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第10章(2 / 3)

1993年,董明珠把格力在江蘇的銷售額翻了10倍,賣了3650萬元。加上安徽市場,董明珠一個人銷售額5000萬,占了整個公司的1/6!1994年,格力在江蘇銷售額又再次增長到1.6億元,與春蘭、華寶並列三強,董明珠一個人占了總銷售額的20%。就在格力電器蒸蒸日上,開始躋身國內一線品牌的時候,在附近一家剛成立的空調企業高薪誘惑下,格力電器的銷售副總,帶著8名銷售人員和2名財務人員,突然集體辭職。消息傳來,朱江洪一時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他並沒有刻意挽留,他知道,要是隻留住人,心還是飄忽不定的,就無法成為真正能同舟共濟的夥伴。

當時也有很多人要拉攏董明珠,她也不是一點都沒有動心,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的權利,但道義還是戰勝了利益。董明珠選擇留下來與格力共患難共發展。

1994年10月,董明珠結束了3年的業務員生涯,回到珠海格力電器總部,上任經營部副部長。朱江洪身邊從此多了一個可以共患難的合作夥伴。

董明珠被重用,還有一個更顯著的原因。格力電器是家國有控股的企業,關係網和利益網盤根錯節,加之當時管理製度不到位,體製弊端日漸顯現,隨時都可能讓眾人數年打拚出來的大好局麵喪失殆荊朱江洪對此心知肚明,可又無可奈何。他寬厚仁慈,是出了名的好心腸,當時作為經理,他“一不抓錢,二不抓人”,對這些事他不感興趣,通通交給副總管,自己一心一意研製新產品開發。於是,扭轉管理積弊的重任,又寄托在了能幹又“狠得下心”的董明珠身上。出任主管營銷工作的經營部長,是朱江洪對董明珠的許諾。但這項任命在公司高層遇到了強大的阻力,一些人隻同意讓董明珠當副部長。朱江洪隻能先讓董明珠當副部長一段時間後轉正。可董明珠對這個“小官”不僅不抱怨,反而幹得有滋有味。她工作玩命到每天隻睡5小時,就是說夢話的時候,說的也全是格力。一有什麼想法,她半夜也會跳起來,拿起本子記下來,甚至還給同事打電話一起討論,許多被廣為稱道的營銷絕招就是這麼誕生的。為了不辜負朱總對她的信任,董明珠不但嚴格要求自己,還要嚴格要求別人。在經營部裏,遲到早退、喝茶看報吃零食聊天,都是多年的“傳統”。董明珠一上來就抓內勤,把員工訓得直掉眼淚。朱江洪不善於表達人情世故,但對同事,對部下細致入微,董明珠對此一直很感動。

1994年底,董明珠摔斷了肋骨,當時工作緊張,她不想住院,朱江洪知道了,親自跑到經營部,對員工們說:“你們抬也要把董明珠抬到醫院去。”每天下班後,朱江洪還經常去醫院看望,常常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問候董明珠身體康複情況,或談談工作。在董明珠上任時,賬冊上的應收款高達5000多萬元,而且相當部分根本無法追回。 比如濟南一家企業明明欠賬100多萬元,可格力電器竟然拿不出任何有效憑證,而且還蹊蹺到無法查出是內部誰的責任。這些漏洞都讓董明珠非常不滿,下決心一定不會再讓這樣的現象發生。一張宣傳單的市場價是0.2元,可格力電器付的價格是0.88元;公司花了450萬在機場租了一個廣告牌,卻是背朝著人流方向隻能給神仙看……

對損公肥私的行為,董明珠看不下去,徑自跑到朱江洪那裏,張嘴就要求把全部對外財務都歸自己管。下級向上級伸手要權本是大忌,這理所當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朱江洪認真考慮了這個要求。當許多人指責董明珠伸手要權時,朱江洪冷靜地說:“經營、收款現在分為兩處,管貨款進出的財務確實有不少問題,有些人沒錢給貨,有些人有錢拿不到貨,這樣拖下去要出問題。我的意見是劃出一部分歸董明珠管,也就是人員和收款這一部分。”這是一個妥協的方案,但畢竟讓董明珠接管了一部分財務權,這對後來整個經營工作起了極大的作用。一些人覺得董明珠太“多管閑事”,妨礙了自己的“財路”,聯合起來企圖轟董明珠下台。每當這時候,朱江洪總是給董明珠最堅定的支持。不久,董明珠升任經營部長,上任後便大刀闊斧地清理欠賬,全麵推行先款後貨的銷售政策,於是格力電器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分錢的應收款。

