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和沐世子怎麼說?熙兒和煥兒呢?他們願意嗎?”唐老爺子問道。

說實話,唐老爺子更願意請個先生到家裏來,這樣他好歹能隨時看到這兩個孩子。

但轉念一想,他們念書的時候,自己也是不好打擾的,兩個孩子的念書的事情也是要緊,不能因為自己病了,要把他們留在身邊,就耽擱了他們的課業。

“清溪和沐世子都已經同意了,熙兒和煥兒也是願意的。”

“行,那就這樣吧,看看靈韻那邊會傳出來什麼樣的消息。”不過,預料著,皇上應該也不會拒絕。

到了次日,唐靈韻便是派人來了唐府,告訴他們說,皇上已經同意了讓熙兒和煥兒進宮跟太子一起念書。

太子因此很是高興,這日一早就在等著熙兒和煥兒進宮來了。

何止是太子,就連教他的那幾個先生都很期待,傳言中,他們也曾聽聞,唐家二小姐的這兩個孩子天資聰穎,那個小公子他們是不知道如何。不過有關於那個熙兒小姐的事情,他們也有所了解的,小小年紀就能以笛聲馭獸,實在是繼她娘親之後的第二個天才,上次為太子選伴讀的事情,他們也是知情的。

本來還以為不過是這個小女孩兒胡亂一指,隨便選的罷了,不過事後,他們幾個都曾傳閱過當日那些公子們寫的策論,的確是董家的兩位公子寫的最好,偏偏當日那個女孩兒最後選出來的就是這兩份策論。

這可不能僅僅用‘巧合’二字來解釋了。

要知道,董家的那兩位公子要比這邊熙兒小姐年長好幾歲,又是師承赫赫有名的吳先生,他們的學識本就比同齡人要深厚得多,他們寫的策論很有深度,沒有一點功底的人,隻怕連看都看不懂,而那個小女孩兒卻能從眾多策論之中,最終選出那兩篇,顯然是看懂了的。

至於她最後選擇了董家二公子,而非大公子,也更證明了她並非是胡亂選的,他們幾個先生也一致認為,董家二公子寫的那篇策論其實要比董家二公子的要好上一些。

雖然他庶子的身份讓他這個太子伴讀做的備受爭議,但那日那小女孩兒的選擇是很理智且公平的。

熙兒牽著煥兒的手走向等在門口的太子,晶亮的眸光在陽光的映照下,幾乎是熠熠生輝,隻聽熙兒笑著對太子道:“太子表弟,從今天開始,就請多多指教了。”

說完又是看向站在太子身後的董墨塵,“也請董公子多多指教。”

董墨塵罕見地笑了笑,“小姐客氣了。”

太子悄悄地低聲對董墨塵道:“又被你給說準了。”

董墨塵苦笑了一下,其實這一次他也沒那麼篤定,因為這中間發生了他沒有預料到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