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重視合理的友誼(2 / 3)

對現代人而言,隨時隨地都會遇到這樣的“敵人”,如政敵、商敵、情敵、棋敵、考敵等。其實,既然同樣是人,為什麼要為自己設下那麼多的敵人?為什麼要那麼懷恨別人?這種朝朝暮暮與人為敵的人,終有一天會變成冷酷無情的人。

在人際交往中,什麼人都得有所接觸,是對手又怎麼了!對手也一樣能和你坦誠相處,真心交流。隻要你能放下那種狹隘的看法,用一種欣賞的目光去看清他,你就會發現,對方其實並非想象中的那樣,他有許多東西值得你去學習和借鑒。

為了避免產生這種現象,我們應該盡量欣賞對方的成就,體諒對方,而不是播下仇恨的種子。

多年前的一場NBA決賽中,NBA中的一位新秀皮蓬獨得33分,超過喬丹3分,成為公牛隊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比賽結束後,喬丹與皮蓬緊緊擁抱著,兩人淚光閃閃。這裏有一個喬丹和皮蓬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當年喬丹在公牛隊時,皮蓬是公牛隊最有希望超越喬丹的新秀。他時常流露出一種對喬丹不屑一顧的神情,還經常說喬丹某方麵不如自己,自己一定會把喬丹推倒一類的話。但喬丹沒有把皮蓬當做潛在的對手而排擠他,反而對皮蓬處處加以鼓勵。有一次喬丹對皮蓬說:“我倆的三分球誰投得好?”

皮蓬有點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問什麼,當然是你。”因為那時喬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

但喬丹微笑著糾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動作規範、自然,很有天賦,以後一定會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還有很多弱點。”並且還對他說:“我扣籃多用右手,習慣地用左手幫一下,而你,左右都行。”這一細節連皮蓬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為喬丹的無私所感動。

從那以後,皮蓬和喬丹成了最好的朋友,皮蓬也成了公牛隊17場比賽得分首次超過喬丹的球員。

而喬丹這種無私的品質則為公牛隊注入了難以擊破的凝聚力,從而使公牛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

喬丹與皮蓬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對自己的對手、敵人、對立麵,與其怨恨報複、對抗、無味的攪局,倒不如謹慎地、不卑不亢地先求助於對方,以此博取對方的好感而消弭以往的情緒和芥蒂更為有利。

用仇恨的眼光看待對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把自己搞得疲憊。與其如此,還不如用一顆友善的心去欣賞對手。欣賞對手,你就會得到意外的收獲,不但使對手變成朋友,而且還能取得對手的信任和幫助。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閑言碎語是一柄無比鋒利的劍,但這劍多用於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之用,這方麵任何文字都比不上它厲害,但假如你認清它的真相,無疑它是最無力的一種語言。

麵對閑言碎語除了要能夠決斷,有所擔當,還要求你能獨立,保持內心的自由。如果你無法獨立,任何忠告都是徒然,你隻能卑躬曲膝地服從大眾的意願。

若想正確判斷閑言閑語,還在於你要能夠忠於自己。如果你追尋自己的信仰,如果你按照自己所知的真理去努力,就沒有人能夠為難你,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所謂的忠實以及幸福。

如果你想免於流言的困擾,還必須對這些撥弄是非的人加以裁判,他們關心的全是一些次要瑣事,他們關心新娘的白紗長度有沒有差錯,卻並不關心新娘是否愛她所嫁的人。同時,你應該看到,喜歡道人長短的人,他們自己的心態也都有問題,當一個人心存邪惡時,就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錯誤。所以,責備你的人,才是真正需要責備的人,他的譴責正是內心邪惡的表現。

諸葛亮要出兵伐魏,深怕南蠻乘虛而入,於是決計先將孟獲收服,擒他7次,放他7次。恩威並用,才做到了“南人不複反矣”的效果。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勝心,若要聯絡感情,應處處重視對方的自尊心,而要重視對方的自尊心,必須抑製你自己的好勝心,成全對方的好勝心。但是一味地退讓又會讓對手誤認為你的真實本領不夠。這就要你把握欲擒故縱的度了。

現實生活中,要知道該進則進,該退則退,給對手讓出空間,也給自己讓出空間,空間大了你與對手的關係也就更有回旋的餘地了。化敵為友也就成為可能。

生活的環境好像一個大染缸,會將形形色色的人同化其中,而親近什麼樣的人與疏遠什麼樣的人會形成不同的結果。“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意思是:蓬草雖然散亂,但是生長在筆直的麻中,也能隨之筆直地向上生長;白色的沙子放在黑泥中,會一同變成了黑色。一個人如果處於修心重德、正氣的環境中,親近有仁德有修養的賢士,那麼通過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就會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使自己不斷地成長進步。相反,一個人如果處於道德頹廢、弄虛作假的環境中,與自私奸詐的小人為伍,他也會受到身邊消極觀念的影響,使其正邪不分,隨波逐流。可見,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農家的孩子早識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槍,秀才的孩子弄文墨。於是孟母三遷,擇良鄰而居,才使孟子能夠專心讀書,最後成為偉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