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10~12個月寶寶的營養需求(1 / 3)

喂養10~12個月寶寶的注意事項

換乳後應怎麼喂養

換乳後如何搭配食物

寶寶換乳後要注意除了滿足所需的營養外,還要遵循從流質、半流質食品到固體食品這個過程。在原輔食的基礎上,逐漸增加食品的種類,首選質地軟、易消化的食物,包括乳製品、穀類等,注意要把食物切碎、煮爛。

換乳後的飲食禁忌

寶寶換乳後,飲食不能全都由穀類構成,也不能和成人吃的一樣。可給寶寶吃稠粥、爛飯、麵條、餛飩、包子等。副食可喂瘦肉、肝、蛋、魚肉、豆製品、蔬菜等。開始時食物切成5毫米見方的塊,然後再慢慢加大食物的體積,且要把食物煮爛。

換乳後的進食次數

換乳後的寶寶進餐分早、中、晚三餐和午前

點、午後點。早餐可喂牛乳、豆漿、蛋和麵包;午餐可喂爛飯、魚肉、青菜、雞蛋蝦皮湯等;晚餐可進食瘦肉、碎菜麵等;午前點可以給寶寶吃些水果;午後點可以吃餅幹之類的。

此外,爸爸媽媽要盡量認真做寶寶的餐點,促進寶寶的食欲。

均衡搭配輔食

在給寶寶準備飲食的時候,要注意合理搭配。以下意見可以作為媽媽的參考。

1 可以將粗糧和細糧搭配在一起,細糧口感好,而粗糧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

2 將米和麵一起搭配,米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麵食做法豐富,容易促進寶寶的食欲。

3 動物性食品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是堿性食品,做飯時葷素搭配,有利於酸堿平衡,而且口味也好。

4 把穀、豆類一起搭配,兩者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豆類食品能補充穀類所缺少的賴氨酸。

5 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搭配在一起,也能使飲食營養更加豐富,一般深色蔬菜都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鈣、鐵等,和淺色蔬菜一起搭配營養價值非常高。

這個時期寶寶主要需要的營養

1歲左右的寶寶,門牙已長出5~6顆,胃功能增強,已經完全適應以一日三餐為主、早晚配方奶為輔的飲食模式。寶寶以三餐為主之後,爸爸媽媽就一定要注意保證寶寶飲食的質量。寶寶出生之後是以乳類為主食,經過一年時間終於完全過渡到以穀類為主食。米粥、麵條等主食是寶寶補充熱量的主要來源,肉泥、菜泥、蛋黃、肝泥、豆腐等還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消化。寶寶的主食主要有:米粥、軟飯、麵片、龍須麵、餛飩、豆包、小餃子、饅頭、麵包、糖三角等。每天三餐應變換花樣,使寶寶有食欲。

讓寶寶和成人一起用餐

10~12個月的寶寶,基本上用餐有了固定的時間。所以每日三餐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模仿爸爸媽媽吃飯的樣子,練習咀嚼能力。當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時,要以寶寶的吃飯時間為準,不要因為其他成員回來得晚就延遲吃飯時間,這樣才能養成寶寶規律進餐的好習慣。

寶寶會對爸爸媽媽的食物產生興趣,媽媽不要因為心軟而喂給寶寶。對於寶寶來說,成人的飯菜又硬又鹹。有的媽媽會把飯菜咀嚼後喂給寶寶,認為這樣就可以喂了,其實這也是不對的,經成人咀嚼過的飯菜會將成人口中的細菌帶進寶寶體內而引起各種疾病。

營養缺乏表現和補充方式

現在“補”的觀念深入人心,說到營養素的缺乏,爸爸媽媽想到的首先就是吃藥,於是補鈣、補鐵、補鋅……但兒童的營養健康不是靠吃藥補出來的,而是靠食物均衡吃出來的。

醫學專家指出,一旦出現營養缺乏,首先肯定是吃飯出現了問題。爸爸媽媽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寶寶膳食是否科學合理、搭配是否正確。找出問題後及時調整,同時增加營養高的天然食物。

