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2~3歲寶寶的營養需求(1 / 3)

喂養2~3歲寶寶的注意事項

這個時期寶寶主要需要的營養

這個階段的寶寶,一般乳牙都出齊了,咀嚼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與成年人比還是有差距。為了讓寶寶營養均衡,食材豐富,烹調的時候仍應以細軟為主。蔬菜切得細碎些,肉類易切成細絲、丁塊、薄片,不宜給寶寶多食用油膩、油炸等難以消化的食物,忌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講究飯菜的色香味。要想使寶寶身體健康、大腦發育良好,就必須讓寶寶攝取比較全麵的營養。各種各樣的營養對於3歲的寶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質等,更是缺一不可。此時的寶寶喜歡吃甜點,以前吃點心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看著吃,現在寶寶總有各種機會自己接觸到糖果。爸爸媽媽此時就要注意了,要控製寶寶對糖果的攝入量,降低寶寶齲齒發生概率。

營養缺乏表現和補充方式

給寶寶補充核苷酸

核苷酸對寶寶的成長發育是十分重要的,核苷酸是所有細胞活動的基本成分。它能增加寶寶的免疫能力,提高寶寶的抵抗力,減少患病的機會。還可以維持寶寶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對雙歧菌的發育大有幫助,可減少腸炎和腹瀉的發生。核苷酸由於其調節血液中的脂質,因而可以有助於寶寶腦部的發育和細胞的健康。此時期的寶寶可以通過食用豆類、動物肝髒、魚類、家禽類食物來獲取生長發育必需的核苷酸。

給寶寶補充葉酸

葉酸普遍存在於植物的葉綠素中,因此多給寶寶食用綠色蔬菜十分重要。葉酸在寶寶的生長發育中掌握著血液係統,起到促進寶寶組織細胞發育的作用。葉酸可與體內的各種黴素共同促進DNA(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及細胞分化,最重要的是葉酸能防止腦部及脊髓的先天異常及發育不全,有助於精神和情緒的健康。2~3歲的寶寶每日葉酸的需求量為50微克。建議爸爸媽媽給寶寶食用下列食物:毛豆、白菜、蛋黃、菠菜、油菜、西藍花、香蕉等。

製作輔食的注意事項

按照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的俗語,把食物合理安排到各餐中去。各餐占總熱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為了滿足寶寶上午活動所需熱能及營養,早餐除主食外,還要加些乳類、蛋類和豆製品、青菜、肉類等食物,午餐的進食量應高於其他各餐。

合理營養對寶寶的重要性

寶寶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特殊性就表現在他們正處於身體、大腦的發育期,所以充足、合理的營養對他們顯得尤為重要。1~2歲的寶寶,身體和大腦的發育速度都比0~1歲時慢,但是仍然很迅速。合理的營養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健康和生長發育、提高機體勞動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基礎。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都會導致寶寶發育不正常。

糾正寶寶挑食行為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公共場合看到這樣一些帶著寶寶的爸爸媽媽:當寶寶表現出不喜歡某種食品時,爸爸媽媽並不是勸說或講道理,而是一味地遷就;當寶寶表現出喜歡吃某一種食品時,爸爸媽媽就會讓寶寶多吃。這些爸爸媽媽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會改掉這種挑食毛病。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家提醒,寶寶的過分挑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的攝入不足或過量,寶寶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和發育。

爸爸媽媽嬌慣成寶寶挑食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隻有單味覺,沒有分辨複合味道的能力,此時,媽媽盡量采取母乳喂養或者給寶寶喝的牛奶中不加糖,選擇原汁原味,這樣寶寶的味覺記憶中沒有口味過重的東西,長大後就不容易挑食。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挑食的現象,這與爸爸媽媽的態度有關係。

此時,若爸爸媽媽過於嬌慣就會促成寶寶吃飯挑食的壞習慣。吃自己喜愛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爸爸媽媽一味地滿足寶寶這種“天性”,就可能使寶寶得不到平衡的膳食,易導致寶寶發生食物富足型的營養不良。

強製進食導致逆反心理

爸爸媽媽追著寶寶喂食的情形經常都會見到。為了寶寶能夠得到合理均衡的飲食,爸爸媽媽往往使盡渾身解數,可寶寶依然我行我素,弄得又累又急的媽媽不得不訓斥,這時眼淚汪汪的寶寶才把飯吃下去了。

媽媽喂寶寶吃飯的這個架勢就像一場戰爭,專門對寶寶挑食行為進行研究的專家認為,爸爸媽媽用強製或粗暴的手段逼寶寶吃東西,會使他產生逆反心理。因為不愉快情緒不僅會降低食欲、影響消化,而且會讓寶寶產生對立情緒或恐懼心理,這種強製進食往往會增加寶寶挑食的可能性。

