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毀人名聲,後悔地一路奔回陽穀,並將其所寫的造謠文書一一撕毀。
但是已經遲了,謠言一旦傳出,便難以收回,武潘二人的謠言就如此傳開。
【什麼叫“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這就是。】
【因為黃堂的恩將仇報,潘金蓮成為了民間有名的□□,武大郎成了被戴綠帽子的侏儒。文人施耐庵聽到了民間傳說,將之寫進了《水滸傳》一書,後來“蘭陵笑笑生”在此基礎上擴大寫成《金瓶梅》,“金”就是潘金蓮,將她寫得更加可惡。】
【現代,1992年,考古學家發掘出了武植的棺槨,發現武植至少一米八,根本不是侏儒。】
《水滸傳》說:“武大郎,清河縣人氏。”
曆史上中,武植,字田嶺,明朝永樂年間清河縣武家那村人,而武植的妻子潘氏金蓮,是清河縣黃金莊村人,與武家那相距不到兩公裏。
根據黃金莊《潘氏家譜》記載,宋末就有潘氏居住,因為過去常年鬧水災,這裏地勢較高,從未受患,並且土壤肥沃,集市繁榮,堪稱“寶地”,故名黃金莊。而潘金蓮原本是十分有才名的賢媛。
武植為官清廉,死後被當地人立了生祠,成立了“武植祠”,現如今一直香火鼎盛。
在武植祠裏,最醒目的就是武植的碑文,寫著這段痛苦的往事:“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係殷武丁裔胄……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這一段,寫明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出身,以及武大郎的政績,讓鄉民立“萬民傘”立生祠,可見得人心。
“然悠悠歲月,曆曆滄桑
() ,名節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數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
這一段,寫得便是名節被毀,含恨之事。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可見,武植在生前,已經被謠言困擾,並且知道是誰造的謠。
一個男人都被困擾,那潘金蓮得有多麼痛苦!
.
“這黃堂實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施耐庵怒罵,覺得黃堂的造謠也連累了自己。
武植祠還特意配上武大郎和潘金蓮的真實畫像,並且有對聯掛在兩側,可見對施耐庵的憤怒。
分明是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兒,一地清官,和端莊賢淑的佳人,偏偏因為誤會和造謠,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施耐庵突然有些心虛:他搜集民間素材寫作時,並沒有去認真考據,考慮到自己的書都成了“四大名著”,豈不是把這二人的汙名傳遍了全世界?
【曆史上,潘金蓮不但不認識西門慶,而且與西門慶的原型人物壓根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
【“西門慶”的原型可能是著名的奸臣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嚴世蕃的小名叫“慶兒”,他的號是“東樓先生”。有人說,蘭陵笑笑生是用“西門”暗喻“東樓”,嚴世蕃的貪婪、殘酷、奢侈,也與西門慶極度相似。】
嚴嵩拍桌怒起:“這個蘭陵笑笑生到底是誰!還有施耐庵是誰!怎麼如此汙蔑我兒!”
嚴世蕃想著自己的政敵,眼裏閃過一道道陰狠的暗光。
【除了嚴世藩,還有一種說法說影射的是正德皇帝,因為正德皇帝的帝號叫“大慶法王”,正德皇帝建立豹房,並給豹房取名為“西華門”,豹房有一個“豹”字,而西門的屬相是“虎”,虎豹相對應。而且正德皇帝與西門慶一樣都好佛,但不是正經信佛,是研究歡喜佛,也就是房中術。】
嚴世蕃笑了,安慰父親:“父親不用著急,陛下被牽涉進去,此事不會就這麼善了。”
【據《明史》記載,正德皇帝為了向僧侶討教房中術,專門在西華門豹房設置護國佛寺,曰寶慶寺——西門外寶慶寺,不就是“西門慶”?小說中,西門慶將胡僧引至家中,求取房中之藥,以身試用,最終年僅30“英年早逝”;而曆史上的正德皇帝也於33歲死於放縱,且都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正德皇帝朱厚照:!!!
比起豹房被調侃,朱厚照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結局。
“我33歲就死了!”年輕的朱厚照玩不下去了,想到現在他也的確沒有子女,有些慌了。
他死的這麼早還沒留下後代,那是誰繼承的皇位?