2003年到2005年,格力電器的改製風波中,朱江洪受到了嚴重誹謗,董明珠也受到各方麵不同的壓力,格力內部一時動蕩不安,流言蜚語滿天飛,人人自危。

朱江洪和董明珠內心坦然,攜手度過了這場有史以來最大的難關。朱江洪和董明珠,很難說是誰成就了誰。如果沒有朱江洪的扶持,董明珠是不能走出這麼輝煌的道路。朱江洪具有的博大胸懷,充分信任部下、大膽使用人才的魄力讓董明珠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無論是早期的“年終返利”“先付款後發貨”,還是後來的區域營銷網絡,如果沒有朱江洪的大力支持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2001年發生“淮地嘩變”,朱江洪支持董明珠的一切措施,與董明珠共同決定處理,共度難關,最後平定了這場內亂。董明珠的第二本自傳《行棋無悔》中專門有一章“風雨同舟”,談到了她和朱江洪的事業默契:“我希望有一天能超過朱總,我相信他也希望我能超過他;但我還相信,朱總希望自己永遠站得比我高,就像他現在是董事長我是總經理一樣……格力要發展,離不開我們兩人的精誠合作。說句稍微出格的話,如果不是我1994年回來幫忙整頓經營部,格力不會有今天。從這一意義上講,朱總也是幸運的,如果他不認識我,將會是他的一大遺憾。”

三、自信與柔情的女人最美麗

在工作中,董明珠自認不是一個女性意識特別強的人。對董明珠來說,工作中是沒有柔情可言的,女性領導不是靠“親和力”來解決問題。製度是鐵的紀律,就好像部隊打仗一樣,在戰場上是不能用柔情來解決問題的。隻有嚴格的製度和紀律才能產生高效的工作作風。“有人問我,是不是因為你是女性,肯定更會用親和力去感動別人?後來我告訴他們,錯了。一個企業家如果今天能夠用親和力改變事實的話,那全部讓女性當幹部就可以了。反過來,我認為一個女性幹部在管理當中和男性是不能有差異的。”董明珠如是說。這個家電業的“拚命三郎”“中國的阿信”,被市場上的同行形容為“桃花過後,寸草不生”。用她自己的話說:“出門賣空調,閉門也是賣空調,未來還是賣空調,空調賣得越多我就越高興。”

“我的滿足感是來自於今天又戰勝了一個困難,而不是今天又穿了一件新衣服。”與堅守原則的個性相映成趣的是,董明珠在衣服的穿著上,一反倔強固執作風,她幾乎不穿標誌著成功女性的職業裝。董明珠愛穿漂亮的衣服,卻從沒有一件職業裝。“為什麼要穿白領套裝?我喜歡自由自在美麗的衣服。”董明珠不接受說她沒有女人味兒。“我現在都是被環境逼的。你說我閑不下來?你真太不了解我了。如果我退休了,我一定能把生活安排得很好。”在很多人的想象當中,董明珠的形象已經定格了,一個非常強硬的、男性化的女人。但是見了本人之後都覺得她不像自己心目中的那個人,第一句話往往都是:你是董明珠嗎?他們突然覺得對方很有女人味,尤其是當不談工作的時候更是如此。其實董明珠在本質上就是一個普通女人,與其他女人一樣愛美。董明珠愛打扮,跟所有的女人一樣熱愛漂亮衣服。即使她對於時尚不在行,對於審美也不一定是有心得的。她覺得自己適合穿米色。她的愛好之一竟然是繡花!她說以前在南京家裏的窗簾和桌布都是她自己繡的。不管什麼電視劇,她有空就逮著看兩眼,然後津津樂道地跟別人說她喜歡《藍色生死戀》。她從不願意跟人談自己的家庭,卻非常願意說說自己的兒子。她手機的壁紙圖案就是和兒子的合影。

