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能賣!(2 / 2)

在愛華小區綠化帶棋盤石桌下棋的老街坊周大仙,大聲問聶晨。

“沒有的事,我們診所這段時間裝修升級!街坊鄰居們,有什麼病痛就去醫院掛號吧。”

聶晨笑容燦爛,對周大仙陰陽怪氣。

“呸呸呸,小晨仔說點吉利話,誰沒事會去醫院掛號呀。”

所有街坊在聶晨騎著腳踏三輪車進入愛華小區時,都隻是起哄一兩聲,閉口不提聶晨的父母下海走私被捕的這件事。

實際上,愛華小區所有的街坊鄰居,都是聶晨父母的債主。

二叔公所謂的‘會’,就是愛華小區這些街坊們湊錢搞起來的地下老鼠會,牽頭人就是二叔公聶吉勝。

聶晨騎到了他家二棟東梯的樓下時,小區綠化帶正在下棋或玩門球的大爺大媽們開始議論了。

“還嘴硬不賣診所,看這小子能撐幾天。”

“留點口德吧,不要以為你家兒子下海走運就可以嘲笑聶醫生他們一家,晨仔他可是有執業醫師證的,他不想賣診所,也算情有可原。”

“行了,老黎你沒有投錢在會裏,你才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要是換成了聶醫生也欠你家錢,現在罵街的那個人指定是你。”

華燈初上時,聶晨才把診所的各個物品搬上了二棟東梯五零二。

他家公寓是老式的三房二廳,一衛一廚房一個陽台,實用麵積是九十平米。

現在深城的房價,因為這兩年的動蕩,開始向下滑。不像八五到八八年那麼的瘋狂。

不過就算是現在,愛華小區九十平方的五樓公寓賣出去,也是三十萬起步。

因為現在隻要在深城的關內有個房產,就能申請深城戶口,這個政策讓農村戶口的外來人口趨之若鶩,花多大代價都願意。

聶晨有著門診以及愛華小區公寓這兩處物業,所以二叔公聶其勝才會大方無比的表示,可以在寬容三個月,放任聶晨去怎麼折騰。

聶晨搬完了東西,前往愛華市場大排檔吃了砂鍋粥,返回家裏做接下來的規劃。

“如果按診所以前的經營方式,我絕不可能在三個月內賺到五十萬元。”

台燈明亮,聶晨在紙箋上先劃掉了第一個選項,也就是延續父母經營診所的方向去走。??

聶晨的父母,在經營診所的這六七年來,雖然名義上是第一批進入深城市中心紮住了根,成為了城市人的體麵人。

但是在深城,這一家小診所和醫院的工資,並不能夠給聶晨的父母帶來足夠改變現狀的財富。

而在愛華小區這一個共同生活的大院圈子裏麵。

住二棟東梯五樓五零一,門對著門的鄰居劉大壯,本來跟聶晨的父母,都是屬於深城慢性病醫院的醫生。

他在前年毅然下海,親自前去港島走了一次貨,貨在粵東那邊上岸,一船貨全部販賣出去,回來深城後劉大壯就在沙頭角那邊,開了一家電子表的來料加工廠。

僅僅一年時間,劉大壯就從愛華小區搬出,搬入先富起來那群人才可以住的景田別墅區。

這次出發之前,老爸聶國立親自跑去花城醫學院見一見聶晨。

“老爸和老媽再不放手搏一次,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假如我們出什麼事,診所可以不要。愛華小區的家,我們已經轉戶到你的名下,家不能賣。”

不隻家不能賣,診所同樣也不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