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虞醒部下,死一個少一個。而呂氏死了人,還能重新招人。
但是戰爭從來不是回合製遊戲,不是你打我一樣,我打你一下。
並沒有任何規則可言。
李鶴觀呂氏軍陣本就不嚴,各部又是在行軍之中,隊形散亂,更是因為前線脆敗,潰兵逃走,讓最前麵發生了混亂。隻需一支騎兵,一衝,定然能席卷千軍如卷席。
唯一的問題是,他們手中的騎兵太少了。
不過二十多騎而已。
但是他依然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對虞醒說道:“公子。令楊承澤衝一下吧。”
“嗯。”虞醒麵無表情,淡然地點頭。
這個時候,他正在重新建立思維模型,別人說什麼,他都會點頭。之後忽然才想起:“等等,我答應來什麼。”
楊承澤已經翻身上馬,馬兒四蹄騰空,從呂石頭的身上,飛躍而下。
騎上馬,風一吹,楊承澤熱血上頭。一瞬間回到了多年的戰場上。
陽光是血色的。
那是一從成都城中撤出來的一日,楊承澤所部騎兵,被韃子騎兵纏上了。
“小澤快走。”
“爹,二叔,我和你們一起。”
“你不走,我們誰也走不了,我與你爹活夠了,你將來記得為楊家傳宗接代。”
夕陽下,楊承澤記得自己當時還沒胡子,嘴唇上隻有青澀的絨毛,看著,父親與二叔,高喊著:“韃子,與我決一死戰,”向韃子大隊騎兵衝過去。
但是他們終究沒有與韃子騎兵交上手。
韃子騎兵就好像一群鳥一樣,一下子散開,隨即圍著,父親與二叔轉了一群,散開之後,兩人連人帶馬插滿了箭矢。
“和我決一死戰。”一個聲音從楊承澤內心之中細細地回蕩。楊承澤睜大眼睛,似乎當年的夕陽一下子染紅了他的瞳孔,大喊道:“和我決一死戰。”
他根本不管後麵的人跟上沒有,一個人就衝進呂氏軍中。
嫻熟到幾乎是下意識的戰術動作,簡直毫無瑕疵可言。
讓他將呂氏所謂的勇士,一個個刺死在馬下,連殺數人,呂氏勇氣崩潰,楊承澤一個人打出一個缺口。
而楊承澤幾乎不要命的奮勇,將身後的趙大眼也驚住了。趙大眼心中暗道:“我從來覺得自己不要命了,眼前這個人比我還不要命,他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隨即在趙大眼的激勵之下,二十三騎奮勇當先,不惜性命。
軍事行動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團體的事情。
虞醒的初陣,隻能說表現合格。計劃周詳,臨陣指揮卻隻能算平平,但是他麾下有李鶴這樣的老將,一眼就看到了戰機。更有楊承澤這樣騎將,或許楊承澤在很多先天稟賦上,並不是最強的。這方麵蒙古人與楊承澤相當的騎將,車載鬥量。而楊承澤最可貴的,他衝陣的時候,從來沒有在乎自己的性命。
一人拚命,千軍難當,更何況,一名很優秀的騎將。
於是,虞醒指揮僅僅是合格,但是在李鶴與楊承澤奮勇之下,打出了一記絕殺。
這個時候,即便對麵是蒙古軍隊,也必須先收攏敗兵,穩住陣腳,再做計較。
可惜,呂氏不是蒙古人。
阿濟之前,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麵。是的,呂氏與其他部落爭地,爭水源,乃至於爭女人,也不乏組織過超過萬人大戰。但是這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阿濟就好像是足球甲A聯賽的冠軍,一不小心,進入世界杯決賽場,沒錯,宋元決賽圈。
阿濟根本沒有見過如此快的攻防節奏,總體來說,開戰不過一炷香。在阿濟的戰爭經驗中,這個時候很有可能都沒有接戰,而現在他的麾下已經被打崩了?
阿濟隻看見,前麵哭爹喊娘的敗兵,從他身邊逃走了。
其實,這個時候阿濟並不是沒有重振旗鼓的可能。畢竟,虞醒麾下隻有二十騎而已。
二十騎對衝數千步卒,總是不夠的。真有敢死之輩,拚得一死,決計能攔下來的。但是,問題是誰死。
必須用性命才讓騎兵停滯下來。
而騎兵停滯下來還不夠,還要極短的時間之內,重新整理指揮秩序。
這件事隻能用臨危不亂,力挽狂瀾來形容了。
有這樣能力的人,在元將之中,都是少有的。阿濟如果有這本事,他早就是一方霸主了。
所以他即便非常努力阻止楊承澤他們,效果也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