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築施工企業會計的任務
(1)及時、準確、全麵地記錄和反映建築施工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為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準確可靠的會計資料。
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是企業管理者製定正確決策、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條件。為了加強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保證施工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一方麵每個建築施工企業應根據施工生產任務和企業管理水平以及市場供求情況,及時製定年度施工生產計劃和財務計劃,以此作為企業經濟活動的依據;另一方麵,建築施工企業在施工生產過程中,還必須正確、及時、完整地核算企業的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做到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正確地計算材料物資的采購成本和建築安裝工程成本,正確地確定企業的經營成果,並正確、及時地編製和彙總各種財務報表。企業領導人通過分析和利用會計所提供的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麵的信息,可以全麵、係統、總括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情況、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並在此基礎上預測和分析未來發展前景;可以發現過去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並提出改進措施;可以通過預算分解和落實,建立起內部經濟責任製,從而做到目標明確、責任清晰、考核嚴格、賞罰分明。為企業內部各管理部門采取措施、改進經營管理工作、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準確可靠的會計數據和經濟信息。
(2)向投資者、國家宏觀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方麵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滿足其投資決策和宏觀管理等方麵的需要。
反映過去是為了預測未來;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方麵的信息,是包括投資者、債權人和國家宏觀管理部門在內的各方進行決策的依據,而決策離不開會計信息,尤其是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例如,對於作為企業所有者的國家和廣大投資者來說,他們為了選擇投資對象、衡量投資風險、作出投資決策,不僅需要了解企業包括毛利率、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等指標在內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趨勢方麵的信息,也需要了解有關企業經營情況方麵的信息及其所處行業的信息;對於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的政府部門來說,他們為了製定經濟政策、進行宏觀調控、配置社會資源,需要從總體上掌握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損益狀況,從宏觀上把握經濟運行的情況和發展變化的趨勢。所有這一切,都需要會計提供有助於他們進行決策的信息。為此,建築施工企業必須做好會計核算工作,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準確、及時地提供會計信息,以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進行綜合平衡、加強宏觀調控的需要,滿足企業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需要。
(3)維護國家財經和財務製度,保障企業財產安全完整,保護投資者正當權益。
為了適應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化,我國近年來先後頒發了一係列新的財經法規和財務製度,如1999年修訂的《會計法》和2006年製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等。這些財經法規和財務製度,是會計正確處理經濟業務關係、管好用好資金、保護企業財產的行為準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應嚴格遵守國家財經財務製度,並通過會計檢查的各種專門方法,來保證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製度得以貫徹執行。企業的財產是企業賴以進行生產經營的物質基礎,屬於全體投資者所有。企業會計對財產的完整負有特殊的責任,即企業會計要在如實反映經濟情況的同時,實行必要的會計監督。具體說來,會計應通過建立健全各種管理製度和原始記錄,完整、係統、綜合地核算各項財產增減變動和結存情況,加強財產管理的責任製,有效防止財產的毀損、丟失,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2.建築施工企業會計的特點
(1)建築施工企業的生產特點。
建築施工企業是從事建築安裝工程施工生產活動的企業,其生產過程核算的組織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建築安裝工程及施工的特點。
[1]建築安裝工程具有固定性特點。建築安裝工程的生產位置是固定不變的,必須在建設單位指定的地點進行施工,這使得施工機械、設備、材料和工人都必須在各個工地上流動作業。因此,在組織建築施工企業會計核算時,應當采用兩級核算方式。建築施工企業進行一級核算,既能準確核算各個工地在建築安裝工程中發生的物化的和活勞動的耗費,又能正確地計算和分攤各種企業間接費用;既能統一結算、確認收入,加強資金的管理和運用,又能統一計算企業經營成果,準確繳納各種稅費。施工工地進行二級核算,既能加強施工工地對財產物資的管理,又能準確地進行施工工地的成本核算,還能按照勞動效益進行分配,充分調動各級施工單位和廣大職工當家理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