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曆史長河,散發著誘人的魅力。這種魅力深入每一個人的骨髓,讓每一個人認同中國的傳統文化,熱愛積澱下來的無數珍寶。

本小說,即《誰家楊柳暗飛聲》(原暫定名《無影無蹤》),就以曆史的冰山一角,演繹一段流傳在江湖上的傳說往事。

《莊子·大宗師》有言:“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就我的理解而言,曆史上本沒有對錯,隻是我們看待的角度不同。因此,我將以一個獨特的“家國”視角,描寫不同人,不同家族,不同階層,不同統治者乃至不同民族之間的衝突,來詮釋我眼中的“俠”。

小時候很喜歡看小說,喜歡看歐亨利的出人意料,喜歡看馮驥才的民間逸事,喜歡看都德和魯迅的諷刺敘事,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名家的武俠小說。

當初看《笑傲江湖》的時候,為林平之的劇情走勢傷心難過;又在《神雕俠侶》中,為楊過的少年不羈心生厭惡。大師們的字裏行間調動著我的情感,漸漸地,自己腦海中浮現出一個關於江湖武俠的故事。

於是,我便將這憧憬中的武俠故事躍於紙上,篆於小說之中。

再說“黴蘭”這個筆名:其中“黴”取自聞一多先生《死水》中的“黴菌給他蒸出些雲霞”,我希望在自己匱乏的筆法下能講出生動的故事;至於“蘭”,取自“君子如蘭”的寓意。

因為有一段時間沉溺於遊戲之中,總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空洞乏味,於是重新拾起了多年少讀的書本,寫下埋藏在心中的故事。

這本《誰家楊柳暗飛聲》靈感來源很複雜,在此先按下不表,待到小說完結,在後記中一一道來。總的來說,我想寫一個刻畫一位在自己心中理想的武俠人物,馳騁在我所構想的武俠世界之中。

略微在此借機解釋一下題目。“誰家楊柳暗飛聲”取自於兩首古詩金句。一首是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的“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另一首是王之渙《涼州詞》中的“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我認為這兩首其中隱約地體現了我想表達本小說主人公的經曆情感,於是取作此名字。

在寫小說的時候參考了一些北宋以及五代十國間的曆史,以及諸如《三俠五義》,《儒林外史》,《東京夢華錄》,《水滸傳》一類的書籍。迫於學校圖書館和網上資料所限,並不能完美呈現一個北宋年間的生活風貌,但我會盡己所能,給讀者一個真實的曆史體驗。

本小說在創作的時候因為自己的考慮不周,遇到過邏輯方麵的阻礙,自認為有些情節寫的很牽強,於是做了巨大的變動,以至於主角更迭以及劇情走向重新構思,所以其中有些劇情或者細節如果有一些突兀的問題,我會在自己反複地閱讀複校之中一一更正,畢竟書中有一些紕漏是正常的事情。本小說還在慢慢地撰寫連載當中,有時候對之前的章節會做出細微修改,希望不會太大地影響讀者的體驗。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