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眼下讓他帶著人回京,而不是將他也押解回京,約莫隻是打的一個主意,等到了京中之後,高高拿起,輕輕放下呢。
但這個話,趙無憂現在並不打算說,他此番功勞太高,皇帝有些忌憚了。
畢竟是皇帝座下的狗,這麼多年都做慣了狗,一朝發現除了爪牙之外還有腦子,這就讓皇帝不放心了。
萬一他某天想不開,跟那些朝臣們勾引在一起,豈不是要給皇帝添亂了?
皇帝不能允許有一點不確定因素,所以等到了京中之後,他要麵臨的,還有敲打呢。
趙無憂心知肚明,但麵上什麼都不說。
沈耀倒是猜到了,卻也覺得皇帝做事過分。
哪怕已經猜到了,趙無憂這次控製起義的士兵,也有些過於豁得出去,像是要為了之後做鋪墊的,可不管如何,眼下的結果就是,他給百姓們做了好事兒。
這就是一個好的官員。
沈耀不覺得趙無憂這樣有什麼錯,他隻覺得皇帝此番不合適,所以等到朝臣們走了之後,倒是問了一句:“可有什麼要幫忙的?”
一開始的時候,沈耀有些看不上趙無憂,隻覺得這人對於自己而言,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何況他的名聲實在是差勁。
沈雁回先前跟他講過,說趙無憂前世死於貪墨,那些百姓們被他禍害了之後,最終將他給反殺了。
沈耀那時候便覺得,趙無憂看起來不像是這種人。
而等到對方跟自己共事之後,沈耀更確定了這一點。
趙無憂不是那種什麼亂七八糟都往懷裏摟的人,何況這人的真實身份,還有待商榷。
到了後來,他終於確認,前世趙無憂與自己的死因,又一起共患難過,如今瞧著他,就有了些情誼在。
就算是不為了沈雁回,隻為著這個人,沈耀也願意幫襯一把。
聽到他這話,趙無憂也跟著笑了起來:“沈大人,好人啊。”
趙無憂的話裏帶著戲謔,沈耀就有些無語。
“我認真的。”
趙無憂這才收斂了戲謔,正正經經的跟人講:“我知道,多謝沈大人好意,不過,此番您什麼都不必做。”
他說著,頓了頓,又道:“當然,若是沈大人願意在回京之後,還願意與我並肩,那才是我感激之處。”
他這話說完,沈耀倒是頓了頓,才道:“此事,待得回京之後,我自有論斷。”
趙無憂支持大皇子,那個身有殘疾之人。
按說,這種人是當不了皇帝的,畢竟身體上的缺陷太明顯,可過往卻也聽過類似的例子。
譬如與北越鬥爭了那麼多年的西楚國,就曾經出過一個跛腳皇帝,且後來政績斐然。
這些年大皇子聲名不顯,到底是韜光養晦,亦或者是別的,那就有待商榷了。
他得自己親眼見過,才能有一個準確的論斷。
趙無憂並沒有繼續追問,隻道:“可以。”
他跟沈耀說完之後,又撐著起身。
沈耀就微微皺眉:“即便是不為別的,難道這一身傷勢,皇上也要執意讓趕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