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兵敗如山倒!
黃倫見兵馬潰敗,氣急敗壞,砍了十幾個逃兵逃將都無濟於事,隻得在親衛的裹挾下,狼狽退守墊江城。
墊江城是巴州的首府,城高池深,外有一河,名字就叫墊江。
墊江比渠嘉河更寬,水流更猛。
黃倫一逃回城中,便將江對岸的大小船隻全部拘了,連一條小舢板也沒留下。
但黃倫知道這並不根本的能拒止振興軍渡江的,所以又在江岸加修了防禦工事,在城中準備了大量的箭矢、滾木、擂石、金汁、火罐等。
振興軍這種殺大戶的對手,他們與之存在著天然的矛盾。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八輩子都不會投降的。
黃倫糾集了巴州所有世家豪族,誓死相守,同時也派了信使,尋路趕往永安,向大炎朝廷告急。
但振興軍成功渡過渠嘉河後,並沒有徑直兵臨墊江,隻是派了兩千軍馬抵河下寨,主力卻四下攻略,把巴州的屬縣一一攻克。
各縣邑的大族早在第一時間攜帶貴重家財逃往墊江城,不過他們的老窩怎麼也搬不幹淨,還是成了振興軍的囊中物。
開倉放糧分田地,各地庶民百姓好不歡喜!
敗報不斷的傳到墊江城中,不到十天,黃倫苦逼的發現,整個巴州都被淪陷了,他已處在三麵包圍之中。
振興軍給他留下的,隻有西麵。
典型的圍三闕一!可西麵能往哪裏去?逃到西番國去麼?
原本巴州的兵馬,就是防禦西番國,雙方常常的打生打死,這要是跑過去,還不被那些蠻子把狗腦子給打出來?
這特麼根本不是圍三闕一,而是用敵國來困他。
振興姓關的逆賊,良心大大滴壞!
黃倫困坐愁城,滿臉青黑,隻希望朝廷大軍能從天而降,救他出這是非之地。
振興軍不時有遊騎在城外晃悠,看到有機會還會朝城頭射上一箭。
騷擾,幾乎不會對黃倫造成什麼傷害。
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啊!
可惡,然而墊江城中守軍卻根本不敢出去還擊。
振興軍的包圍是宏觀上的包圍,並沒有兵臨城下,除了墊江對岸的兩千軍馬在視線之內外,其他兩麵離城都有十城之遙。
但這樣讓巴州軍更不敢出去,這分明是振興軍挖的坑,出去了還能有回來的麼?770
兵馬可以不出城,可居民樵采不得不出去呀!
好在振興軍根本就不會為難小老百姓,墊江城中百姓最初出城,還畏畏縮縮的怕得要死,但振興軍隻是在一旁監視著他們,不會過來幹涉。
多了幾次,城中百姓自然就放心了,還會跟振興軍將士聊天。
很快黃倫發現了不對勁,於是整個人都不好了。
被振興軍這麼一盤,墊江城裏還不像被一個脫光了那啥了啊!
“傳令,封鎖各門,不得放任何人出城!”
黃倫氣急敗壞了,他是越想越怕。
“不,俺們要出城,沒有柴燒啦!”
“禁,沒柴燒,折房子!”
……
爭持不斷發生,矛盾如地火,開始蘊積。
洧水在巴州的西北,地屬雙槐縣。
縣城原有兩千巴州兵馬鎮守,原以為振興軍距離較遠,一時半會兒打不到這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