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更新知識。大學有一個特點,就是大。什麼叫大?就是學科很多。以公共管理學為例,本專業的課基本上與職業需求相反。但是社會上的公共管理要運用法律,所以公共管理專業的學生最好去旁聽一下法律係的課。另外,公共管理研究的是變化中的、新的管理方式和服務方式,所以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是非常有用的。在大學裏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以更加廣泛的方式來學習。對於公共管理專業的同學來說,最好能分出2/3的時間來旁聽其他專業的課程。學校裏有各種各樣的學科,而且圖書館裏有各種各樣的書,多涉獵一些,均可以作為專業的輔助。
這一條線是跟其他領域組合、擴展知識麵;還有一條線是持續地在同一條線上,有意識地停頓下來學習新的東西,再朝前走。我希望,這兩條線能夠印在同學們的腦海裏。當然,這兩條線都要以愛好作為出發點,而愛好最重要的出發點是見識,在見識中才能比較出自己的偏好來。
當然,通過校園,我們不僅僅是在更新知識,同時也是在更新社會人脈。
在一個專業裏,真正能給自己幫助的老師不是很多,但有些老師還是很不錯的,會給予我們很好的點撥。如果你在本專業學不下去,也許在跨專業的學習過程中會有好的靈感。你還可以把靈感與不錯的老師或者不錯的高年級同學交流,這樣你就會找到在知識領域的良師益友。當年,我在讀碩士的時候,就認識了超過10位在法學界鼎鼎有名的人物。這是因為我在讀碩士的時候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研討會,每參加一次研討會都會準備一篇論文。這些研討會和25篇論文讓我認識了很多良師益友。
有了這些人脈,你在外麵走的時候,寄托於新獲得的人脈,就可以調整一下原來做業務的模式,或者創建一個新的業務模式。你會發現一件事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成功率也是很高的。比如,我在創業以後,所辦的所有公司從來沒有關門倒閉的,隻是賺得多與少的問題。這就說明了一點,當有足夠的知識、人脈和資源支持的時候,你做事情的風險係數就大大降低了。
老袁閑話
◆我把大學生黑蘋果看成一顆顆飽滿的黑蘋果籽,需要進入土壤吸收營養一得到水分,在適當的條件下發芽。我把校園看成那樣的園圃,也把你們看成茁壯的小苗。
◆大學生黑蘋果需要嫁接,需要與很多社會元素嫁接。向人學習、向自然學習、向其他文化學習,在行動中、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在野外進行的知識與經驗的嫁接過程讓大家成為更有生命力與受社會歡迎的黑蘋果樹。
Try一下,才知道是不是你的菜
其實,你比你想象的更加敏感,能力也強得多。如果抽象地問你:“你喜歡吃世界上的哪一種菜?”也許你回答不出來。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菜你沒吃過。但是,如果在你前麵放上24個國家的菜讓你去品嚐,嚐完之後,你就能答出來了。同樣,抽象地問你:“你喜歡哪一種女孩子?”你回答不出來。但是,給你看3個美女,看到其中一位,你的眼睛亮了,自然就知道這位是你喜歡的了,根本不用別人教你。你是一個正常的人,有正常的反應能力。區別就在於,你是在一個抽象的問題麵前選擇,還是在一個具象的經驗麵前選擇。
所以,我希望同學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先積累盡量多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本能就幫你解決了一大半的問題。
很多剛上大學的同學,都不知道自己以後做什麼工作、喜歡什麼工作,就是這個道理。而當你實習完3個崗位以後,在其中選擇1個相對喜歡的,這是沒有問題的。又比如,你碰到5個老板,與他們接觸完了以後,讓你選1個你最喜歡的,至少你能說出這個老板長得有點兒意思,或者那個老板你比較喜歡他表麵的個性。總而言之,要多給自己製造機會去try,去親身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