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處於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氏族製社會末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遊牧民族輕視商業,以牲畜產品為主】
【而生活在沙漠邊緣、與波斯或者羅馬接壤的定居民以農業和商業為主】
【所以,阿拉伯一直很重視商業,尤其是海上貿易】
【穆罕默德曾說:“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實奴仆”】
【《古·蘭·經》也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必備的義務和道德。隨著帝國的形成,商業貴族也成為上層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
唐朝時期,商人們羨慕的看向天幕。
大唐雖然也有和胡商交流,但是門閥世家瞧不起商人,商人之子不能參加科舉,完全堵死了上升的途徑。
李世民有些心動了。
貞觀初年,人口稀少,經濟還在緩慢恢複中。
如果經商可以讓國庫充盈,可難道不會影響農耕,動搖國本嗎?
看著滿朝文武,李世民有些遺憾:“可惜了,沒有管仲,也沒有桑弘羊……”
大唐的人才,還是少了些啊!
【阿拉伯人大力發展航海業、造船業和帆船駕駛技術,航海造船技術在當時位於世界先進水平,後來還反過來影響和促進了唐宋朝時期的海船發展】
【阿拉伯人信仰知識,商人會有意識的記錄途中的地理風俗習慣等,海員在海上會研究和詳細記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風,留下來大量的旅行筆記和地理書籍,是珍貴的海洋地理資料】
“他們的商人識字,能寫書,恐怕也是貴族之後。”大唐的酒樓裏,靠著窗坐著兩位穿著華貴的商人,從服飾上看,便知道不是小商小販,小有資產。
小有資產又如何,沒有地位,另一位圓胖的商人冷笑一聲,給自己斟酒一杯一飲而盡:“哼,大唐不允許商人參加科舉又如何,我們自己寫書,同樣可以青史留名!”
大胡子商人歎氣:“前麵那麼多寫書留名的,可沒有商販。”
圓胖商人不服氣:“呂不韋不就是?”
“那怎麼一樣……”
【古代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寫有《伊本·白圖泰遊記》,記錄了在華夏的所見所聞,還特意介紹了海事方麵的法律條例】
【阿拉伯商人蘇萊曼、艾布·載德·哈桑·西拉菲等寫有《中國印度見聞錄》,在書中對中國和印度進行了對比,並且盛讚中國】
“商人!是商人寫的書!”圓胖商人頓時激動了。
“我聽到了,還是兩個人一起寫得。”大胡子也被激勵到了,拉住圓胖商人的手,他倆是同族,也是一起做生意的老搭檔, “我們也可以!”
“這書不但可以傳給我們的後世子孫,還有機會傳到千年以後!”
情緒激動之下,沒控製住聲量,酒樓裏大少人聽到二人的話語。
盡管有世家公子嘲笑他們癡心妄想,但是商人就沒有臉皮薄的,就當沒聽到。
聽到商人也可以寫書傳到後世,還傳到國外,這一刻,不少商人心動了。
為了方便經商,商人哪怕不能參加科舉,多少還是識字、會記賬的,雖然文采可能沒有世家公子那麼好,但是天幕也說了,主要是記錄所見所聞,介紹他國的地理風情,這個有內容就行了。
實在不行,請人潤色嘛,寒門子弟還幫人寫信掙點米糧錢呢。
【阿拉伯著名地理學家伊本·胡爾達茲比赫著有《道裏邦國誌》,在裏麵稱呼華夏為“漢府”,記錄了華夏的港口、飲食、城市和特產等】
【阿拉伯著名學者伊德裏斯在其地理書《雲遊者的娛樂》裏記錄了華夏的地理,記述“中國麵積廣,人口多,多良港……”】
【學者麥斯歐迪在其代表作《黃金草原》裏寫了一個有關中國國王的動人故事】
【文學家賈希茲在著作《突厥人的功勞》讚美華夏人的工藝,在《賈希茲文集》裏詳細描寫了中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比如穿絲綢衣服,不戴頭巾,主食是大米,喝得飲料也是稻米發酵而成的,沒有葡萄酒,用米釀醋造酒等等】
天幕下,不同朝代的商人開始奮筆疾書,不識字的讓小廝記錄。
寫兵書詩書他們不行,這種記錄民俗風情記錄民間故事的,他們走的地方多了,還是可以努努力的嘛!
誰還沒有個青史留名的野心呢!
【大家都熟悉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裏多次提到中國生產的物品】
【這一切都說明了阿拉伯與華夏的密切往來,也說明了華夏文化對阿拉伯的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