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西方的交流中,不僅有和平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樣有著軍事碰撞】
荊咕的語氣一變,背景音樂也變了。
從之前繁榮盛世的鏗鏘華麗,變得哀哀戚戚。
天幕下盡管還沒看到內容,已經預感到不妙了。
【公元751年,大唐與阿拉伯發生怛羅斯之戰,大唐戰敗】
【雖然官方上表示,怛羅斯之戰後,阿拉伯沒有乘勝追擊,對大唐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大唐的影響力在周邊國家一落千丈】
【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西域諸國倒向了阿拉伯】
【而這場原本不需要發生的戰爭,隻是因為將領高仙芝的蠻橫無理】
【在戰爭的過程中,突厥還發生了叛變,這也是導致大唐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唐對藩鎮、對西域的掌控力,從這時已經開始失控】
李隆基有點慌了。
怎麼回事,剛剛不是還誇他開元盛世嗎,怎麼突然就來掌控力失控了?
而且聽起來,還隻是個前奏?
【公元755年,即怛羅斯之戰大唐戰敗後的第四年,安史之亂開始】
【安史之亂也標誌著,大唐由盛轉衰,從此走向末路】
李世民:“都是那李隆基!他怎麼回事!”
如果說昏庸皇帝,那怎麼打造的開元盛世?
如果說開明皇帝,那又怎麼會有安史之亂!
【原本可以快速解決的安史之亂,因為皇室父子奪權,以及皇帝的昏庸拖後腿,足足持續了八年】
【八年內亂,不但導致人口銳減,還導致戰後藩鎮割據,徹底無法挽回的局麵。此後的大唐,不過是苟延殘喘】
“陛下,我們的士兵是臨時征兵,沒有訓練過配合不當,隻能防守不能出兵!”
高仙芝、封常清在關中受命平叛,但大軍都在邊關,朝廷剛開始沒有軍隊,隻能在關中和洛陽就地招兵,這樣根本沒有訓練的臨時兵素質差的根本不能上戰場。
但是李隆基不聽,還有小人不斷地進讒言。
“陛下,高仙芝和封常清必定是有異心!”
李隆基親小人親到導致了安史之亂,怎麼會突然就清醒。
所以他繼續相信,對大將下了無情的擊殺令:“殺!”
高仙芝和封常清,兩位大將人頭落地。
……
天幕放出的畫麵,皇帝明顯拖後腿。
可悲的是,這並不是第一例,如同每一個王朝末世,朝廷從不缺名臣名將拚命救國,更不缺昏庸無能還盡拖後腿的皇帝。
……
老將哥舒翰臨危受命,鎮守潼關。
原本守城有餘,李隆基卻非要讓他出城迎敵,哥舒翰苦苦相勸:“陛下,士兵疏於訓練,以城池為依,防守為主!”
李隆基恐慌中,還夾雜著被背叛的憤怒,失去理智命令:“出城迎戰,必須出!”
副將不忍中,又擔心主將的生命,隻能偷偷勸道:“將軍,您想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後路嗎?”
哥舒翰隻能悲憤命令:“出城!”
因平時疏於訓練,加上不少士兵是臨時征兵,用絲綢財物征來的士兵良莠不齊,摻雜不少無賴地痞,根本算不上訓練有素的軍隊。
在城內防守還有依靠能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一旦出城,麵對著準備多年兵強馬壯的叛軍,沒幾個回合,20萬唐軍大敗。
戰敗的20萬唐軍士卒爭相逃亡,以至於踩踏而死,屍體、傷者堆積在一起,堵塞道路,導致所有人都逃不出去。
最後,主將哥舒翰被生擒,被叛軍處斬,李隆基不顧一切,再次逃亡……
【據“中國古代人口記錄”顯示,大唐天寶14年,安史之亂發生的前一年,唐朝的人口創紀錄的達到了5300多萬】
【安史之亂戰後全國僅存1700萬餘人,也就是說,安史之亂戰爭中人口死亡數量超過3600萬,人口銳減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