營養素過度補充也是有危害的。寶寶在生長發育階段,如過多攝入蛋白質,不僅會增加肝髒負擔,更有甚者會引起消化不良。

蛋類是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但蛋裏缺少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所以單一使用亦不利於健康。另外,醫生建議數月大的寶寶,不宜大量服用高濃度的魚肝油,否則會出現厭食、昏睡、頭痛、皮膚幹燥等症狀。

要加強鈣和磷的補充

這個月要重點補充鈣和磷,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仍處在長牙期。

寶寶每日所需的鈣和磷的比例最好是1:1,如果比例不對,就會影響其吸收利用,所以要注意補鈣並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寶寶缺乏鈣和磷,就會出現營養不良、心律不齊、抽搐、易流血等症狀。

寶寶營養狀況的肉眼判斷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一些簡單方法,憑肉眼判斷寶寶的營養狀況。

如果缺乏蛋白質,寶寶的頭、麵、皮膚就會沒有光澤,頭發就會稀疏易脫落;如果是維生素B2不足,寶寶就會表現為麵部鼻唇溝的脂溢性皮炎;如果寶寶維生素A不足,就會皮膚幹燥、毛囊角化;如果寶寶煙酸不足,皮膚就會產生因陽光、壓力、創傷而致的對稱性皮炎;如果寶寶的維生素C不足,皮膚就會出現淤斑;如果寶寶鐵元素不足就會出現匙狀指甲。另外,如果維生素家族嚴重不足的話還會導致一些疾病,如瞼角炎,就是維生素B2、維生素B6不足;骨骼和顱骨軟化、方顱,手腳鐲症、前囟閉合晚,軟骨、肋骨串球,X型腿、O型腿等症就是維生素D不足所導致的。因此,及時給寶寶補充營養素是十分重要的。

寶寶飲食禁忌

不要給寶寶吃過多點心

因為點心是甜品,很多寶寶都愛吃。點心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這和粥、麵食的成分是一樣的,所以隻給寶寶吃米、麵,就沒有必要再給寶寶吃點心。

限製寶寶吃點心是因為點心含糖量多,會導致齲齒,大量吃點心還會影響食欲。為了培養寶寶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也為了寶寶的健康,盡量少給寶寶吃點心。

不要經常給寶寶嘬奶嘴

換乳後的寶寶會因為不適應而有時哭鬧,爸爸媽媽為了讓寶寶停止哭鬧,就給寶寶嘬奶嘴。其實寶寶嘬奶嘴是個壞習慣。

因為在嘬奶嘴的同時,會有大量的空氣被吸入體內,引起腹部不適,甚至導致腹瀉、嘔吐。

而且,如果長期嘬奶嘴,寶寶的牙也會變得不整齊。

輔食種類不要過於單調

許多爸爸媽媽不重視對寶寶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烹調方法,給寶寶的食品過於單一。

還有的爸爸媽媽每天將菜粉、魚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寶寶分辨不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質感,慢慢地寶寶不僅得不到全麵的營養,還會產生厭食情緒,導致偏食。

所以媽媽在做菜的時候一定要變換花樣,養成寶寶吃各種食物的習慣。

不要給寶寶吃刺激性的食物

不要給寶寶吃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可樂、咖啡,這樣的食品對寶寶的神經係統有刺激作用,容易對寶寶的神經係統發育產生影響。也不要吃過甜、油膩的食物,容易讓寶寶消化不良。

不要給寶寶吃麥乳精

不宜給寶寶吃麥乳精,麥乳精的主要成分是糖,而且隻含有少量的蛋白質。

如果長期攝入,會影響寶寶的食欲,最終導致寶寶營養不良。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要給寶寶合理搭配飲食。

