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第11章(3 / 3)

於是朱江洪和董明珠內外分工,專業正好互補。董事長朱江洪運籌帷幄,善謀、善用人,總經理董明珠衝鋒陷陣,善斷、善開拓,兩個人的能量在格力的舞台上正式交融,都為格力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董明珠給朱江洪的評價是“淡泊名利、寬廣胸懷、大智若愚”,在董明珠眼裏朱江洪已經到了大智慧的境界。長期以來,人們討論中國著名的企業時,提到海爾必是張瑞敏,長虹必是倪潤峰,春蘭必提陶建辛,海信必提周建厚,可要是提到格力,卻沒有人知道朱江洪。反倒是董明珠,雖然職位低於朱江洪,名聲卻是朱江洪的好幾倍。董明珠能夠做到今天的成績,與朱江洪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董明珠做業務員的時候,朱江洪到一底線調查市場,發現董明珠把安徽市場做得有聲有色,而南京市場卻幾乎看不到自己的產品。正是朱江洪把董明珠從安徽調到了南京,讓她同時負責安徽和南京兩個市常如果沒有朱江洪的看好,董明珠這顆珍珠恐怕會被埋沒。作為一個女性,董明珠肯定也有脆弱的時候,但正是自己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以及朱江洪給予的支持讓她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董明珠常年在外走南闖北,為了工作多次累倒住進醫院,很多人都是通過董明珠了解了格力這家企業。格力專心做空調得益於朱江洪對事業的專注精神。在格力空調堅持高端路線,堅持渠道整合的背後,朱江洪和他的技術團隊成為了董明珠的堅強後盾。朱江洪甘於寂寞,一身臭汗,一手油汙,像老黃牛一樣沒日沒夜泡在車間,使格力電器技術水平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而且多次打破美日企業對核心技術的壟斷。

10多年,僅他個人就擁有著160多項專利技術。作為主管營銷的領導,董明珠也高度推崇技術研發的重要性。企業的生產和銷售同等重要,並且相輔相成,二者的關係隻有協調得合理、和諧,企業才能良性運作。董明珠長期負責銷售,感觸最深的是,如果沒有朱江洪主抓的產品質量做基礎,打開的市場也終會失去。銷售工作做得好,營銷策略和技巧不是成功的關鍵,最終原因仍然是產品質量。在董明珠看來,核心競爭力來自銷售、技術、管理和服務,而最為核心的又是優質的產品和先進的技術。她經常告誡公司的營銷人員,要求他們在外麵發現產品的質量問題要如實反映給生產技術部門,支持和配合後方的工作。營銷策略的確很重要,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確有大量的質量並不差的產品,由於銷售策略不當隻能存放在倉庫裏睡大覺。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一個事實是,過硬的產品是實現成功營銷的關鍵,經久暢銷的名牌產品一定是優質產品。產品是企業賴以立足市場的最根本的因素,格力之所以在國內市場上能夠持續處於強勢地位,領先同類競爭品牌,最基本的是產品的過硬。格力的營銷模式是富於競爭力的,格力運用的營銷策略的技巧是爐火純青的,而且格力電器的優良品質是與格力在營銷方麵的成功密切相關的。沒有較高質量的產品的支持,營銷無從談起;反過來說,沒有營銷的成功,科研生產也無從談起。這種相關性就像人類用於走路的兩條腿,不能說一條腿比另一條腿更重要。營銷模式隻是一個方麵,最重要的還是產品的質量。所以,企業要借鑒格力模式首先還是要學格力產品的穩定質量,從產品開始做起。朱江洪說:“我決不允許格力電器任何一個人拿消費者做試驗品,我對格力空調的品質要求是100%放心。盡管業界和市場評價格力產品質量好,返修率僅為千分之二不到。海外僅為萬分之二,幾乎為零,但我必須親自看一看才放心,不然,睡不著覺。”

1994年,朱江洪到意大利考察格力出口空調,經銷商說有用戶反映有些問題,開動後有噪音。他趕到用戶現場親自開機檢查,原來是出風口的泡沫膠隻壓貼了兩頭,中間虛貼,開動後嘩嘩作響。事雖小,但卻嚴重影響格力空調的品牌聲譽。朱江洪回國第一件事就頒布了總經理禁令12條,並以泡沫膠事件為突破口,嚴查細枝末節的產品質量。對於技術發展,“做精,做強,再做大”。引進國際頂尖的測試技術,建立國際實驗室,保證產品質量。朱江洪始終將消費者視為“上帝”細心嗬護,並一如既往。十幾年來,每到空調進入旺季之前,他都要到全國市場轉幾圈“微服私訪”,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到全國各地格力空調專賣店、銷售服務網點看看,看下邊是怎樣為消費者服務的;怎樣為消費者介紹格力產品的;有沒有不妥的地方;有沒有不規範的地方。格力電器的前身是“珠海空調廠”,在那個時候,朱江洪就是這個小廠的廠長了。

