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小天師(1 / 2)

“是的,宇宙間有我們太多未知的謎。也許真的是除了目前我們已知的空間3維和時間1維外,宇宙還有一個令人察覺不出的小維,那個小維應當是額外的維,它可能是卷曲的,我設想著那個維是類似宇宙大爆炸時整個宇宙所處的狀態,現在的科學沒有發現它,可它是確實存在的。在那裏,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折合點。你想信時空中有一個折合點嗎?”小天師見夏星抬頭望一眼星空,他繼續侃侃而談,“自從我在物理課上得知黑洞是存在的理論之後,就一直在想黑洞爆炸的時候,也許會產生地球可以探測到的無線電脈衝,之所以被稱為原始黑洞,是因為它們是伴隨宇宙伊始所產生的,黑洞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蒸發,由於質量的不斷丟失而收縮。一個比額外維大的黑洞可能會抱合起來,就好比一個軟管外纏繞的厚橡皮圈。當一個黑洞收縮到額外維的大小,這個黑洞就會伸展得非常纖細,然後猛地折斷,導致爆炸,接著爆炸就可能會產生無線電脈衝。我心裏有許多關於產生無線電脈衝的猜想和預測,其中一個猜想就是原始黑洞爆炸。宇宙中所有的物體都是由微小的振動的能量弦所構成,除了三維空間和時間之外還應該存在別的空間維度,我認為那些空間維度以極其微小的幾何形狀卷曲在我們宇宙的每一個點中。我們的大腦習慣於隻是三維的空間,而對於其他維空間結構卻很難感知,正如一個影子可以大致反映一個物體的形狀一樣,太空中宇宙能的結構也可以表現出多維空間的形狀。我想,既然生命體可以分割為元素,必然也可以由元素組合而成。生命的出現除了依賴基本物質構成之外,還有兩個至關重要的條件,約1一百度左右的溫度和液態水。而這兩項正是宇宙中所有星球從白矮星演變到行星階段後必然經曆的特定時期的地表環境,類似地球的天體以及我們最終確定地球生命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形態隻是個時間問題。既然組成生命的物質是宇宙中無所不在的基本物質,當行星演變到具備生命存在的條件時必然會形成生命,並遵循由低級向高級的路線進化,最終產生類似地球人類的智慧生命,這樣,從理論上說,宇宙間也應當有更高一級的生命的。你相信外太空還有生命嗎?”

夏星回頭看一眼小天師,並沒有言語。

走在前麵的吳朝暉放愣了腳步,他衝小天師和夏星笑了笑。

“上個世紀物理學家恩裏科?費米和另外三位物理學家共赴午餐,在路上他們聊著有關飛碟的話題。而在進餐時,他們的討論已被轉移到別的方麵。外太空的生命在哪兒呢?這是費米的提問。他的同伴們馬上意識到那些有關飛碟的討論引發了費米的思索和疑問:如果真有地外文明存在,為什麼我們仍未發覺任何直接支持這一結論的跡象?費米的意思是理論上人類能夠在100萬年以後飛行到銀河係的各個星球,如果我們能,那麼那些外星人隻要比我們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為什麼他們還沒到地球來,探索未知世界的願望以及征服欲望,如果有外星人的話,他們也應該擁有這些天性。在銀河係中,隻需要一個具有侵略意識和殖民意識的外星族類,就可以征服所有那些處於防守和弱勢的族類,因此,如果銀河係存在比我們高級的外星文明,那地球可能早已淪為外星人的殖民地了。有人計算過,如果銀河係中適合居住的行星數有1億顆,那麼這一殖民過程不到100萬年就可完成。生命是宇宙的奇跡,智慧生命更是奇跡中的奇跡。有人說如果浩瀚的宇宙中隻有我們,那豈不是太浪費空間了嗎?其實,宇宙那茫茫的空間並非多餘的累贅,宇宙必須如此浩瀚,宇宙的曆史必須如此漫長,才有可能產生複雜的智慧生命。洛侖茲力的方向是垂直於重力場的,超導材料加重力場也許會製作出一種地球上最快的飛行器,我們目前已知的飛行器由大量的燃料作動力來推進巨大的噪音,不會高速急停也不會瞬間加速,這是空氣動力學做不到的。但是我相信,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進步,也許咱們地球上會出現一些超光速的東西。有朝一日能夠做到的,這就好比一千年前計算機是不可理喻的一樣。”

“小蟲子是爬行的,小雞是兩條腿走著的,小鳥是抖動翅膀飛行的。”夏星微微一笑,“人的境地不同,感受是不一樣的。”

“也許過多少人類自己就可以毀滅地球,也許人類會被黑洞吞噬。”吳朝暉把手搭在小天師的肩膀上,他已經走得有些吃力了。“人類從哪裏來,將到哪裏去,生命曆史告訴我們,貌似龐大的物種,往往在自然環境變化時最先退出曆史舞台。恐龍統治中生代1億多年,人類今天也象一個恐龍,如果地球進入極端環境,比如能源危機,環境汙染、人口過剩、物種減少及臭氧層缺損和過度開發,那麼我們很可能會最先退出曆史舞台。放眼宇宙,又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