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何去何從(2 / 2)

李鶴說道:“在宜賓東南方向。東連阿水,西接石門,有筠連州為輔車,羅兜山為襟帶。連雲貴之當路,阻韃子之要害。”

虞醒心中透亮,心思冷靜有如冰雪,不帶絲毫感情,暗道:“知道了。”

虞醒有過目不忘之能,隻要他集中精神,就能在絕對理性世界之中,將之前看過的一切,全部翻找出來。不會有一絲遺漏。可以說中國地圖就在虞醒的腦子裏。

隻是古今不一。

後世大多數中國地圖之中,都沒有標注淩霄城這個地方,但是宜賓這個地方,卻是所有中國地圖都要標注的。以宜賓為坐標,即便是大概方位,再考慮軍事上的價值。淩霄城在那一片區域,虞醒已經確定了。

卡住了此地,不僅僅能抵禦雲南方向的進攻。也是向雲貴方向進軍的橋頭堡。

的確是戰略要地。

而今孤城一座,雲南,四川都為韃子所有。已然是孤城死地了。

不過,天下棋局,已經到官子的地步。於大宋而言,什麼地方不是死地啊?

虞醒下定決心抗元,立即進入了狀態,凝神思考:至元十五年,祥興元年的曆史,與虞醒這十八年記憶中的信息,全部湧現出來,在虞醒腦海之中,形成一幅黑白對抗的地圖。包括整個中國,乃至東亞,東南亞,蒙古為黑色,南宋為白色。卻見黑色已經橫壓天下,隻有點點白點,就如幾根釘子釘在地圖之上。

虞醒又加入軍事因素,地圖上為之一變,南宋一方並沒有多少變化。還是幾個白點而已,但是橫壓天下的黑色。卻依舊變成了一個個密密麻麻的黑點,甚至還有顏色程度的不同,漆黑如墨的,那是蒙古本部軍隊,依次有探馬赤軍,等北方各部的軍隊,北方漢軍,還有一些近乎灰色的卻是新附軍。也就是南宋降軍。

一瞬間,虞醒看見了生機。

包括雲南,川南,貴州,甚至後世緬甸老撾越南一部分的大片區域中。幾乎沒有多少墨點,有的都是本地降軍。而且數量並不多。就整個地圖上來看,這一片區域簡直就是空白了。

虞醒斷然說道:“不去淩霄城了。”

李鶴一聽,臉色有些不好,語氣有些生硬地說道:“姑爺覺得,應該去什麼地方?”

虞醒說道:“過淩霄城往南。”

李鶴一頓,說道:“往南?”他自然知道過淩霄城往南是什麼地方,下意識看了一眼張雲卿,李鶴心中暗道:“姑爺倒是知道輕重,在大山之中,好好跟小姐過日子就行了,報什麼仇啊?朝廷都沒了,幾十個人能做個屁呀。”語氣變得柔和起來,說道:“往南不錯。”

張雲卿微微皺眉,她第一感覺:虞醒是不是想逃走。淩霄城以南,已經不是宋境了,深山老林,根本不足以為立足之地,但是隱藏蹤跡的好地方。

不過,她隨即感受虞醒剛剛的悲傷與決然,知道他決計不是那樣的人。隻是看著虞醒,等虞醒解釋。

虞醒語氣不帶一絲感情色彩。說道:“先為不可勝再為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敵。韃子勢大,不管是淩霄城,還是在四川其他地方,都是必敗,唯有西南大山,山高林密,韃子馬戰不利。雖然為不毛,然足有各部數十萬之眾。更有四川百姓多年逃入,聚攏人手,才有再戰之機。”

張雲卿目光之中火焰跳動,在認真思考。

她不知道,雲南那邊怎麼樣?但是她知道四川這邊是起事,決計不可能成功的。

或許她自己都沒有察覺,她的反元,不是求勝,而是求死。求死的轟轟烈烈的。但是而今虞醒的話,似乎給了她一絲希望:“或許韃子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隻是這要比求死難得多。

李鶴可沒有張雲卿那麼單純。他早已先入為主,也不覺得虞醒能說到做到。無非是借口而已。大宋天下這麼大,都打不贏韃子,而今剩下這二十幾個人,能打贏韃子。

簡直是笑話。不過他本就不想張雲卿冒險,幫腔道:“這個事情我聽說過,這些年雲南一直不安定,不過數年前,韃子派了一個色目人出任雲南總管,倒是有一些起色。此事可行。”

王四哥等人自然沒有異議。王四哥早就對虞醒心服口服了。他對動腦筋的事情,也向來頭疼,聽公子的就行了。一旦議定事不宜遲。這裏死了一個怯薛軍,蒙古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從此地一路轉折向南,晝伏夜行,避開韃子騎兵。

雖不去淩霄城,但是淩霄城卻是繞不過的。很快就到了淩霄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