不要斷掉所有的乳製品

有的媽媽認為換乳就是把所有乳製品都斷掉,這是錯誤的想法。乳製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營養。有的媽媽認為從豬肉、魚肉中也能獲取蛋白質,但是這些食物所補充的蛋白質是不能滿足寶寶需要的。

周歲之前的寶寶不適合多喝酸奶

寶寶周歲之前不適合多喝酸奶,酸奶中的蛋白質分子較大,不利於寶寶消化吸收。周歲以後的寶寶可以適當喝一些酸奶,酸奶不僅可以補鈣,還可以幫助消化吸收,治療便秘的功效。

很多媽媽給寶寶買一些酸奶飲料,那裏麵含有添加劑,不具備酸牛奶的保健作用,購買時要仔細識別。媽媽需要注意的是,要飯後兩個小時左右給寶寶飲用,空腹時不宜喝酸奶。

也不要給酸奶加熱,酸奶中含有對人體營養保健作用的乳酸菌成分很怕熱,超過70℃時就很可能被破壞,失去了它的營養價值。

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能喝豆漿

周歲之前的寶寶不宜喝豆漿,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胃腸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豆漿中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所以最好不要給周歲之前的寶寶喝豆漿。

周歲以後的寶寶就可以喝豆漿了。但媽媽需要注意的是,豆漿最好是自製,不要在外麵買來給寶寶喝;不要一次喝太多,以免蛋白質過敏;不要用豆漿衝雞蛋,雞蛋中的黏性蛋白容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不易被寶寶所消化吸收;喝豆漿的時候,不要放紅糖,紅糖中的有機酸能和豆漿中的蛋白結合,產生變性沉澱物。

零食的給法

偏食、挑食將會危害終生

第十二個月是寶寶學“吃”的關鍵期,若偏食、挑食和厭食,會造成營養素的缺乏,還會導致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還將影響到成人時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和開拓力。兒童時期的營養,其重要性還遠不止於眼前幾年的生長發育,它不僅具有更深刻、更久遠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一輩子。

寶寶偏食、挑食的防治

寶寶進食的六大原則

1 在給寶寶烹飪美食的時候要注意,在注重給寶寶補充營養的同時,食物還要鮮嫩可口,否則寶寶可能會挑食,影響營養均衡。而且在做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衛生,保證寶寶的健康。

2 要給寶寶準備一套漂亮的兒童餐具,要有美麗鮮豔的圖案,這樣會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也能促進寶寶的食欲。不要用大碗去盛滿食物,會給寶寶造成強烈的壓迫感,影響食欲。

3 寶寶就餐時,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就餐氣氛,選在寶寶最開心時食用,當寶寶不想吃飯時,不要強迫寶寶,要注意培養寶寶進食的愉快心理,否則寶寶很容易厭食。

4 要給寶寶準備各種口味的食物,以促進寶寶的食欲。先在寶寶原來喜歡的食物中加入新食物,分量和種類都慢慢增多,這樣寶寶就不易挑食。如果寶寶不喜歡某種食物,也可以改變烹飪方式。

5 這個時期是寶寶學會咀嚼的重要時期,爸爸媽媽要給寶寶示範如何咀嚼食物並吞下去,要放慢速度讓寶寶看清楚,讓寶寶有更多的學習機會。而且可以給寶寶一些咀嚼的食物。

6 要鼓勵寶寶的獨立性,當寶寶自己想進食的時候,不要怕他弄得滿地都是,一定要滿足寶寶的欲望,讓寶寶有自豪感,這樣也能促進寶寶的食欲,並鍛煉他的協調能力。

10~12個月寶寶的喂養

換乳後的科學喂養

寶寶換乳後,要注意科學喂養,否則給寶寶帶來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食物的選擇要得當。營養應全麵充分,食物應變換花樣,巧妙搭配,如可以吃軟飯、麵包、麵條、通心粉、薯類;蛋、肉、魚、肝和豆腐、乳酪;四季蔬菜、水果,特別要多吃紅、黃、綠色的蔬菜水果;紫菜、海帶、黃油、花生油、核桃等,每日三餐媽媽應變換花樣,使寶寶有食欲。

