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西部考察團(1 / 3)

羅蘭和楊一其碰一下杯說:“楊總,汽車行業在國際市場是最為競爭激烈的行業之一,你有信心打出自己的品牌?”

楊一其喝幹杯中酒笑到:“我是汽車兵出身,對汽車我還不是外行。”

羅蘭微笑一下說:“我在美國時曾試著把工人當作獲取利潤的工具,事實證明那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後來,我把公司經營改變以調動工人積極性為主,並且我把公司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到象一個主人,他們展開市場上的多維研究,提出了不少關於激勵的理論,終於促進了我的公司發展,現在,我差不多可以每年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市場,而公司的運作卻不必太費心了。楊老板既然想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就必須自己先走出國門,據我所知,楊老板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呆在省城吧。”

楊一其幹笑一下說:“是的,我確實出去的少了些,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企業是封閉型的。從部隊裁軍回到地方快十個年頭了,我隻是完成了從軍人向商人的轉變,對國內特別是對人與人的關係研究耽擱不少時日,羅小姐應該知道,我們國家最難搞的不是企業,而是人與人的關係。想幹一件事情,必須先學會理好人事關係。我和古市長在省城就為墟城上這個大型項目殫精竭思,費盡心機,現在,終於有機會要把它變成現實了。我這一陣子一直處在激動和亢奮中,真的,羅老板,當你的夢想一步步變成現實時,你會怎麼樣?你一定會象我一樣激動不已的。”

古雲龍衝羅蘭微微一笑說:“羅小姐,楊先生說得確實是我們的國情,這一次我能來墟城就任,除了要感謝省領導的信任,還要感謝楊先生對我的鼎力相助,如果沒有他的幫忙,恐怕咱們不會有機會在這裏見麵的。”

武少波冷眼看一下楊一其說:“我早已聽說過楊老板的,隻是沒有想到他會出手這麼利索。張省長到咱們省就職後,楊老板沒有少給他接風洗塵吧。”

楊一其哈哈一笑說:“武副市長言重了,我現在隻是一個商人。在商言商,誰對我的生意有利,我就會對他下投桃報李的。咱們這幾天也算打了幾次交道吧,我對武副市長最大的感覺就是政治覺悟高,有良好的個人修養。來,咱們喝一杯。”武少波端起酒杯並不給楊一其碰杯,這令楊一其有些尷尬。楊一其仍然哈哈一笑,他一仰脖子飽盡杯中酒說,“中國的發展滯後,就是在很長一段時間把人的社會屬性看得過重了,過去階級鬥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企圖通過意識形態的鬥爭手段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把整個社會的氣氛搞得很緊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搞得很緊張。剛搞改革開放那一陣子,又大量引進西方管理理論和方法,在一些合資企業中運用行為學理論,什麼獎金掛帥,一切向錢看,事實上那些東西把人的價值觀扭曲了。我和張省長還有一些省領導談心時說到,不管改革開放怎麼搞,咱們傳統的東西都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裹足不前不對,過於激進把西方的東西生搬硬套過來也不對。人性是人的自然性,社會性,還有精神性,這是要三位一體的。我們都生活在社會性中,不交往,不合作,怎麼可能呀。有合作就有分岐,但我從來都是主張和為貴的,武副市長,我也知道老省長為你能當墟城市長費了不少心思,但據我所知,展衛成同誌也是最佳人選,龍書記當時雖說是市委第一副書記,但他也是想當墟城市長的。隻是省領導在你和展副市長之間難以抉擇時,才最後拍板讓古雲龍同誌到墟城來的。如果咱們今天都願意推心置腹談一些話,我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武副市長,如果不是老省長從中斡旋,我想,你的最佳位置應當是在人大或者說是在政協。當官和經商有異曲同工之妙,還不就象做生意一樣,大旱資舟,我這樣說不知武副市長能否聽得懂,就是天越是幹旱越是要造船,因為旱災過後就是陰雨連綿,積水成災,還不需要船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