻有等。

但是勒克德渾沒有讓高旭等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