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阿Q後傳(1 / 1)

阿Q成為世界級知名人士,未莊上下歡欣鼓舞。莊政府接連召開5天4夜會議,初步訂下"以旅遊為龍頭,帶動多種經營發展"的調子,一場"阿Q搭台,經濟唱戲"的熱鬧景象在未莊轟轟烈烈地展開。

除了莊長和幾大班子的領導之外,最忙的可能就算趙太爺了。他老人家連夜用百年老墨將阿Q的名字寫上趙氏族譜,並鼓勵吳媽以未亡人的身份口訴報告文學《我與阿Q椿米的日子》,茂才公整理之後,覺得還不夠刺激,沒有賣點,決定改為《Q翁情史》,以十萬火急的速度付梓出版。而錢太爺等幾家旺族,豈肯讓這塊肥肉被趙家獨吞,於是請來諸多文史專家考證,專家們翻遍周易八卦和唐詩宋詞,拈淨了下巴上的胡子,終於得出結論,阿Q應該姓錢而不應姓趙,阿Q不叫阿Z便是活生生的明證,Q者,qian的縮寫也。趙錢兩家為阿Q的姓氏大動幹戈,以至於最終對簿公堂。雙方各耗家財無數,但均沒有知難而退的意思。因為他們知道,以阿Q這個名字的無形價值,就是弄個家財散盡也值。

就在趙錢兩家的官司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另一場爭端又開始了。針對吳媽的《Q翁情史》,靜修庵的小尼姑撰文指出,吳媽的文章嚴重失實,阿Q一生隻接觸過一個女人,而且隻是大拇指和第二指簡短雋永地了那麼捏了一下。吳媽現在跑出來大言不慚恬不知恥地寫什麼《Q翁情史》,是何等的荒唐和滑稽。小尼姑已向《未莊日報》的記者表示,將寫一部30萬字的自傳體報告文學《難忘摸臉的那一瞬》,並不排除使用法律手段對付吳媽的侵權行為。與此同時,趙司晨的妹子,鄒七嫂的女兒和假洋鬼子的老婆也聯袂出版了《阿Q夢中的女人們》,以"兒童不宜"的筆調,向人們講訴了許多人們不知道或甚至根本沒有發生過的秘聞。

管土穀祠的老頭最有生意頭腦。他在第一時間將阿Q原本並不多的遺物擺在炕上,將土穀祠的牌子漆掉,寫上"世界名人阿Q紀念館",在門口拉上繩子,參觀者每人收門票1元,後見生意不錯,隨行就市,改為2元。莊政府認為,用這種雞零狗碎的經營方式經營阿Q這個世界名牌,委實有將魚翅當粉條的感覺,於是決定籌資300萬元,將土穀祠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10倍。此項目挪用的是教育基金,許多教師數月未領工資,但考慮到此舉關乎未莊未來的發展,未有異常動靜。

靜修庵阿Q偷蘿卜的地方被圈了起來,Q翁當年親嚐的青蘿卜,如今取名為"阿Q卜"而成為靜修庵的主要經濟來源,其售價不低於人參。阿Q當年喝酒的酒店,也匆忙掛出"老Q居"的招牌,黃酒依舊是那黃酒,茴香豆依舊是那茴香豆,隻是價錢已今非昔比。鎮上各店家見阿Q這個名字油水重,紛紛掛出Q字招牌,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正宗。搞得未莊無店不Q,無廠不Q。以至於最終有腦殼靈光者,搶先到專利局將Q字注冊。豈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夜之間,遍地又出現阿O、阿口等招牌,防不勝防。後來,連"媽媽的"這句怪話,也堂然注冊。這"媽媽的"原是未莊土話,但一經名人金口,則成為金字招牌。自此,媽媽的臭豆腐、媽媽的茶葉、媽媽的燒酒成為未莊的支柱產品,在強大的廣告攻勢之下,這些媽媽的產品以強勁的勢頭銷往全國,在全國刮起一片媽媽的熱潮。

後來,聽說假洋鬼子也要召開展覽會,展覽他那根沾過阿Q仙氣的黃漆文明棍。而王胡小D等人,因為沒有本錢,心中很多計劃隻有酒後想想,最終沒有實現。對於他們來說,發不發財其實不重要,他們感到很失落,因為他們最親密的戰友阿Q成了名人之後,他們卻依舊過著無名無利淒涼冷落的生活。要知道,在今天的未莊裏,與阿Q有關的東西,大概可能也許差不多僅有王胡身上的虱子和小D頭上新近長出的癩痢才是Q老最最嫡親的真傳。而老天爺也太他媽媽的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