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征途 第六十九章 中國弗格森(2 / 3)

“準備的差不多了,就是因為那個孩子,所以才又折返地來了您這。”對於張寧來說,徐根寶就是他的前輩,哪怕過去的交集不多,但是按資排輩,這個禮數他還是懂的。

“哦?人才?”徐根寶摸了摸曼聯的頭,透過自己那副棕色地墨鏡看向了張寧。說到底,他開辦足球基地為的也是培養足球人才,張寧特特地地來一趟,那就說這個孩子一定不會差。

“是個天才!”

“天才?!”這話倒是出乎徐根寶的意料了,“中國的足球天才?”

“恩。”

“嗬嗬,我一直深信中國足球不凡人才,但天才……”徐根寶終於挪開了凳子,站了起來,而曼聯也被他放下了。

“這也是我帶他來的一個原因,您老不是說過十年磨一劍麼?我想您該出山了。”

“出山?”

“如果有兩種模式讓你選擇:一種是在眾人關注下一步步前進,最終勝利;另一種是默默無聞,最終一鳴驚人,用成績說話,你會選擇……”

“後者!”張寧這話恰巧點到了徐根寶的心坎裏,還沒等他說完,徐根寶已經報出了自己的選擇。“我現在不關心甲A的任何新聞,隻想一心一意操辦好我的基地。說過十年磨劍,就是十年!”

說完這句話,徐根寶下意識地望向窗外,映入他眼簾的,是基地門口的一塊巨石,在這塊被根寶命名為“巨鱷”的石頭上,篆刻著他自己的題字:“締造一支中國的曼聯!”

而他自然就是中國的弗格森。

雖然沒有同意出山,但是徐根寶還是和張寧一起出了辦公室,他也想看看被張寧說成“天才”的足球少年是個什麼樣的角色。

當然徐根寶也沒忘給張寧介紹基地裏的12塊石頭, “石”來運轉,作為老一輩的足球教練,徐根寶特信這個。他也是個石頭專家,自然是一一指點,娓娓道來。

這些石頭全部出自於安徽靈璧縣,該縣有一石老板,一次偶然的機會,徐根寶向他說起要買幾塊石頭,在基地裏“壓一壓”、“鎮一鎮”。於是,一共六輛大卡車,把這些石頭送到了足球基地,那架勢,委實讓人吃驚。幾十個工人,用了4天時間,把12塊巨石安頓停當。接著,徐根寶又給每塊石頭起名字:諸如教誨、武士、獅子、神象、巨龍、狗熊……

“這就是我的石頭精神。”徐根寶就是這樣,如果他不說,沒人能從他嘴巴裏撬開東西,但是如果他願意,說得就一定是真心話。

什麼是石頭精神?

不屈不撓,孤高竹節,大氣磅礴,忍辱負重。

和張寧邊走邊聊,徐根寶不願談申花,不願談中遠,也不願談國家隊。因為歸根到底,便是一句:球員實力不濟。

對於他而言,現在是忍的時候。

“忍不是失敗,更不是屈服,而是為下一次雄起,積蓄能量。”徐根寶說:“希望每個中國搞足球的人,都有點石頭精神。搞青少年培養的,搞俱樂部的,搞國家隊的,如果每個人都能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把自己工作做好,為中國足球積蓄力量,中國足球不愁上不去!中國足球現在還是塊石頭,但終有成山的一天。”

“我也在等,不過我覺得我等到了。”徐根寶說話的時候,張寧沒插話,因為他覺得徐根寶有自己的道理,但不全麵。因為有了全運會的上海U20奪冠,張寧也才覺得隻有這個前輩可以給現在步履艱難的國青帶來新的突破,宿茂臻雖然也做得不錯,但還不夠好。

“張教練,徐教練。”秦厚華就站在球場邊,而秦夜現在正和場上的孩子玩著。

“你是?秦董事?”徐根寶也是機緣巧合認識的秦厚華,去年的年初在上海舉辦過一個“康橋申花球迷嘉年華”,那次上海足壇的風雲人物齊刷刷到場。朱駿、徐根寶和衛平三位董事長,馬良行、成耀東、範誌毅、申思、吳兵等眾多滬上教練齊刷刷亮相,而當時的秦厚華僅僅是以朱駿生意上的朋友出現在那次的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