董明珠的辦公室有一張是她在溪邊戲水的照片,露肩的深藍色條格裙裝,白色旅遊鞋,蹲在溪中的石頭上,撩起水花,笑顏如花。對於喜歡穿漂亮衣服的她來說,這樣美妙悠然的時光實在是太珍貴了。董明珠愛美,喜歡聽別人稱讚自己美麗。有人曾半真半假地公開對她說,她是最醜的。董明珠就告訴他,兄弟姐妹中自己是最醜的,但在外麵看來自己是最漂亮的,因為跟自己交談的人能獲得快樂,一個能給別人帶給快樂的人是最漂亮的。很多記者在采訪董明珠時,都被她高貴而典雅的形象所震驚。而據董明珠手下的員工反映:董明珠天天都這麼漂亮。有些生意場上不服氣的人專程買機票來看看董明珠是何等人也,見了她都忍不住讚道:“你怎麼這麼漂亮?”自信的女人最美麗。猶太人經常教導他們的孩子在心中樹立強大的自我,不斷告訴自己是偉大而完美,聰明而又美麗的。董明珠與別人一樣,同樣需要保持這種對自己的自信。兒時她曾經是個羞澀的女孩,但隨著年齡漸長,尤其是參與商海搏擊之後,她對自己的原則和信念有了越來越強烈的自信,同樣,她對自己的形象也非常看重和在意。雖然身為公司高管,董明珠很喜歡穿衣打扮,在鏡頭上,會場上,每次她的衣著都不重樣。在男性主導的家電業,董明珠走到哪個場合都會和身邊一律西裝革履包裝的人們區別開來。在極少的空閑時間,她的愛好是逛街、逛折扣店,找到那些琳琅滿目的五彩物件,看到中意的就掃貨,淘到物美價廉的打折貨就會興奮不已。她放了很多相框在辦公桌上,都是自己的美人照,而且經常更換。但是,她非常清楚這些東西在自己生活中的真實位置。如果說生活是一棵樹,那化妝品和服裝連一個樹枝都算不上,隻是枝丫上的一個角、一個點,不足掛齒。現在對董明珠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企業,如果自己離開企業就沒有了價值。歲月是冷酷的,時間的流逝在董明珠臉上添加了細細的皺紋。她當初是為了享受一份海 濱城市的寧靜而來到珠海,結果卻收獲了無休無止的加班和在外奔波。也許安寧的生活唾手可得,結果反而被我們所忽視,等到離我們遠去的時候,我們卻已經穿上紅舞鞋而奔波不止,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人總是要老的,早老和晚老並沒有不同。到知天命之年的董明珠逐漸變得不愛照鏡子,以前人家誇她“漂亮”,現在隻肯說“精神”,但她依然很快樂,不遺憾,不膽怯。她自己說:“誰的一生都會遇到困難,隻是問題性質不同而已。 別人說‘夾著尾巴做人’,我都沒有尾巴,夾什麼夾!”春風不解風情,她在歲月的河流中自信地美麗,自信地迎接下一幕的風景到來。經過那麼多年的拚搏,如今從董明珠的性格裏依然能讓人感覺到那挑燈看劍的淩風之氣,多年銷售場上的風雨不過是夜來風雨送梨花,成為她微笑的談資。在現實社會中,她隻是一個賢良的母親,一個運籌帷幄的總裁,一個能在強手虎視眈眈中拿下銷售大案的傑出女性。能達到此種境界隻是源於她內心裏從懂事起就沒放過的自信。零售大鱷黃光裕在中國家電業呼風喚雨、領袖多年,但有個女子他卻三年沒擺平。此女如此強硬,以致家電大豪們私下欽佩:“這個女人太狠了,走過的路不長草。”令人望而生畏的董明珠就這樣戴著“鐵娘子”的帽子,在空調業狠了17年。