不會是藩王吧!
大臣們也急,聽著小說雜言還聽到了皇帝的死因,如此不光彩還後患無窮的死,這難不成又變成下一個宋朝!
大臣們眼神互相一對,下定決心:得約束約束小皇帝,太醫時時刻刻關注,最重要的是,先得留下子嗣!
【但是大家知道,《明史》真實度一直飽
() 受質疑,清朝皇帝幾次大修史書,不僅修改曆史還修改經典典籍,是聖人見了都得提棍子打人那種程度。】
弘曆眼神微閃。
不對,他不是修改了嗎,既然已經修改了,後世人如何知道的?
是誰還私藏書籍了?!
【“西門慶”的原型到底是誰,目前沒有定論。但是無論是嚴嵩的兒子還是正德皇帝,都是明朝中後期。】
【潘金蓮與西門慶,一個生活在元末明初,一個生活在明朝中後期,隔了幾百年,就這樣被小說家勾結在一起,被罵了幾千年。】
“這群文人的嘴實在是不修口德,”喜愛文學的鄧太後也為這種情況憤怒,“也不修筆德。”
原本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事,因為文人一支筆,讓無辜的好人背負了幾千年的罵名。
“此事需要嚴加管束。”大漢的文臣也不喜歡這種風氣,秦漢之初還有妖言令,禁止民間議論帝王之事,原本還認為秦王嚴苛,現在發現,果然還是有必要的。
“現在造紙術和印刷術已經普及了,這種事遲早會發生。”蔡倫聯想著最近越來越先進的造紙術,向鄧太後提議,“朝廷不如設置出版部門,將民間需要刊刻的書籍審核之後再出版。”
鄧太後若有所思,並沒有立刻答應:“後世看起來文字頗為自由,應該也有類似的事,我們先聽聽天幕怎麼說。”
【而且明朝這樣的事情不是孤例,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環境多惡劣。】
【傳奇小說《鍾情麗集》,明清人都認為是邱浚的作品。它大概成書於景泰初年,敘述辜輅和黎瑜娘的戀愛故事,內容浮猥蝶褻,文字淺近鄙俚,實在是一篇惡劄。】
【據褚人獲《堅瓠集》記載,邱浚少時,他的父親曾為他求婚於士官黎氏。黎氏拒婚,並且嘲諷邱浚不配做他的乘龍快婿,邱浚遂憤而撰這篇傳奇,寫黎氏失身於辜輅。然而“辜輅”根本不是人,是廣東人呼狗的聲音!】
後世的有些男作者,求愛失敗就給女性造黃謠,編造什麼“被強br奸”“被嫁給侏儒”等等劇情,在明朝的小說裏已經有了。
或許是男性的劣根性,也或許是受到影響,但每次咕咕看到,隻覺得活該被拒絕,這種人品若是沒拒絕,在一起後患無窮!
【如果褚人獲所說屬實,則邱浚的寫作態度實在非常輕薄。那麼黎氏實在是眼光毒辣,看出邱浚人品不行。】
黎氏氣得在家中大罵:“是老夫拒絕你父親的提親,你若是對老夫不滿就衝著老夫來,憑什麼要如此折辱我的女兒!”
黎氏看著女兒委屈到哭,想想日後對女兒名聲的影響,對邱浚父子都恨了起來。
黎夫人心疼地抱著女兒:“天幕說得沒錯,這門婚事拒絕的好,若是我兒嫁過去不知道還得怎麼被虐待。”
黎氏還有些不甘心:“我要請陛下為我作主,不能讓我兒平白無故被如此汙辱!”
說著,他毫不耽擱,立刻取出紙筆去寫折子。
【隨意給女性造黃謠,這就是明朝文人的態度,所謂的“存天理,滅人欲”,僅僅針對女性。】
【當朝統治者在用童女修仙煉丹,嗑□□選秀縱欲,達官貴人在上行下效玩小腳女人、玩小手男人,有錢的文人在青樓裏各種狎妓然後染各種性.病,沒錢的文人就在文字裏發揮想象力各種猥褻。】
【這就是大明的男人,句句不離“理”,處處都是“欲”。】
明朝的文人齊齊急紅了眼:“我們不是隻有這種人!”
