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麼,現在人在這裏,那就是多一分負擔。
但他誤解了趙無憂的意思,跟人講:“她在這裏,也能幫上忙,何況現在的狀況,若是她回去的路上,難保更不安全。”
這倒是實話,眼下的宣陽城至少是控製住了,那些百姓也不會做什麼太過火的事情。
可若是回去的路上就不一定了。
念及此,沈耀又忍不住歎氣:“在京中的時候,我總以為自己是個清流,等到出來之後,才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是。”
他總自詡不跟那些人同流合汙,出來真正看過之後,才明白,原來他也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民間疾苦。
反倒是趙無憂,看著像是一個奸臣,實際上,卻比誰都知道百姓們過的有多艱難。
而這次若不是因為他,也不能將事情做的這麼圓滿。
趙無憂聽到他這話,卻是搖頭道:“她的安危不必擔心,這裏不安全,若是打起來,你我可以不怕死,難道連親眷也要連累麼?”
趙無憂說這話的時候,又跟沈耀道:“不止是她,就連宣陽城的百姓們,也要暫時安置個安穩的地方。”
以防萬一。
聽到趙無憂這話,沈耀倒是明白了。
他神情凝重,問:“當真會到這個地步麼?”
眼下看著那些流民,還沒有到成大勢的地步,難道真的會威脅到宣陽城?
對此,趙無憂隻道:“興許一個他們不會,但若是多了呢。”
眼下其他的地方,也都是在觀望。
若是這一波,朝廷成功的將這些人控製住了,那麼就萬事大吉。
可若是朝廷派過來一群廢物草包,那就不好說了。
對此,沈耀也有些遲疑:“朝廷應當會派過來精兵強將吧?”
就算是不為了別的,單說這群流民們,若是一旦坐大,朝廷可就該頭疼了吧。
怎麼想,朝廷也不能讓一群蠢貨來。
可是,朝廷是能的。
皇帝大概真的是年紀大了,不但頭腦昏聵,就連做事也不顧及其他了。
早在先前出事的時候,皇帝本來可以就近調兵遣將的,可是他不肯將虎符給出來,生怕這些人再沆瀣一氣,擁兵自重。
當然,皇帝之所以有這個顧慮,是因為朝中有個大聰明,在跟皇帝建議:“皇上,不可就近調兵,否則若是他們早就沆瀣一氣,隻會借此機會,更加坐大!”
所以,這些人建議要從其他地方調過去兵將。
隻有什麼人乏馬疲,那又怎麼樣呢,總不能連一群流民都打不過吧?
那才是無能呢!
若是武將,當時就會罵他們瞎出主意,可是眼下,因著先前宣王的事情,這群武將們最近心中怨氣極大。
無非就是打起來,難道還能打到京中來麼?
更有那些心中怨恨的,想的更清楚。
這一波最好吃了敗仗呢,這樣之後皇帝就會知道,還是他們這群武將們靠譜了!
雙方的拉鋸戰,最後不但派過來了一群廢物草包們,且還是格外輕敵的。
於是,第一次的雙方交戰,竟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
輸了。
且還輸的十分徹底!
消息傳到宣陽城的時候,沈耀都傻眼了,再知道具體過程之後,更是氣得險些把屋子都給砸了。
但他還是控製住了,最後情緒起伏,隻問了一句:“那現在,又如何了?”
心腹們回稟,道是:“他們又占據了一座城池!”
而那群流民,從一開始隻想要討個公道,到現在,也胃口大了。
得了勝仗,拿下了新的城池,擴張了版麵,那麼接下來,就是可以論功行賞,並且繼續擴大了。
他們那群人在慶祝的同時,也從一開始的難民,變成了暴民。
暴民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暖,而變成了更大的欲望。
他們想也想要占據更多的地方,最好是到那繁華富貴的膏腴裏麵走一走!
而這群人的想法,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
沈耀去找趙無憂的時候,城中的婦孺老人孩童都被轉走了。
而眼下,城中剩下的,都是一些精壯的勞力,還有官員。
“王爺,我這邊都安排好了,您這邊呢?”
知道這些義軍們會打過來的時候,他們其實是有兩條路的。
最簡單的那條,就是直接拋棄這個城中的百姓,帶著人一路回到京中。
如同大多數人想的那樣,其實他們完全可以這麼做。
他們隻是過來賑災的官員罷了,如今這災患都已經收場了,那還怕什麼呢?
可是,沈耀覺得自己不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