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斜特意找了兩個沒什麼底線、拿錢就肯辦事也不多嘴問、相貌不夠突出也不太平庸、混了多年還是無人知曉的演員,又煞費心思地安排他們去了商靜棋和商靜姝上藝術課的地方,讓那兩個演員能趁著課間、兩個小孩有空但沒有被商家的人跟著的時候,上演一場“認親”。
開幕式的“認親”過後,這將會是一場持續數年的演出。
顧斜想過有朝一日商家的人、尤其是商書霽會發現,但沒想到從一開始他就是個小醜。
那兩個演員第一次接觸過商靜棋和商靜姝後,就再沒了消息,顧斜怎麼都聯係不上他們。
最初,顧斜以為那兩個人是直接接觸兩個小孩過後,沒了之前的信誓旦旦,想到商家的背景所以打了退堂鼓。
直到早已離婚、各自再婚的顧父顧母分別聯係了顧斜。
顧父顧母表達的意思很是一致,就是說他們各自和顧斜的後爸後媽去高爾夫球場,今天又遇到了商父商母,商父商母說了顧斜安排演員去哄騙商靜棋和商靜姝的事情,讓顧父顧母有些尷尬,連帶著顧斜的後爸後媽都挺難做。
顧父顧母又說,商父商母態度還好、商家大概是看在沒鬧出事來的份上沒打算計較,這次隻是通過顧父顧母轉達對顧斜的警告,他們都希望顧斜不要再做類似的事了。
顧斜接了兩通電話,就摔了兩次手機。
他枯坐一夜,然後不得不“灰頭土臉”地承認,他什麼都做不了、任何舉動都毫無意義,他動不了商書霽家一根毫毛,連想要暗中蟄伏、耗進自己的數年光陰以換取執念在將來得報都不行。
暗中籌備這麼久,最終仿佛是專門演了場小醜戲碼給商家人看。
顧父顧母各自在通話當中,雖然沒有明說,但隱晦地顯露出了對顧斜的埋怨,埋怨他惦記著他們都已經放下的過去,埋怨他的行為連累了他們各自當前的婚姻……顧斜感到諷刺。
他都沒有埋怨他們,他們哪來的底氣埋怨他?
於是,顧斜睡了一覺,起床後將自己打理妥帖,然後各去了一趟顧父顧母如今的家,拿出了比當初在直播鏡頭前糾纏宣織夏時更不管不顧的瘋勁,“溫和”地鬧了一番。
鬧得那兩個家庭都不愉快後,顧斜離開,前往了林照水家。
林照水不是獨居,他和外婆住在一起。
林外婆今年已經將近七十了,但老當益壯,雖然因為過去吃了太多苦、如今身材瘦小補不上來,但老人家精神抖擻。林照水出門拍戲不在家的時候,林外婆一個人也照樣把生活打理得有條不紊。
對於顧斜而言,林外婆並不是一個和氣的老太太。
事實上,林外婆的確不夠和氣,除了對待林照水的時候之外,她對其他人都是爭強好勝的,哪怕隻是一個沒交集的陌生人,她的眼神也警惕得不行,這是過去沒辦法、硬是養出來的習慣,如今年紀大了、條件好了也改不了,讓人看到總覺得她斤斤計較。
顧斜和林外
婆的初見,是在他和林照水去錄《和家長的旅行日記》之前。
那時候顧斜和林照水隻是協議營業、對外宣稱他們在談戀愛,而林照水知道林外婆接受不了這種事,所以壓根沒有告訴過她有關顧斜的存在。
然而林外婆雖然不上網,但會出門買菜,還是從熟識的老太太的孩子那裏得知了,問起林照水來。林照水那時候沒辦法,就試探著問顧斜願不願意來見見他外婆、幫忙演場戲。
林照水當時也是硬著頭皮問的,已經做好了被拒絕後,想辦法讓林外婆改換注意力的打算。但出乎林照水當時的意料,顧斜答應了。
不過“見家長”並不順利,因為林外婆不喜歡顧斜,從一開始就表現了出來,也沒藏著掖著。
後來顧斜和林照水上了娃綜,漸漸相處出了真感情,顧斜想起林外婆對他的態度,問林照水:“我該怎麼讓外婆喜歡我才好?”