“我們也有正經人!”
“這群小說家真是敗壞名聲!連累我們正經文人!”
當小說家寫別的女性的黃謠時,他們看得熱鬧,哪怕知道是造謠,也覺得女性應該受著,不是她們自己不檢點,怎麼會有這樣的謠言?
但是當自己一起被汙蔑,終於感受到那種有口難言的委屈時,才開始慌了神,極力辯解著,徒勞的憤怒著,如同被造謠的女性。
【繼之而起的有《懷春雅集》《天緣奇遇》《劉生覓蓮記》《花神三妙傳》《蘭會龍池錄》《雙卿筆記》等幾篇傳奇小說,內容都和《鍾情麗集》不相上下,字裏行間充滿了淫辭褻語,遠遠不能望《剪燈新話》和《剪燈餘話》的項背。】
【皇帝禁毀了《剪燈新話》,卻沒想到,後麵的質量是地裏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
朱元璋覺得簡直沒眼看。
聽完前麵唐宋的文人,再看看大明的文人寫得作品,這都是些啥!
還不如元朝的文人,不會寫就別寫,你學前人編戲曲也行!
【除此之外,明朝的抄襲情況也很嚴重。】
【比如周複俊的《涇林雜記》書已亡佚,僅《古今書集成》中《閨媛典》內輯有數篇,都是抄襲節錄李禎《剪燈餘話》中的作品成文,隻有記唐寅故事的一篇當是出於他的手筆。他是明末《涇林續記》作者周玄的祖父。】
李禎:“……”
不但書籍質量一茬不如一茬,文人的質量也是一茬不如一茬。
都不會自己動腦子寫嗎,竟然抄他的《剪燈餘話》!這種書都有人抄襲!
【在嘉靖年間,民間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由於商業資本的發展,新興市民階級的抬頭,連帶影響到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措施,取消了若幹嚴刑峻法,文網也因之較寬,給書籍的出版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此時稿件供不應求,使得文壇上抄襲和作偽的風氣因此加劇。】
【其實前朝未必沒有抄襲和作偽,也未必沒有故意汙辱人名聲,但是作為能被記錄下來的明朝,還不是孤例,足以說明範例之廣。】
【在現代,施耐庵的後人專程來到武植祠堂,為祖先的冒犯請罪,並且寫下兩幅對聯。】
施耐庵後人施勝辰,親自去武植祠堂謝罪。
施勝辰是一名畫家,親自根據考古資料和族譜的文獻資料,畫了武大郎和潘金蓮的真實畫像掛在武植祠,並且為之作詩文。
在武大郎的畫像旁寫道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賬施姓還!”
在潘金蓮的畫像旁寫道:“餘曾敬繪武潘正傳十六幅,端懸於武氏祠壁為其平反冤假錯案,一白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滸傳中潑汙之過,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餘今重塑武潘正容,還其本來麵目。願乞武潘在天之靈寬恕。施氏焚香再拜。”
【還是希望古人寫作的時候,多注意德行,不然自己的後世子孫還得為自己的罪過去道歉賠罪。】
施耐庵看著天幕上的畫像與詩文,突然沉默了。
那是自己後世子孫在為自己造成的惡劣影響賠罪。
而同樣被罵的邱浚原本還想擼袖子去找多事的褚人獲算賬,現在也沉默了。
會不會他的後人最終也得為自己的輕浮之語,去給黎氏的後人賠罪?
大家都說“禍不及子孫”,都想著把一切好的留給子孫,各種寶貝藏起來,留作傳家寶。
但是他們留下的就是這?
子孫為祖先的錯賠罪道歉時,會不會怨恨祖先?
【明朝,是與西方文藝複興同時進行的時代,這一時代,明朝有了複古思想,講究“複仁”“複禮”。】
【而且東方的《牡丹亭》與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同一時代創作,兩位作者不是同年生,卻是同年死。】
【現在,讓我們看看大明的文學成績,與西方的文藝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