妙招糾正挑食行為

爸爸媽媽的責任是將合適的飯菜,在合適的時間提供給寶寶,許多寶寶在成長期中都會有一些正常的“挑食”行為,這與他們獨有的個性和個人喜好密切相關,而這類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能夠糾正的。如果寶寶挑食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長發育,那麼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要了解寶寶偏食的原因。例如,有的寶寶隻吃某種食物,可以用變換花樣的方法,改進烹調技術,引起寶寶的食欲。

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誘導寶寶懂得吃各種食物的好處。如對男孩,爸爸媽媽可引導寶寶說要好好吃飯。吃各種菜,這樣可以長得快、跳得高、力氣大。對女孩,爸爸媽媽則可以說好好吃飯,長大才能聰明和漂亮。爸爸媽媽對食物發表的評論的推薦很容易吸引寶寶。

注意情緒、情感作用。寶寶喜歡得到別人的讚許,可以在吃飯時適當鼓勵,使其有一個良好的進食環境,促進寶寶的食欲。不要操之過急,注意方法。當寶寶不喜歡吃青菜時,爸爸媽媽可以采用迂回戰術,借助他喜歡吃的“綠色外表”的水果入手,給他講青菜與水果一樣都好吃。

如何避免重口味食物的誘惑

寶寶剛開始接受輔食時,盡量提供新鮮及未調味的食物,不要讓自己的習慣影響寶寶的口味。其實,原味的食物寶寶還是會接受的。

避免食用加工品大多數加工品為了延長保存期限,會使用較多的精鹽、糖及其他的調味料,單獨食用這些加工品時攝取量更多。當食物本身就具有較重的口味時,應酌量減少調味料的使用。使用具有特殊氣味的調味料會增加食物的適口性,許多食物具有特殊的香氣,像蔥、香菜、八角等,在烹煮食物時可適當加入,以增加食物的香氣,改善口感。

選用能夠減少調味料使用的材料,如番茄、菠蘿等食物,可提供酸味及甜味,使口味上更具變化。清淡的口味才是最健康的。從小培養寶寶清淡的口感,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讓他終身受益。

多吃甜食的危害

吃糖太多會產生很多不良作用,如引起肥胖症、誘發糖尿病、促使齲齒發生等。各種甜飲料或果汁中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但天然果糖亦很高,過多地喝這些飲料後,血糖增高,寶寶的饑餓感下降,引起厭食、胃腸不適甚至腹瀉。另外,糖是不含鈣的酸性食物,如果吸收糖類食品過多,體液就呈中性或弱酸性。身體要恢複正常的弱堿性,就必然要消耗體內的堿性物質——鈣,這就嚴重危害了寶寶骨骼的發育。因此,少吃糖和含糖的橘子汁等飲料,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大有好處。

要從嬰幼兒期控製其吃糖量,不能讓寶寶養成偏愛甜食的習慣。做到吃飯前後、睡前不吃甜食,每天進食糖量不超過每千克體重0.5克。平時多吃一些維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豆類、蘋果、動物肝髒、瘦肉之類。

多吃鹹食的危害

有人認為,鹽是百味之首,讓寶寶多吃些鹹味菜,能調節口味,促進寶寶食欲。日常進食精鹽量過多,容易引起很多疾病,應該提倡低鹽飲食。首先鹽分攝入過多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因為高鹽飲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溶菌酶亦相應減少,給各種細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其次,“鈉”與身體中的液體及血壓平衡有密切的關係。當我們攝取高“鈉”的飲食後,體內的細胞就會出現脫水的現象,造成高血壓。精鹽吃得越多,患高血壓的風險性就越大。此外,大量的食鹽對寶寶尚未成熟的腎髒來說更是一種負擔。因此,爸爸媽媽在給寶寶準備膳食時,一定要注意少放鹽。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很多爸爸媽媽喜歡先嚐一嚐,感覺一下鹹淡。但這樣做往往是以爸爸媽媽的口味來判斷鹹淡,很可能出現寶寶的食物過鹹的情況。因為寶寶對食鹽的敏感度要高於成人,當食物中食鹽含量為0.25%時,成人可能感覺不到鹹,而寶寶卻完全可以感知到。