17年間,她帶領的格力空調連續12年穩坐中國空調業老大位置。老大連當12年,更加深了董明珠的“鐵腕”性格符號。其實每個堅強的人,內心也有柔軟的角落,董明珠身為女人更不例外,隻是被江湖誤讀了很多年。因為在她霸道與堅守原則的背後,不僅僅是愛美的天性,還隱藏著女性天生具有的柔情。她愛美,喜歡聽別人稱讚自己美麗,認為柔情似水是自己真實的一麵。身為一個母親,她和任何一個普通母親一樣,談及孩子時會情不自禁落淚。人們眼中冷酷無情的鐵娘子在湖南將女性的溫情演繹得淋漓盡致。她捐助6萬元稿費救助湖南留守兒童的故事至今還在街巷流傳。張衛民是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人,2003年他和妻子雙雙下崗,每個月隻有300元的補貼。去年他來到廣東打工。不久,一個噩耗從老家傳來,6歲的女兒張冠群被確診患了白血玻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得知此事後,當即從自己新出版的自傳體報告文學《行棋無悔》一書中拿出6萬元稿費,並委托清遠紅十字會將捐款送到張衛民夫婦手中,使亟需化療的張冠群小朋友得到及時救治。據清遠紅十字會有關人士介紹,董明珠非常關注和支持白血病學生和兒童,至今已先後捐助30多萬元用於白血病患者治療費用。對於農村孩子的教育事業,董明珠同樣不遺餘力。

2006年8月,董明珠到貴州省較為偏僻的黔南洲都勻市平浪鎮小學,將自己的30萬元稿費捐出來,為了鄉村孩子們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受到良好的教育。因為拒絕哥哥幫經銷商拿貨,十幾年來哥哥和董明珠翻臉為仇。幾乎所有的媒體在采訪董明珠的時候,都會提到這件事。而且,幾乎所有的媒體對這件事情的評價,就是董明珠堅守原則,大公無私。董明珠不止一次在媒體麵前說過:如果我退休後哥哥能夠理解我,我還認他這個哥哥。每次看到這句話,我都仿佛感受到了董明珠的一種無奈和愧疚。我當然相信董明珠的大公無私,可是,她真的是到了大公無私到沒有感情的人嗎?顯然不是。董明珠一次次地在媒體麵前重複:隻要哥哥能夠理解她,她還會認這個哥哥。這是不是在向哥哥傳遞她一種愧疚的心情,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卻可以猜到,董明珠和她的哥哥原來的兄妹之情並不冷漠,要不然哥哥不會興衝衝地要到她家來要貨。一邊是親情,一邊是做人的原則,麵對兩難的選擇,董明珠雖然最後做出了“舍情取義”的舉動,可她真的能夠視親情而不顧嗎?恐怕不然。誰也不相信這麼個霸道、自以為是、在營銷上“吃人不吐骨頭”的董明珠,在格力廠,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董姐”。“她呀,表麵上凶-內心想幫你忙,嘴上卻不依不饒。”一位經銷商說。董明珠肯定不是聖人,也還沒到“六大皆空”的境界。我們隻能猜測,這個女人為了工作的需要,為了堅定的信仰,悄悄地把女性柔情的一麵隱藏到了心靈的某個角落,輕易不再顯露。也正是如此,董明珠不經意間流露出的一絲柔情,就會讓大家感到興奮和激動。隻是,由於工作的緣故,她過多地放大了自己霸道的一麵,而又過度地隱藏了柔情的一麵。這個輝煌的女人,得到了很多普通人得不到的東西,也失去了很多普通人能夠享受的東西。也許,作為董明珠的頂頭上司兼多年的合作夥伴,朱江洪的評價更具有信服力:“她是個好人,就是嘴巴不饒人。”“董姐刀子嘴,豆腐心。”同事們對董明珠的評價。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某種個性太突出,就會掩蓋其他的個性。我們不知道董明珠是否符合這個論斷,但我們知道,在董明珠霸道的背後,是她似水般的柔情,以及女性愛美的天性。董明珠最喜歡的是看書,從小就想過小說中人物的生活。“書裏的人是人,我們也是人,為什麼不能像書中一樣生活!”董明珠就是這麼單純,相信愛情、生命和自由,在生活中,她已經擁有這些。“我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想我們如果能像日本、韓國一樣,每個人都在崗位上忘我工作,認真去為一種民族的精神努力,國家就會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