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學會自救,遇事不慌(1 / 2)

在野外,不僅要學會各種受傷後的急救措施,還要學會身處險境如何讓救援者發現自己的本領。這一章就要告訴大家這些技能。

一、各種保命的急救措施

野外出行難免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小到磕磕碰碰,大到危及生命。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野外急救的方法,以防不時隻需。

(一)食物中毒急救

在野外由於食物缺乏,或者處於好奇,很可能會采食一些野生的植物、果實或者菌類食用,如果缺乏辨別食物的經驗,很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的事故。

食物中毒後第一反應往往是腹部的不適,中毒者首先會感覺到腹脹,還可能伴有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後會發生嘔吐的情況。當發現同伴食物中毒後應進行急救。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喝濃食鹽水或生薑水是催吐的常規辦法。如果還不能吐的話,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導致昏迷的時候,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如果是動物性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一次服下;或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植物性食物中毒,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另外,綠豆湯也是很好的解毒劑。

當然,這種緊急處理並不是治療食物中毒的最好辦法,隻是為治療急性食物中毒爭取時間,在緊急處理後,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

(二)毒蛇咬傷急救

在山區或密林活動,不小心便會受到毒蛇的攻擊。毒蛇的種類不同,其分泌的毒液也不相同。

神經毒以侵犯神經係統為主,局部反應較少,會出現脈弱,流汗,惡心,嘔吐,視覺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狀。

血液毒已侵犯血液係統為主,局部反應快而強烈,一般在被咬後叁十分鍾內,局部開使出現劇痛,腫脹,發黑,出血等現象。時間較久之後,還可能出現水泡,膿包,全身會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發燒等症狀。

還有混合毒,即同時兼具上述兩種症狀。

如被毒蛇咬傷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急救:

1.不要活動。

被毒蛇咬傷後,千萬不可以緊張亂跑奔走求救,這樣會加速毒液散布。盡可能辨識咬人的蛇有何特征,不可讓傷者使用酒、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2.立即紮敷

用止血帶縛於傷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處,如無止血帶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條代替。紮敷時不可太緊,應可通過一指,其程度應以能阻止靜脈和淋巴回流不妨礙動脈流通為原則,每兩小時放鬆一次,每次放鬆一分鍾即。

3.衝洗切口

在將傷口切開之前必須先以生理食鹽水,蒸餾水,必要時亦可用清水清洗傷口。在將傷口以消毒刀片切開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將毒血吸出,施救者宜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內有傷口可能引起中毒。蛇藥片口服,或將蛇藥片用清水溶成糊狀塗在創口四周。

在進行這些急救處理的同時,應撥打急救電話,並送至有血清的醫療單位接受進一步治療。

(三)毒蟲咬傷急救

除了毒蛇以為,野外還會有許多毒蟲,雖不像毒蛇那樣足以致命,但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如被蠍子、馬蜂、蜜蜂等蜇傷,一定要先用鋒利的針將傷處刺透,擠壓腫塊,將毒汁與毒水盡量擠幹淨,然後用堿水洗傷口,或塗上肥皂水、小蘇打水或氨水。如果沒有針,也可用煤油將堿麵調成糊狀塗患處,起到解毒、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還可以將阿司匹林兩片研成粉末,用涼水調成糊狀塗患處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