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葉家,武林第一世家。
深夜,月色輕柔地撫摸大地,將猙獰的後山披上了一層朦朧的輕紗。夜色,是如此美好,如此迷人,又是如此善解人意,萬籟俱靜,正是練武的好時刻。
葉滄浪踏著輕盈的腳步,輕輕呼吸,心神凝一,不緩不急地沿著葉家後院的羊腸小道往後山走去。
他已記不清自己是多少次在深夜走上後山,隻知道自己除了生病或者有要事的情況下才不會去後山。
他去後山隻有一個目的,練武。
葉家子弟,人人習武,人人都有優厚的練武條件,名師教導,寬闊氣派的練武場,名貴的草藥淬體,唯獨他沒有。
隻因他是庶子,更要命的是,在他七歲那年,他最崇敬的族叔,葉家長老,也是葉家子弟練武總教習葉雲豹,臉色凝重地宣布,他練武的根骨極差,再繼續練武的話,無論練多少年也沒有大的進展,長大後會被人恥笑,會有損天下第一武林世家的名聲,與其如此,還不如不練。從此他就被剝奪了練武的資格。
他永遠忘不了葉雲豹說這話時的嚴肅神色,族叔麵容英俊,兩道墨染般的長眉像兩片大雁翎羽斜飛兩鬢,可當時,更象兩柄鋒利的匕首插進了他那幼小的胸膛。當然,他不恨族叔,隻恨命。
他永遠忘不了那一刻,他眼中含淚,心中滴血!
這是屈辱,他要洗刷,如果是命運,他要抗命!
從那一刻起,世間一個孤獨卑微的少兒就立下了一個滔天的誌向:
此生一定要練武,一定要成為武林高手,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定要族叔重新看待自己。
一個七歲的孩童,根本不知世事的艱難,隻有一股成人沒有的銳氣和孩童特有的稚氣,他不相信命運,他要逆天改命。對武林耆宿決定的事情,武林人士公認的練武需要根骨,他都敢於在內心否定。
不過練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容易,特別是在他已經被禁止練武的情況下,他隻能偷偷地練習。
練武場不能去了,他特地選擇了後山這一塊偏僻的地方練習,七年來,風雨無阻。
家族中的藏經閣不能去,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拳術,好在有好幾種極為淺顯的拳法,身法,口訣,心法都極為簡單,隻要有心向別人請教,別人總會象施舍乞丐那樣告知。當然,葉家其他子弟是不屑練這樣的拳術的。
大力牛魔拳就是其中之一,俗名牛皮拳,牛皮人人會吹,牛皮拳人人會練。
七年來,他隻練這一拳法,除此,他也沒有什麼選擇了。牛皮拳算是流行淺顯拳術中最好的了,其最精深的一招“韋編三絕”,一拳發出,能有三股不同的力道,分三個方向襲擊敵人,也算有點拳術的門道了,不象其他拳術,直來直去,還是有一定深奧的拳理在內。
另外,他還練一種輕身功法,流馬踏燕拳,也算是流行簡單輕身功法中較好的,畢竟家葉作為武林第一大家,這點底蘊還是有的。要是在其他小門派,這種拳術說不定會當做絕密呢。
此刻他輕快上山,正使用了流馬踏燕拳。流馬踏燕之意,乃飛奔的馬揚起的蹄足能踩住空中飛翔的燕雀,可見其練到深處,速度是很快的。
流馬踏燕拳要求氣貫全身十二正經,入中脈、歸黃庭,蓄養清虛之氣。使這種清虛之氣穿經過穴位,周身運轉,通過四肢、肩跨、全身特別是四肢骨節的鬆緊、伸縮、扣、按、開合、支撐,使全身內氣運轉,身體鼓脹尤如皮球,觸地如簧,腳尖點地,即可騰空而起。在空中,四肢的擺動極為重要,這也是模擬馬的四足而來,所以說到底不是上乘的輕功,上乘的輕功,純粹以氣馭身,四肢所起的作用很小。
後山不高,一會就到了山巔。山巔險峻異常,古木連空,大石林立,錯若置棋。
他練武的地方非常幽僻,從一簇茂盛的菊花叢中插進去,兩旁是巨大的花崗石,對麵是暗碧的潭水。岩石表裏洞徹,圓而砥平,其外盡生翠竹,圓大如盎,高百餘尺,葉曳白雲,森羅映天,清風徐吹,絲竹之聲,泠泠盈耳.景色倒是清幽絕俗,遺憾的是潭水有點汙濁,想來是菊花花瓣飄落潭水中,潭水不深,花瓣腐爛,日積月累,竟將水汙染了。
他來到空闊處站定,抬頭望了望空中的明月,深深吸了一口氣,心無旁騖,開始練習牛皮拳。
牛皮拳一共三十六式,起手式“木牛流馬”,乃是防守,純粹挨打的招式,第一式“鐵牛耕地”,略帶一點防守,俯衝進攻,依次向後越來越難,第三十四式“布衣韋帶”全力防守,乃金鍾罩鐵布衫功夫,第三十五式“庖丁解牛”已是這門拳法的精微所在,第三十六式“韋編三絕”更是厲害,要求一拳打出,分出三股力量打中目標。
此刻他沉腰坐馬,含胸挺背,雙拳連發,“砰砰”兩聲,將對麵的一竿粗大的竹子砸斷,竹幹砸到地上,濺起無數的灰塵石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