1992年格力電器公司組建,他們繼續擔任總經理職位,直至2001年他升為董事長,董明珠升為總經理。朱江洪擔任格力董事長後,直接管理的部門隻有一個投資證券部,其他領域分別授予格力總裁董明珠以及其他幾位副總裁和總裁助理。朱江洪認為,管理一定要放手,但放手不等於不管,不等於不監督。格力已經有了全麵的監督體係,因此才敢放手。 比如在整個供應鏈環節,外協外購質量管理部、成本管理辦公室、審計部、監察部等幾個監督部門分別屬於不同的副總、總助管理。格力電器的財權朱江洪都不管,甚至幾千萬的款項也不需要他簽字。朱江洪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掌舵,使得格力電器不偏離軌道。董明珠和朱江洪在事業上總能達成默契,在一些重要場合彼此都能無需會商就對外發表意見。對於格力要不要多元化、搞不搞收購這些戰略問題上也是一直有共識的。如果說差別,隻是彼此處理具體事情的方法不一樣,董明珠脾氣急,不大注重細節問題,經常公開指責別人,常讓人覺得沒有麵子。朱江洪沉穩寬容,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更照顧別人情緒,會在事後指出別人的錯誤,或是在沒有人的時候狠狠地批評。朱董二人的成就是眾人共睹的。對這兩個人,競爭對手們常說,朱江洪和董明珠要是吵架就好了,或者有一個生病就好了,或者有一個退休就好了。科龍電器前總裁王國端的總結是:“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氣,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運氣。”2005年8月,朱江洪書寫了一幅字:“獻身企業忘自我,棋行天下女豪傑”,作為送給董明珠的生日賀禮。朱江洪對董明珠的簡單評價是:第一,市場意識比較強;第二,管理意識比較強;第三,責任心比較強。有了這幾個優點,完全具備以後掌管格力的條件,作為格力的接班人實至名歸。董明珠自稱,從來沒想過自己出去創業,沒有必要,也沒有信心,權力本身不是她的追求,也沒想過一個人領導格力。這並不是她覺得做二把手很安全,想逃避責任,而是多年來的配合作戰,她習慣了與朱江洪的無懈合作。格力電器在朱江洪與董明珠的引領下,從一個默默無聞、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成了國內數一數二的大企業,並逐漸走向世界。格力的目標是追求世界第一,如果僅從產銷空調的總量來看,格力電器2005年銷售收入和利潤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率,完成了產銷量1000萬台的目標,拿下了空調銷量世界冠軍。

2005年7月,最新出版的美國《財富》雜誌,公布了其評選出2005年度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格力電器以銷售收入138.32億元、利潤4.2億元、市值127.6億元、總資產53.47億元的優異成績入選其中,排名第56位,這已是格力電器連續5年入選該榜。在朱董二人的英明決策下,格力用它專一做事的理念、對社會負責的態度以及獨特的大工業精神,改變並推動了空調行業的發展,其對中國企業的健康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沒有脊梁的人永遠也站不起來,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永遠沒有脊梁。”朱江洪說:“格力電器要做的絕不是複製品,而是‘格力創造’民族品牌,乃至世界品牌。”

附錄董明珠經典語錄

(一)

1.競爭是一種推動,編造謊言、詆毀別人,那不叫競爭。

2.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最後收獲得到的快樂是你成功了,你把產品賣掉了,如果我作為一個好的營銷員,這個產品賣不掉不能稱之為好的營銷人員。

3.覺得一個產品,一個企業能不能發展,最終的裁判是誰?是消費者。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手段,但是為什麼最後沒有不斷地擴大有的甚至於縮小,甚至於更嚴重的是退出這個舞台,其實格力沒有太多的訣竅,就是兩個字:誠信。

4.如果要做成事,就必須要做好有所犧牲的準備,而自己所做的犧牲僅僅是暫時失去一個局部,但卻得到了一個整體。

5.我從來就沒有失誤過,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

6.工作中沒有柔情可言,女性領導不是靠“親和力”來解決問題。

7.價格戰看起來是一個企業的市場行為,消費者暫時可以受益,但從長遠看,更多的是傷害消費者。

8.其實世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好人,確實也有個別的人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人。像這種不負責任的人,如果說你不對他嚴厲製裁的話,這本身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行為,所以我有時候講,和諧是鬥出來的。