然後,是每餐的量,要因人而異,隻要一日攝入的總量不明顯減少,體重繼續增加即可。並且在換乳初期最好要保證每天飲用一定量的牛奶。食物要色香味俱全,易於消化,烹調要合適,這樣才能適應寶寶的消化能力,引起食欲。繼續遵循輔食添加的科學原則。

此外,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食物應清潔、新鮮、衛生,冷熱適宜。隻有安全衛生且冷熱適度,形象美觀的食物才能引起寶寶的食欲,才能更好地配合成人接受哺喂,這對寶寶的成長也很有意義。

寶寶營養健康餐

健脾健胃

烏龍麵糊

原料 烏龍麵、清水各適量,蔬菜泥少量。

做法

1 將煮熟的烏龍麵與適量水同時倒入小鍋內搗成泥狀,煮開。

2 起鍋後加入少量蔬菜泥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青豆稀飯

原料 青豆2大匙,軟飯1/5碗,高湯1/2杯。

做法

1 青豆洗淨,放入滾水中涮燙至熟透,撈出瀝幹後放入研磨器中研磨成泥狀,並挑除硬皮。

2 將軟飯、青豆泥與高湯放入鍋中,用小火煮至湯汁收幹一半即可。

馬鈴薯糊

原料 新鮮馬鈴薯1個,精鹽、肉湯或者魚湯適量。

做法

1 馬鈴薯削去皮,洗淨切薄片。當成人的飯煲至大滾時,把馬鈴薯放在飯上煮。

2 飯熟後,將馬鈴薯用匙背碾成泥狀。

3 成人的湯是適合寶寶食用的,但要除去湯麵的精鹽、油及渣湯。馬鈴薯泥放入小煲內,加入適量的湯拌勻。

4 可以放入極少量的精鹽煮成糊狀,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寶寶。

牛肉粥

原料 已泡好的大米20克,牛肉末10克,蘿卜15克,洋蔥8克,醬油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 將已泡好的大米入鍋蒸熟。

2 將牛肉末用醬油醃淡一些。

3 先將蘿卜切成5毫米見方,再將洋蔥切末。

4 鍋裏加油,煸炒蘿卜粒、洋蔥末和牛肉末。

5 把已加工的大米飯、蘿卜粒、洋蔥末、牛肉末、水放入鍋裏用大火煮,邊攪邊煮,一直到大米熟爛為止。

蒸南瓜粥

原料 雞胸脯肉30克,南瓜1小塊,軟米飯1/2碗,清水適量。

做法

1 將洗幹淨的雞胸脯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然後將其切成泥,放入鍋中加入一大碗水煮。

2 將南瓜去皮洗淨放入另外一鍋內蒸熟後再放入研磨器中用匙背碾成泥。

3 當雞肉湯熬成一小碗的時候,用消過毒的紗布將雞肉顆粒過濾掉,將雞湯倒入南瓜泥中,加入軟米飯再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法國吐司

原料 麵包4片,攪拌好的雞蛋1/2個,牛奶3大匙,白糖1小匙,黃油1/3小匙,草莓2個。

做法

1 麵包切成3等份。

2 在缽裏加入雞蛋、牛奶、白糖混勻,浸泡麵包。

3 在平底鍋上加熱黃油,然後倒入做法2的食材兩麵煎。盛在碗裏,添加一些草莓等季節性的水果。

蘿卜泥雜燴粥

原料 白蘿卜、胡蘿卜、蘋果各20克,7倍粥1/2碗,清水適量。

做法

1 用礤菜板把白蘿卜、胡蘿卜礤碎。

2 蘋果去皮、去籽,切成小粒。

3 在鍋中放入7倍粥和白蘿卜、胡蘿卜末一同煮。

4 等待水沸騰後把火調小,放入蘋果粒繼續煮一會兒,攪拌均勻,即可給寶寶食用。

鴨心粥

原料 大米30克,鴨心3個,精鹽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 鴨心切開,除去淤血並洗淨。大米洗淨,加入浸過米麵的清水浸1小時。

