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剛剛從民政局中走出來。
這倒並不是他在民政局中工作,而是剛剛和自己的妻子辦理了離婚手續。
現在這位三十多歲的大男人,一個人在馬路邊上抽著一支煙,滿臉都是憂愁。
要說這楊恒,從小到大可都算是一個乖孩子,從上小學起他的一生好像就被父母安排定了。
上的小學是父母安排的,中學和高中也是父母安排的,到了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還是父母安排。
結果大學畢業了,找工作也是離不開父母,最後娶了個媳婦還是父母安排的相親。
在一般人眼中,楊恒簡直就是一個媽寶,離的他媽什麼都辦不成。
而結婚之後,妻子李娟剛開始還能夠忍著,畢竟丈夫再有什麼不是,但還是個老實人,還懂得勤勤懇懇的幹活。
可是他們夫妻的矛盾發生在了生了孩子之後。
自從他們的女兒楊芳慢慢的開始長大之後,妻子和母親的育兒經驗就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而楊恒夾在妻子和母親之間,有些兩頭不是人。
到了最後,李娟和楊恒的夫妻關係也越來越差。
最後不得不到了離婚收場的地步。
本來楊恒是想要女兒的撫養權的,但是被李娟一句,“就你那點錢,連養自己還不夠,還想養女兒?”給說的再也不提這事兒了。
和李娟比起來,楊恒確實有些上不得台麵。
雖然李娟隻是一個高中畢業生,學曆比楊恒差著遠著呢。
但是李娟這人十分的開朗,辦起事情來也麻利,沒幾年的功夫,就從一個酒店服務員晉升到了大堂經理。
現在李娟的工資是楊恒的幾倍。
楊恒在民政局門口的馬路牙子上,蹲了半個多小時,他現在都不知道該去什麼地方。
要說家,由於經濟的原因,楊恒和李娟在結婚以後一直是和父母一起居住的。
父母的那嘮叨勁兒,如果知道自己擅自離婚,能夠罵自己一天一夜。
現在楊恒仔細想了想,如果自己真的有本事,能在外麵買一套房子,把李娟和父母隔開,雙方有了一定的距離,也許事情不會鬧到這種地步。
就在楊恒自怨自歎的時候,清脆的電話鈴聲響起。
楊恒拿起手機一看,是廠裏的車間主任,“喂,王主任你有事呀?”
“你現在在什麼地方?”
“我在民政局門口呢!有事您說話。”
“有些事領導讓我和你談,你趕快回廠裏一趟。”
這位王主任說完這句話,馬上就掛了電話。
這一回這主任的態度可不怎麼客氣,這讓楊恒心裏七上八下的。
行了,接下來也沒法在馬路牙上歎氣了,趕快回廠裏吧。
等到楊恒匆匆忙忙回到廠裏,見到王主任的時候,這位平常看起來還算和藹的車間主任,迎頭就給他潑了一瓢涼水。
原來廠子效益不好,上邊要開始精簡人員,而頭一波受到精簡的就是楊恒這種上不上,下不下的人。
再加上楊恒這又是一個老實疙瘩,自然這種事頭一個就輪到了他。
楊恒從廠子裏出來的時候,連死的心都有了。
這真是愛情不順,事業也完蛋。
說實話,楊恒現在心裏煩的很,也不想回家再聽老媽的嘮叨了,直接打電話和家裏說了一聲,就跑到朋友那裏去喝悶酒了。
俗話說秦檜都有仨朋友,更何況楊恒雖然人老實,但是很多人看在他實在的份上,都願意和他交往,畢竟這樣的人不會給你背後使心眼。
而楊恒的鐵哥們,是一起在大雜院裏長大的楊康。
就因為這個名字,這位楊康從小到大沒少受過嘲笑,也隻有楊恒老實才願意和他交往,這一交往就是將近三十年,兩個人成了比親兄弟還要好的鐵哥們兒。
要說楊康,可比咱們的主角楊恒混的好多了,在T市這個二線城市,也算是一個小有成績的人士。
這位楊康現在開了一家民俗店,在市周圍的許多廟宇和道觀都是從他這裏進貨。
可見這位爺,路子有多野。
楊康曾經幾次三番的邀請楊恒到自己店裏掛個名兒,到時候工資也會比現在多幾倍。
可是楊恒這個人雖然老實,但是還好麵子,根本拉不下臉去拜在自己兄弟的門下。
因此把這好事拒絕了。
就因為這個,沒有離婚以前,李娟和楊恒吵了好幾次。
楊康在電話裏聽自己的好哥們請自己喝酒,二話都沒說,放下手頭的事情,直接就來到了他們經常聚會的那個小餐館。
兩個人見了麵之後,楊恒就開始借酒澆愁。
平常楊恒老實話不多,但是這一喝的酒,就控製不住自己的嘴巴。
他一手抓著酒瓶,一手摟著自己的哥們兒,開始滔滔不絕的抱怨起自己的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