味覺與生俱來,舌頭上的味蕾能分辨出酸、甜、苦、辣、鹹。寶寶在經過五種味覺的接觸與訓練後,會慢慢增加接受的程度。

專家指出,經常吃口味重的食物對寶寶的健康非常不利。因為如果寶寶剛開始接觸的就是口味偏重的食物,則日後偏好這類食物的概率就越高,慢慢就會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而且寶寶的口味習慣是影響一生的,如果長期攝入重口味的食物就難逃肥胖、齲齒等。

2~3歲寶寶的喂養

怎樣喂養2~3歲的寶寶

此階段的寶寶主食常為米粥、軟飯、麵條、麵包、饅頭、餃子和牛乳、豆漿等。大多數寶寶喜歡吃麵食、米、麥片、小米、玉米、薯類,爸爸媽媽要注意這些食品應輪流給寶寶交替食用。輔食以菜、肉搭配。如:菜肉末做成丸子、嫩菜葉炒肉丁或蝦仁,清蒸魚片、肉末蒸蛋等。還要多給寶寶食用豆製品和蝦皮、紫菜、海帶等含鐵、鋅、鈣的海產品。也可多食用藕粉、紅棗、赤豆粥以及餅幹、蛋糕、麵包、菜肉包子等。飯後可給寶寶吃些新鮮水果。總的原則是注意葷素平衡,米麵粗細糧搭配。這個時期的寶寶每天主食量100~200克,豆製品15~20克,肉蛋50~75克,蔬菜100~150克,奶粉250~500克,水果適量。3歲的寶寶每天應進餐4次,兩餐間隔時間約為4小時。

寶寶營養健康餐

提高免疫力的營養餐

控製免疫力的主力是血液中的白細胞,讓我們看一下哪些營養素能提高白細胞的功能:

1 控製免疫力的白細胞是血液的組成成分,因而避免貧血是提高免疫力的關鍵。要保證攝入充足的鐵、鋅等礦物質。

2 白細胞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工作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球等通過放出化學物質提高功效。攝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以增加巨噬細胞的放出量。維生素C除攻擊侵入體內的細菌,還有緩解緊張的功效。

3 除此之外,作為細胞基礎的蛋白質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魚類等優質蛋白質源,含有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

4 隻吃一種食物也容易導致過敏反應,所以,要注意食物的周期性,給寶寶變換不同的食物。

5 火腿、果凍、巧克力等加工食物中含有防腐劑和化學調味料。添加劑中有較多的化學物質,促使體內活性酸素發生反應並蓄積,這會引起過敏反應等症狀,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鬆子毛豆炒幹丁

原料 鬆子20克,香幹4片,毛豆50克,植物油2大匙,枸杞子10克,精鹽、白糖、香油、高湯、清水各適量。

做法

1 將鬆子入鍋炒香備用,毛豆用滾水燙熟後再經冷水衝洗,瀝水備用。

2 香幹切成小丁,胡蘿卜切成碎末,枸杞子衝洗幹淨備用。

3 植物油倒入鍋內,油熱後爆薑末出香味。

4 再倒入香幹、枸杞子調味,煸炒少許時間,傾入毛豆,拌炒均勻,放入調料和適量高湯。

5 收湯後,撒上鬆子攪拌均勻出鍋。再淋上香油,即可食用。

糖拌梨絲

原料 梨30克,白糖5克,醋8克。

做法

1 將梨去掉去核,洗幹淨,切成絲,放入涼開水中泡一會兒,撈出來控淨水。

2 將梨絲裝入盤內,放入白糖、醋拌勻即可食用。

香味糯米丸子

原料 雞肉35克,糯米25克,醬油1/2小匙,白糖5克。

做法

1 將雞肉洗淨,切碎成泥,用手(或包紗布)把水分擠掉,再加入調味料。

2 把糯米洗淨,浸泡30分鍾,再瀝幹水分,研磨成末。

3 在糯米末內塞入雞肉泥,捏成丸狀,放入蒸籠蒸10分鍾即可食用。

蓴菜雞絲湯

原料 雞胸脯肉50克,蓴菜100克,雞蛋1個,精鹽1/2小匙,澱粉1小匙,清湯適量。

做法

1 先將雞胸脯肉洗淨,切成約7厘米長絲,加蛋清、精鹽、幹澱粉調漿。

2 把蓴菜去雜質,用清水洗幹淨。

3 把蓴菜、雞絲下沸水氽熟,撈出來備用。

4 把清湯放鍋內,加入精鹽調味,大火燒沸,撇掉浮沫,倒入雞絲漿出鍋,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蔬菜肉卷

原料 豆角3個,胡蘿卜20克,薄豬肉片4~5片。

做法

1 將豬肉片洗淨,豆角洗淨,撕除老筋後切成小段;胡蘿卜洗淨,去皮後切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