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成癡成魔1(1 / 2)

說到這事,蕭君軒臉上又恢複了冷峻之色,皇祖母一向不問政事,就算關心於她,也會時常問及後宮之事,但卻不會摻合,更不會不顧及他的意願,最多是讓他不要太過顧及後宮前朝沆瀣一氣之事,而耽誤了皇家子嗣,索性,在明白他的想法後,並不強求,今日,卻突然來此,還說及了如此突兀之事,凡事反常,勢必有妖。

“那麼,皇上欲將這些事情,推之何時?難不成,皇上什麼時候再進內宮之事也要推後麼?何況,皇上既封了她為後,就算大典未舉行,可總該圓房吧,要知道,她早已冊封了貴妃過時,現又被冊立為後,皇上卻從未在延禧宮過夜,內侍監一直無記錄,此事宮中早已風言風語,若之前還可以說皇上心疼於她,恐貴妃之位委屈了她,才待封後之日,可如今,皇上卻如此做派,就算不顧及,可又想過自己?”太皇太後冷聲試探道。

“可如此大事當前,朕何來心思圓房?”蕭君軒的聲音冷硬而充滿不悅之意,再怎麼說,楚瑾心也是晉國公主,而晉國太子拐走了他的妃子,他未連坐處決於她,亦算仁慈,他怎會去考慮是否與她這個皇後有圓房之事,去顧忌她的顏麵呢?

“可是,皇上當年受她救命之恩一事,既立下誓言,現在這個消息不知為何,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如今又冊封了她為後,總得對她有一個交待吧?”

太皇太後何嚐不知道皇上心思,她今日來,所問之話題,雖是有那皇後的暗示,卻並不是因為她而問,隻是決定就著此事再試探一下這個孫兒的態度。

“交待?朕如何對她沒有交待?”蕭君軒甚至有些怒了,為何皇祖母也變得和其他人一樣,均有意暗示他莫要有讓那晉國公主難做呢?

“如若朕不是顧及當年她活命之恩,朕如何會答應晉皇要求,將她一個原本留我燕國為質的公主封為我燕國之後,她又如何還有機會染指我燕國後宮大權?皇祖母亦知,朕為了安心於前朝,凡事後宮中的女人,隻要牽扯到他國,前朝的妃嬪,何嚐真的會全然信任看重,目的就是不想因為這些女人為了一己之私,將朕的後宮鬧得烏煙瘴氣,給朕沒事兒找事兒,自登基以來,這些年,那怕朕從前又恩寵過一兩個小嬪妃,可會把六宮之權交出,一向隻放心交予蕭薔手中,可現在,朕不僅給了她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還給了她後宮之權,甚至容忍了她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耍小動作,皆因為沒有傷害到朕,傷害到我燕國,皆隻是警告一番,可她卻貪心不足,還妄想得到些什麼?如今,陳國出逃,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被那楚宸給帶走了,不然,為何晉國使臣團裏卻唯獨不見了他這晉國太子,他晉國已經要找死,朕不立即發兵晉國,還對她,未做絲毫懲罰,這可是沒有交待嗎?”

蕭君軒沉聲說完,麵色竟是恢複了在常人麵前的冷冽,這是他第一次在自己敬愛的皇祖母麵前,如此冷著一張臉反駁,何況如今,他已為了給當年一個活命之恩這個交待付出了代價,她還想怎樣?或者說是,他最近都太過仁慈了,讓這些人都忘記了他蕭君軒是什麼人了。

太皇太後卻是在聽完他的話後,依舊臉色平靜,隻是目光祥和了許多,心中卻又惆悵起來,如此可見,身為帝王,又怎可為了一個女人,而有絲毫婦人之仁?那她的試探,是否還有意義可言呢?

輕歎一聲,太皇太後隻好道,“可是,這也不能怪她一個弱女子,皇上還是莫要辜負了她,莫要辜負了她的情意才好,畢竟,皇上所說的楚宸一事,也隻是猜測,可有證據?而她,雖未晉國公主,即便是做了這燕國皇後,掌了我燕國後宮之權,但也定不會做出傷害皇上之事,這事兒,皇祖母還是看得明白的。”

“什麼叫辜負於她?朕當年雖然承恩她救命之恩,也許諾過來日要還她之情,何曾與她有過什麼情深意濃之事,何談‘辜負’二字?皇祖母可是忘了,朕當年為何會逃至晉國,險些喪命,更是因此失去了什麼,又怎會在哪個時候對誰有情有意?至於外界流言,朕對此毫不在意,皇祖母也無需憂心,在接她入宮之前,朕對她說過,若她願意,朕絕不勉強,定會讓她在燕國生活無虞,他日,也會放她回晉國,而她選擇入宮,朕定會負了她,但她堅持入宮,且在封後之日前,朕也說過,如果她願意,朕可以讓她安然無恙的回到晉國,是她自己不願放手,她的身份,朕也早已明說,朕可以有任何女人,也可以讓任何女人剩下朕的子嗣,但絕對不會要她,所以,是不會與她圓房的,皇祖母若覺得這是辜負,那朕便就是辜負又能怎樣,她也隨時可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