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房子就是之前那人販子老太太的親戚家,那件事雖然親戚不知情,但這些年招待過人販子好幾次,其中有三次,人販
子都是在別的地方得手,跑來這邊藏幾天。
人販子被抓,他們一家都成了大家害怕、遠離的對象,人販子每次來都不空手,這一家還吃過人販子帶來的肉啊,那可都是販賣人口掙的黑心錢而且同事們一起住在家屬院,十幾歲的姑娘和幾歲的小孩有不少,想想都後怕,哪還能和他們一家正常相處
所以機械廠補給他們幾個月的工資,讓他們走人了。現在廠長叫人把房子打掃幹淨之後,就給了紀薇。
紀薇連忙帶著紀老太太搬家,她們早就在一點點準備新房子要用的東西,這會兒也不抓瞎,帶上東西跑了兩趟就全布置好了。
新被褥、新床單、帶穿衣鏡的立櫃、桌椅板凳、新衣服,還有之前買的鍋碗瓢盆、暖水壺之類的。紀薇又請人用熟石灰刷了牆麵,扯布讓紀老太太做了窗簾,搬家入住的時候已經窗明幾淨,和周圍其他房子比起來十分“高檔”。
紀老太太站在門口都不敢進去了,探頭往裏瞅了瞅,震驚地說“咋、咋是這樣的呢這要不我還是回去吧,家裏房子空著都白瞎了,我回去還能掙工分掙糧食,這房子留著給你和宋寒當婚房”
紀薇挽住她直接把她拉進門,“娘這可是咱倆的家,說好了咱倆一起過,你可不能拋下我啊。我還想天天下班吃你做的飯呢,再說屋裏要是沒人燒炕,我回來多冷啊,你舍得讓我一個人受罪啊”
紀老太太心想住這麼好的房子咋能跟受罪扯上關係但一想老閨女長這麼大都沒離開過她身邊,一個人住在這確實孤零零的,就有些忐忑地點了頭,“那、那我住著試試。”
她雖然穿的是新衣服,但坐下的時候還是小心翼翼的,怕把哪弄髒了、把哪碰壞了,這屋裏的東西基本都是新的呢,想想花出去的錢,她覺得心髒都疼了。
紀薇又招呼大哥一家,還有宋大娘、羅浩清和幾個同事,廖城幫他們趕牛車拉東西,也來了,楊華宇和幾個知青則是感謝紀薇借他們課本學習,主動幫忙跟過來搬東西的。
屋裏一下子擠滿了人,但正好紅紅火火的,非常熱鬧。
紀薇買了瓜子、糖果,還借了個收音機。大夥兒一邊嗑瓜子聊天,一邊聽收音機討論外邊的事,還有進廚房幫著做飯的,笑聲傳出去老遠,紀薇又成了全廠羨慕的人。
她不光有本事,還有娘和婆婆愛護,有大哥一家撐腰,有這麼多看著就不錯的朋友,現在連房子都比他們弄得好,真是什麼好事都讓她得了,像是受到上天的偏愛一樣。
紀老三知道他們搬完家了,立馬帶著媳婦孩子跑來道謝,提了一包糕點。
附近的鄰居都探頭探腦瞅著呢,想看看紀薇和紀老三這兄妹是不是要和好了。結果紀薇根本沒讓他們進門,在門外就不客氣地說“真想幫忙,不知道去大隊裏幫著搬東西事兒都忙完了跑來吃肉來啦拎一包供銷社剩的邊角糕點唬弄誰呢
你們啥也不用說,我這人就這樣,說不認就不認,娘也隻聽我的。誰看不上我這性格就別跟我來往,反正
你們這門親,我不認。”
紀老三黑了臉,“紀薇你別以為有點本事就能上天了,眼睛長頭頂上連自己親哥都看不上,你”
“可別胡說啊,我親哥在屋裏呢,我大哥大嫂跟倆侄子都跟我好著呢,以後倆侄子上學,學費我全包了。我就這樣,誰對我好,我加倍對他好,誰對我不好,嗬,我記仇。”紀薇臉上笑著,說的話卻不留餘地。
紀老三他們氣得不行,還想說什麼的時候,紀老大出來揍了他兩拳,他就灰溜溜地跑了,還聽到不少鄰居的嘲笑聲。
有紀老大一家做對比,別人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要說應該團結友愛吧,紀薇也就是不認這門親了,有沒有打擊報複,更沒毛病啊。
這件事還提醒了大家夥兒,以後得罪誰也不能得罪紀薇,沒看那王師傅嗎,從前是廠裏最能端架子的,現在都稱病在家不來了。
熱熱鬧鬧地吃過暖鍋飯,紀薇終於睡上了舒服的一覺。以前在村裏,她屋裏的炕特別小,隻有60厘米寬,翻個身都怕掉地上,新房子裏的炕因為是好幾個人住的,足有一米八寬、三米長。
那麼長本來是因為炕上還要放個櫃子,紀薇用的是放地上的立櫃,炕上就更寬敞了,胳膊平伸著睡都沒問題,舒服得不得了
紀老太太也終於過上享福的日子,全村都在討論這件事,都說當初分家老太太跟著紀薇真是跟對了,紀薇是真帶老太太去過好日子啊紀老太太已經成了全村最羨慕的人了
幾天後,京市和省城來的專家確認了紀薇的研發成果之後,大家夥兒對紀薇就隻剩下了崇拜。畢竟差距不大才能嫉妒,天差地別就隻剩下仰望了,生不出半點別的心思,全鎮提到她都要感慨兩句“這是天才”
幾位專家都邀請紀薇去他們的城市工作,紀薇都拒絕了,不過和他們打聽了不少現今機械方麵的情況,留了聯係方式互通消息。飯要一口一口吃,老太太搬來家屬院都有些忐忑小心,直接去更好的環境會更不適應。
她得等老太太完全適應現在的環境,再提升生活水平。再說她這是戀愛遊戲,正等宋寒回來結婚呢,不能本末倒置。宋寒還要升職,不知道會不會調軍區,她的工作地點肯定要在宋寒當兵的地方才方便啊。
宋寒這些天忙著轉業的事,沒來消息,宋大娘眼看紀薇越來越厲害,急得火急火燎的,跑去給宋寒發了個電報娘病,速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