(二)

1.我在格力創造的是一種奉獻精神,一種工業精神,要務實,不能有投機心理,所有行為都必須對未來負責任,這表現在每個員工的每個行為中。有了這種精神,我們會努力打造一個好的產品,企業內部的管理會更加嚴謹,這樣的團隊可以克服各種困難。

2.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沒有柔情,就像打仗一樣,在戰場上能用柔情來解決問題嗎?必須用嚴格的製度和紀律來完成。

3.管理是效益,如果要做一個百年企業,它要有一個完整的體係,這個體係不是牆上掛的製度,而是真正的人的文化,這個企業文化就必須要求我們把員工素質全麵提升。

4.沒有虧損的行業,隻有虧損的企業。

5.隻有敢抓自己錯誤的人才能成為偉大的人;隻有敢於揭自己傷疤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偉大的企業。

6.一個好的營銷隊伍必須是一個誠信的隊伍,你隻有講誠信,你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也隻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對你的信賴,才可能得到別人的支持。

7.三道:商道:既要適應市場,更要創造市場,掌握市場變化,才能取得更大話語權;棋道:經濟活動中的“博弈”,不是誰吃掉誰的問題,而是通過合作取得共同發展;業道:做百年企業,其實就是做人,一個與企業息息相依,生死與共的人。

8.堅決不打價格戰,堅決走專業化道路。

9.如果有人認為我們在營銷方麵有什麼秘訣的話,那麼最大的秘訣就是不玩花樣,廠商平等合作,把靠市場創造效益作為一致的目標,並以此作為基本的遊戲規則。

10.我們都在尋找共同的遊戲規則,期待“正和博弈”-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棋行天下,並非統一天下,而是和所有人一起走下去。

11.帶著欺騙的心態去做一個企業,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就被消費者所淘汰,被市場所淘汰。

12.不能單純地以營銷談營銷,為銷售而銷售。一個企業,一種品牌,他們的內在聯係到底是什麼,還有思維方式、經營理念、價值取向都是整體構成這個企業最終市場的依據。所以說,我們的營銷工作,有時會忽視一些眼前的利益,因為我們注重的是長遠利益。

13.市場就是消費者用人民幣投票。我堅信,要做好營銷工作,必須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心。

14.“價格戰”不是中國特色。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規模的擴大、製造工藝的提高,都會使生產成本不斷下降,銷售價格不斷降低,合理的價格競爭,才是造福於消費者,有利於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的手段。這就要依靠規模效益及成本挖潛。一味地拚市場份額,設置擠垮競爭對手,低價傾銷,對消費者對企業本身是不負責任的。

15.同質化完全是個謊言,第一用材不同;第二設計不同;第三經營理念不同。

16.質量是誠信的根本。我們要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化解價格問題。格力電器要在材料供應、生產、管理、技術和銷售、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上促成良性的誠信循環,這樣才能使市場和消費者對格力有信心,使“百年企業”的夢想不會落空。

17.不需要售後服務的產品才是真正的好產品。

18.消費者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們的大事。

19.世界上最難的就是認真。認真是做成一件事的基矗

20.越是單純的東西,越是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捍衛它,把一種單純的信念貫穿於生活之中,往往需要付出並不簡單的代價。

21.生活就是這樣,總會有烏雲遮眼的時候,但也總會有雲開霧散的一天。隻要你堅持按自己的理想走下去,就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22.不能堅持原則的人,一定是有私心的。我沒有一點私心,所以我能堅持原則。

23.今天的成績已成為過去,當你滿足的時候,就是失敗的開始。

24.在製造業中,如果商業精神占據了主導地位,就會更富於投機性、更短視和產生更多的不正當競爭。這種狀況會使企業的生存發展遠離“工業精神”,使得工業家們也像商人一樣行事,其結果必然是工業行為的短期化和商業化。

25.即使在和局裏,每個人也是可以創造出新局麵的,人的價值的實現並不在全局的改變,而在局部的創造。

26.在格力電器隻奉行兩個字“簡單”。目標“簡單”——好空調,格力造,“打造百年企業,創立國際品牌”;管理“簡單”——機構扁平化;宣傳“簡單”——不搞炒作,頻繁出現在消費者眼前;營銷“簡單”——廠商分工;服務“簡單”——質量好,八年不維修。

27.可以在台上拿一百萬,但絕對不允許在台下拿一分錢。

28.眼前不賺錢的,並不代表永遠沒有錢賺。沒有淡季的市場,隻有淡季的思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