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飲品其實不少商家都會準備,但大部分商家一般隻會準備其中一樣,或者特別的的清水味淡和白開水差不多,所以雖然有但其實起的作用不大。
而這家夫妻小店不一樣,不僅品種多,而且分量也比較紮實。
銀耳湯——冰糖、紅棗枸杞一點不少,雖然不比自家的濃稠,卻也軟糯香甜;
豆漿——絕對不是用豆漿粉衝兌而是用黃豆磨出來的,也沒有加很多水,喝起來順滑濃鬱,還有一碗白糖擺放著,不喜歡原味的可以加一勺增加香甜;
夏天的冰粉——雖然是買的冰粉粉衝兌的,可是紅糖汁、芝麻、花生碎、山楂碎一點不少,還有降溫的冰塊,炎熱高溫的天氣下簡直是吸引顧客的no.1;
當然一年四季最受歡迎的,還是蛋花湯,無論是配西紅柿、紫菜還是白菜絲,每次都能被客人們喝得幹幹淨淨。
在去這家夫妻小店兼職之前,陸柚印象中的蛋湯就是兩種——一種是先將雞蛋打散,下油鍋煎好後用鍋鏟劃爛,再加水和其他配菜煮,雞蛋本身的鮮美和油煎衝淡了蔬菜的澀味,而被煎得蓬鬆的雞蛋吸水變軟也浸透了蔬菜的清爽。
這也是他最喜歡的煎蛋湯做法。
還有一種不用油煎的,則是先把除雞蛋外的其他食材煮好,然後將打散的雞蛋倒進鍋裏劃拉。
隻不過這樣打出來的雞蛋湯,湯是湯,蛋是蛋,而且蛋液總是連成一整塊,口感就要差一點。
當然,最重要的是,對於小餐館的免費蛋湯來說,這兩種蛋湯無論是哪一種,成本都太高了!
而且因為是自己去打湯,大部分先到的就會去撈大塊的雞蛋,等到後麵來的可能就隻剩下一點菜末,甚至隻有點沾味兒的白水了。
這會極大影響食客們的體驗感。
所以如何用最少的雞蛋做出蛋花又多、又薄、又漂亮,無論怎麼舀都蛋花分量均勻,喝起來更是鮮香的雞蛋湯就是一項小秘訣。
陸柚幸運地學到了。
並且恰好能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
在高佑濤小朋友懷疑和高佑黎小朋友期待的目光下,陸柚將一顆雞蛋嗑開,又倒了點水在蛋殼裏,將蛋殼裏殘餘的蛋清衝洗幹淨倒進蛋碗裏。
一來是蛋液裏加入少量的水可以使蛋液變成蛋花後很嫩很薄,另一個則是……這年頭吃的東西可不多,所以都養成了十分節儉的性子。
原本這裏麵還應該加點香油的,可以使得煮出來的雞蛋湯更香,可是這年代大家用的植物油都是菜籽油,菜籽油有一股生悶的青澀氣味,並不適合用來做湯,所以陸柚果斷地選擇了放棄。
按照陸柚之前學到的經驗,想要雞蛋湯濃香,這蛋液和水的比例非常重要,一個雞蛋最多可以兌1.5l的清水。
若是水量超了,那做出來的蛋花湯也不會好喝——所以哪怕是那個夫妻小店的免費蛋花湯,他們那一桶蛋花湯裏也是不止放了一個雞蛋的。
高佑濤皺著眉頭看著陸柚將碗傾斜四十五度,用一雙筷子以畫勾的姿勢打起來——雖然蛋液隨著攪拌出現了不少細密的小泡泡,看上去似乎要變多了一點,可這夠三個人吃的?
正疑惑著,突然聽到陸柚開口:“桃子,咱們家裏的澱粉放哪兒呢?”
少量多次的加入澱粉水,直到清水達到黏稠的狀態,再把蛋液均勻的淋進去,這樣做出來的蛋花才漂亮。
並且因為澱粉本來就有飽腹感,會給人一種喝了一口蛋湯仿佛是吃了滿滿一嘴蛋的錯覺。
最好當然是用土豆澱粉,但這種地方落霞村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