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在前頭的幾十個嘍羅兵應聲倒下,大家搶上去一看,每人麵門都釘著一顆梅花釘.....

南易蕭冷笑:“弟兄們,用盾牌,再衝!”

六郎看見敵兵再次湧了過來,撥馬往營裏跑……南易蕭大叫:“快,這是假的空營計,先殺進去的有賞!”

五百嘍羅兵列成第一梯隊,衝了過去。營裏沒人,帶隊的小頭目也略識些字,知道偃旗息鼓的故事,故而也不懼怕,徑直朝著六郎的背影追了過去,忽見前麵數米之外的六郎突然不見了,還沒想清楚是怎麼回事,就眼前一黑,什麼也不知道了。

南易蕭眼看著自己的五百兵丁進了營裏,就再也沒出來,六郎也不見了,周圍安靜了下來,似乎什麼都不曾發生。山風吹過,隻有陣陣鬆濤作響,偶爾伴著幾聲夜貓子的叫聲……“見鬼!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難道剛才那個是楊景的鬼魂?”

南易蕭心中狐疑,正在四下觀望,忽然隱隱約約在山坳裏有燈火,他急忙登上一塊巨石,極目遠眺,借著滿天繁星和清光銀染的月色,他看到山穀裏有許許多多的帳篷,還有旗幟,甚至還有炊煙!

“龍軍師,我們上當了,楊景故布疑陣,這山上根本就是一座空營!”

南易蕭回頭對軍師龍伏淵道:“軍師你帶些人守住那個山穀的出口,看我今日如何讓大宋官兵全軍覆沒!”說罷命令剩下的四千多嘍羅兵分三路,向山穀中飄忽著燈火和炊煙的地方包抄過去。他們用布把人腳和馬蹄包起來,無聲無息地接近了那個無名的幽穀。目標越來越近,趁著月色,南易蕭的人馬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穀中白色的營帳和飛舞的旌旗。營帳內還飄出陣陣燉肉的香味。南易蕭心中暗喜,低聲傳令:包圍上去,不留活口。然後又特意囑咐身旁的幾個副將:“見到楊景,不要和他接仗,弓箭伺候。”

幾路兵將漸漸接近那些帳篷,已經可以清楚地看見中軍帥帳前飛彪旗上繡著“大宋征南軍楊”,奇怪的是隻見炊煙不見人影,整個軍營裏似乎死氣沉沉,沒有生命。南易蕭心中暗叫不好,一馬當先衝入帥帳,隻見裏麵空空如也,既無桌椅板凳,也無床鋪被褥,裏麵和外麵一樣,全是剛露頭的野草,隻不過是上麵多了一層帳篷罩布罷了。南易蕭大喊:“快撤!”已經來不及了。驟然間,山穀四麵的山坡上伏兵四起,火把照得穀中如同白晝,但見坡上遍野宋軍,旌旗如林,人數遠遠多於一千人,看上去竟有數萬之眾!

山上的宋軍齊聲呐喊:“投降不殺!”南易蕭此刻來不及思索到底這是怎麼一回事,心一橫,提刀在手,指揮嘍兵往穀外撤退,希望守在穀口的軍師龍伏淵能夠前來接應。可惜已經遲了,山上突然滾下無數圓木樹枝,不但把退路封得死死的,還紛紛砸落在南軍的隊列之中!最要命的是,這些圓木竟然已被澆上了麻油,然後點燃了,落下時還帶著火苗!南軍頓時亂作一團,有些嘍羅為了逃命,奮力爬上山坡,但是山上不斷扔下著火的樹枝,要想活命,隻能扔下刀槍,舉手投降。山上的宋軍已經壘成幾堵火牆,把四麵山坡都封閉了,隻有幾個入口,宋兵紛紛喊話,想投降的一律放下武器,雙手舉過頭,排隊通過入口。口子內有幾隊捆綁手等在那裏,投降的嘍羅來一個捆一個,然後扔到旁邊的土坑中看押。霎時間,竟有一兩千人從四麵山坡爬上去投降。

山穀中的火勢愈來愈烈,南易蕭心中奇怪,這穀中的野草也就剛露出嫩芽,怎麼會如此易燃,俯身一摸,手上立刻油乎乎的,他頓時明白了,氣得咬牙切齒,帶領死不投降的一千來人,不惜代價地往外衝,三四裏長的山穀他們竟然衝了將近一個時辰,好不容易接近了穀口,才發現軍師龍伏淵已經不知去向!而穀口不但已經被大火封住,而且濃煙滾滾,嗆得人睜不開眼,回頭再望穀內,黑沉沉的煙霧彌漫,看不清人影。南易蕭快速檢點身旁的軍士,隻有武功最強的自己的親兵衛隊還在,大約二三十人,其餘的不是葬身火海,就是投降宋軍了。南易蕭仰天長歎:“天欲亡我!”忽然身邊一個親兵跑過來說:“主公,小人從小在天台山長大,知道一個密道可以出穀,就在這附近,您快隨我來!”南易蕭重重握了一下那親兵的手,低聲說:“大恩不言謝。”

隨著親兵爬進左側峭壁旁的草叢,就見那親兵俯身在枯草裏摸索了好一陣兒,低聲欣喜地說:“在這裏了。”他奮力扒土,不一會兒,露出一個僅容一人低頭鑽過的洞口。“主公,從這裏鑽過去,裏麵是個鍾乳石洞,有個較大的出口在山那麵,小人小時候常來這裏玩耍。”南易蕭看看身後僅剩的十幾個親兵,心痛如絞:“來,弟兄們,能隨本人衝到此地的,都是我南某的生死之交,你們快些入洞,南某斷後!”“不,主公,我們斷後。”爭執了一會兒,眾人拗不過他,隻好一一鑽入洞中。南易蕭望了一眼彌漫穀中的大火和散落遍地的嘍兵屍體,當即跪倒,鄭重地磕了幾個頭,最後一個鑽進了洞。洞裏黑暗無比,伸手不見五指,隻能摸著石頭洞壁慢慢爬行,爬了約摸有半裏多地,感覺豁然開闊起來,南易蕭縱身直立,問道:“弟兄們,你們都在麼?”黑暗中有一兩個人答話:“主公,我們在這兒。”“誰有火石?”“我帶著。”

黑暗中那個答話的親兵噌噌地擦著了火石,摸到一根朽木點了起來,一有光亮,眾人不由驚呆了,隻見這石洞赫然一個宮殿般寬大,頂上、腳下和四周都是鍾乳石,地上石筍、石柱林立,頂上掛著如冬天樹掛冰淩般潔白透明的石掛!岩壁上的鍾乳石更是千奇百怪,造型各異,有的如飛天神女,有的狀似百果仙山。一時間看得南易蕭等人呆若木雞,讚歎不已。竟忘了死裏逃生的驚險!他們邊走邊看邊評論,不知不覺走了四五裏路,忽然前麵一束刺眼的亮光直射進來,南易蕭一見大喜,忙問:“前麵可是到了出口?”剛才引路的親兵應聲答道:“主公,正是!從這個出口出去,我們就脫險了!”

一行人奔到近前,就見洞口外紅光耀眼,一輪旭日剛從對麵青峰翠巒的山頭上升起,映得大地一片金色。南易蕭笑道:“能見到今天的太陽著實不易。”話一出口,忽然一股異香撲鼻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