2 把適量的水放入小煲內煲滾,放入大米及浸大米的水,鴨心也放入煲內煲滾,小火煲成稀糊,取出鴨心,放入極少的精鹽調味。

3 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寶寶。也可以把鴨心切至熟爛,待粥快煲成,將鴨心倒入粥內攪勻煲熟即可。

牛肉蔬菜粥

原料 牛肉20克,大米1大匙,胡蘿卜、洋蔥、香油、醬油、清水各適量。

做法

1 大米洗淨用水泡好,牛肉、胡蘿卜、洋蔥切碎。

2 用香油把牛肉在鍋裏炒一下,再放入泡好的大米炒製。

3 將大米炒至微幹後加入胡蘿卜和水,用小火煮爛,再用醬油調味。

南瓜拌飯

原料 南瓜、白菜葉1片,大米50克,精鹽、植物油和高湯各適量。

做法

南瓜去皮後,取1片切成碎粒。把大米洗淨,加湯泡後,放在電飯煲內,待煮沸後,加入南瓜粒、白菜葉煮至米和南瓜熟爛,略加油、精鹽調味即可食用。

木瓜泥

原料 新鮮木瓜1/2個。

做法

1 先將木瓜用清水洗幹淨,切開外皮,將果肉中的籽去除。

2 然後把果肉壓成泥狀,即可給寶寶食用。

雞肉馬鈴薯丸

原料 雞肉25克,馬鈴薯20克,嫩豆腐30克,熟胡蘿卜泥1匙,柴魚高湯1大匙,番茄醬少許,清水適量。

做法

1 馬鈴薯洗淨,放入滾水中煮熟,取出,去皮後壓成泥。

2 雞肉洗淨,放入滾水中煮熟,撈出瀝幹水分後切碎成泥。

3 嫩豆腐用冷水洗淨,用開水燙至熟,瀝幹水分後放入碗中,加入雞肉泥、馬鈴薯泥、熟胡蘿卜泥和柴魚高湯一起攪拌均勻,捏成小圓球,淋上番茄醬即可食用。

紅棗蓮子百合粥

原料 紅棗25克,百合20克,已泡好的大米50克,冰糖1小匙,清水適量。

做法

1 將紅棗、百合泡開,洗淨;已泡好的大米淘洗幹淨。

2 將紅棗、百合、已泡好的大米和水一起放入鍋內,小火煮爛成粥,加入冰糖拌勻,即可食用。

馬鈴薯奶油風味雞蛋

原料 馬鈴薯1/4個,雞蛋1/2個,牛奶2小匙,植物油少量。

做法

1 馬鈴薯削皮切成7毫米見方的塊,煮軟後搗成泥。

2 在碗裏加入雞蛋牛奶混勻,然後再加入馬鈴薯泥。

3 在平底鍋裏加入植物油,加熱,慢慢澆入雞蛋和馬鈴薯泥,攤成餅狀,最後盛到碗裏即可食用。

煎蛋果餡餅

原料 蘋果、雞蛋各1個,麵粉、奶粉各20克,植物油、糖各少許。

做法

1 將雞蛋攪勻,把麵粉和奶粉摻勻,加入蛋液用紗布過濾備用。

2 將油燒熱,加入蛋漿,攤成餅,煎至兩麵金黃;將蘋果去皮核切成碎片。

3 將炒鍋燒熱,放入蘋果片、糖稍炒成餡。將蘋果餡趁熱敷在蛋皮上卷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