林照水也不知從何說起,隻好寬慰他:“多相處應該就好了,外婆她就是這個性格,倒也不算有意針對你。我想,應該是那時候我們之間太生疏了,外婆察覺到了我對你的態度,所以也隻能把你當陌生客人招待。這次回去之後,說不定就好了。”
那時聽完,顧斜感到意外:“我還以為你外婆是有意給我冷臉,她平常也是這個性格?你之前說,你是被外婆撫養長大的,但你的性格……”
林照水點點頭,溫和道:“也正是因為有外婆她這樣的性格,才護著我長大成人,我能這麼平和,是因為外婆為我擋了風霜。”
所以,林照水從不對林外婆提要求、讓她改改脾氣。
林照水少時過得並不好,甚至比顧斜境況還差。
顧斜小時候被父母送回老家,輾轉在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家,兩家老人雖然總對他抱怨商家人,但畢竟是各自的獨子和獨女的親生孩子,兩家老人都很愛護顧斜。而且顧父顧母定期彙回的生活費充裕,在老家很夠用了,所以顧斜的生活條件倒不差。
林照水卻是和外婆吃著苦長大的。
林照水成長的村落偏僻落後,自打出生就隻剩下林外婆這一個親人。
林外婆苦了大半輩子,幼時家境差待遇差,剛滿十六就“結婚”了。丈夫家裏條件也差,勉強能苦中作樂的是丈夫人還算好,林外婆那時認命地想,兩個人一起好好過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然而沒過多久,她那丈夫就不慎摔斷了腿,人還活著,但也和行屍走肉沒差別了,明明還有一條腿能走、雙手也好好的,但家裏家外什麼活都不肯再幹。林外婆那時候還懷了孕,最後林照水的媽媽都是在地裏出生的。
林照水的媽媽出生後,林外婆才知道自己以為“人還算好”的男人重男輕女得比誰都厲害,不一起帶孩子、不幹活,還整日罵罵咧咧賠錢貨掃把星。
林外婆哭過吵過,最後看著村裏新刷上的“婦女能頂半邊天”,一咬牙跺腳,找村裏新上任的婦女主任哭天喊地撒潑似的讓對方答應幫自己離婚。
林外婆那
時候想著,家裏什麼活都是她幹?[(,離了婚她還是要幹活、但隻用養她和女兒、還不用被人罵,不離婚反倒得多幹點活、伺候個大爺——離!
那時候在村子裏,離婚都還是個新鮮概念,不少人壓根沒聽說過。而林外婆要帶著女兒離婚,不管她那斷了腿的男人了,當時掀起了本村鄰村的熱議。
林外婆受盡阻礙,好在還是離成了,不過滿村都是等著看她笑話的人,覺得她遲早抱著孩子回去求男人讓她們進門——畢竟林外婆那時離了婚,娘家也不讓她回去。
雖然林外婆撒潑打諢、讓村子裏抹不開麵給了她一個空置的茅草屋,但那屋子又小又破、什麼也沒有,別說鋪蓋卷,就是一個破碗都看不到,怎麼住人?
但林外婆帶著孩子堅持下來了,最初過得極苦。
那時她背著女兒、不要臉麵,全村挨家挨戶地借,不惜又哭又跪,硬是湊出了剛開始過渡期的所需,承諾收成後拿到了她工分能分到的例項就還。
——林外婆能幹,工分不少,人也是村子裏從小看到大的,所以雖然別的人家基本都不讚成她離婚的事、還有不少想看她笑話的,但人可憐兮兮喊著叔伯嬸娘大爺太奶地求到了麵前,又說會還,就還是有人願意借的,也有人悄悄接濟一些、說不用還了。
林外婆靠著借來的那些東西,自己再背著村子裏其他人悄悄上山下水地找點別的吃的,硬是帶著女兒熬了過去。
期間那斷了腿、沒人伺候、為了工分還得自己下地幹活所以不習慣的前夫,還特意找過林外婆,居高臨下地表示可以原諒她,她回去了,他們以後不提這茬。
林外婆尋思著,馬上就收成了,她工分比前夫還多,得多有病才回去?
她當初不要臉地去婦女主任和村長那裏鬧離婚、要來個破爛的茅草屋,又背著女兒賣盡可憐地借遍全村,可不是為了讓前夫來對她說“我原諒你了”的。
把前夫趕走後,林外婆帶著女兒,日子倒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後來撫養著林照水,林外婆跟他回憶往昔,總愛說那些年雖然過得也苦、但心裏邊高興、有勁!
那時的林外婆離了婚,別人都說她傻、瘋、腦子糊塗,這女人沒了娘家也沒了婆家,帶著個隻會哭睡的女娃娃,怎麼過日子?
林外婆卻覺得舒坦,從此誰也管不著她!她有手有腳能賺工分,能養活自己和女兒,怎麼不能過日子,幹嘛要受人管。
其實隻是生活的話,林外婆和女兒倒不至於一直吃苦,但後來女兒越來越大,林外婆想讓她讀書。
林外婆自己沒上過學,但以前在娘家看到過哥哥和弟弟讀書,她硬湊過去林林總總也識了幾個字。村子裏也有其他孩子讀書,她想讓女兒識字、以後能考大學,反正不要跟她一樣,十六七歲就嫁人。
那時林外婆要供女兒讀書,還希望她能好好讀,母女倆其他方麵就難免縮減用度、苦了些,但好在女兒很會讀書,越讀越好,林外婆也因此得了村子裏其他人不少羨慕,也招了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