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花
梅花
梅花在我國栽培和應用曆史長達7000多年,文化淵源最長,影響力也最大,最重要的是梅花愈冷愈開花,忍受惡劣氣候與生存環境,顯出頑強的生命力。從文化角度說,梅花倍受曆代人民的喜愛和讚頌,是中國人民心中最美的花。中國人很早就有愛梅、賞梅、吟梅、用梅、藝梅的習慣。“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淩寒獨自開”、“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寓意了梅花的崇高品質。
中國是梅的原產地,梅類資源豐富,地域廣泛。梅花獨放天下春,夏秋時果實累累。梅為中華民族最先認識到的可食之物,同時花以其形色高雅、剛毅、聖潔,被人們用以比德,暢神,逐漸成為中國人心中的審美對象,進而形成一種文化現象——梅文化。由食梅,植梅,用梅而藝梅,器梅,頌梅,由梅林,梅景而阿愛梅,賞梅,由梅品而人品,曆代梅文,梅詩,梅戲等層出不窮。
梅花象征著鐵骨錚錚,不屈不饒,幸福吉祥。敢鬥霜雪,疏放冷豔的梅花,在儒家正繞觀念塗抹下,成為高潔守道的凜然君子,不畏嚴寒剛毅雄傑,驚頑起懦的勇猛鬥士。毛澤冬《詠梅》一詞更是把這種精神提高到一新的時代高度。滿身清氣,屹立於嚴寒裏;堅貞不屈,傲視風雪;獨立,奮進,不依附於他物,正是中華民族氣魄之根本,節氣之象征,無疑也是梅文化的最高表現形式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梅也是幸福吉祥物。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梅花綻開五瓣,象征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有梅開五福之說。喜鵲在梅枝上歡悅鳴叫的圖案,常被稱為“喜報早春”,“喜報春光”,“喜上眉梢”,取諧音或寓意。吉祥圖案還有“竹梅雙喜“,由竹梅和兩雙喜鵲紋圖,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賀新禧。
梅花還吸引了古今無數的詩人畫家,或詠梅言誌,或借梅寄情,流傳下來的詩畫之多,遠非其他花卉所能比。
梅為我國特有花木,曆史悠久,梅不畏寒,獨步早春的精神,曆來比喻人的剛強意誌和崇高品質。宋代詩人陳亮在詩中寫道“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梅樹壽命長,有達七百年者,愈老者觀賞價值愈高,故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說。
賞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稱梅之四貴。古人去:“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梅花在庭院中的配置可分為兩種方式:一是開辟專園及山坡山嶺水涯溪畔而大片栽植,取名梅園、梅嶺、梅塢、梅溪、梅亭等。花時,香飄數裏,落英繽粉,宛如積雪。另一類是在庭院中,或植於建築的一角,或配以山石小品,或以鬆、竹混栽(鬆、竹、梅素稱“歲寒三友”)。
散點種植三、五株於窗前疏籬,則月白風清之夜,即得籬落橫枝的畫意。梅花盆栽,則講究虯枝屈曲,姿態古雅。花時剪取數枝插入瓶中,置於案頭能維持數日之久。
梅花集高潔、秀雅、堅毅於一身,其色、香、韻、姿俱佳,特別是在冰中孕蕾,雪中開花的品格,更為無數仁人誌士所喜愛。
梅原產於滇西北、川西南和藏東一帶。6000年前即已經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3000年前即引種栽培。公元前2世紀引種到朝鮮,8世紀引進到日本。19世紀初傳到歐、美、澳大利亞。
據《本草綱目》引陶弘景《名醫別錄》記載:“梅實生漢中山穀”,而“襄漢川蜀江湖淮嶺皆有之”。《花鏡》上說:“古梅多著名於吳下、吳興、西湖、會稽、四明等處,每多百年老幹。”該書注解中說,四川大渡河上遊海拔1900-2000米的山穀地帶有野梅生長。廣東、廣西和江西交界的大庾嶺,古代就產梅。羅浮山曆來以產梅花著稱於世,因此“羅浮”後來成了梅花的別名。
梅樹壽命很長,可以活千年以上。現在中國的古梅除了杭州的“唐梅”和“宋梅”之外,最早的古梅當推湖北黃梅縣“江心古寺”遺址處的“晉梅”(1700多歲)。它的樹幹已成灰黑色,每年大寒開花,花開滿樹,整個花期長達冬春兩季。還有浙江天台山“國清古寺”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年的曆史,相傳是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智凱大師手植。這株老梅曾經數度枯萎,又數度枯木逢春。現在主幹蒼老,四周嫩枝叢生,幾年前還結了數千個梅子。
梅花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早已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詩歌、繪畫、音樂、戲劇、成語和姓氏人名中,形成豐富多彩的梅花文化。1929年國民政府曾將梅花定為國花。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又兩次掀起評選國花的討論,惜至今仍未定論。
中國植梅至少有3000年的曆史,早先人們用梅子調味,相當於今天的醋。古老的《書經》即有記載:“若作和羹,爾唯鹽梅”。《詩經·召南》裏有這樣一首:“?坑忻罰?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去吉兮!……”這是一首女子借梅子表示愛情的詩歌。
1975年,河南安陽出土一顆距今3200年的梅核。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脯梅”有2150多年的曆史。出土文物證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愛梅之風就已盛行。但那時梅子主要作為食用和饋贈、祭祀的禮品。到了漢、晉、南北朝,詠梅之風日盛,“梅始以花聞天下”。
《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米梅、胭脂梅。”又:“漢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麗友梅。”
晉代陸凱從荊州托郵驛轉贈一支早春梅花給他在長安的摯友範曄並附一首五言絕句:“折梅逢驛使,寄予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以梅花傳遞友情,從此傳為佳話。
到南北朝,有關梅花的詩文、軼事漸多。《金陵誌》雲:“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於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號梅花妝,宮人皆效之。”這可能是用梅花圖案美容的開端。
唐朝時杭州孤山的梅花就已聞名於世。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三年悶悶在餘杭,曾與梅花醉幾場;伍祖廟邊繁似雪,孤山園裏麗如妝。”名臣宋環見梅花怒放於榛莽中,歸而有感,作《梅花賦》,有“相彼百花,誰敢爭春?!鶯語雲澀,蜂房未喧,獨步早春,自令天下,貴不移於本性,方可儷於君子之節”等讚語。杜甫有《江梅》詩,李白有《送友人遊梅湖》,柳宗元有《早梅》,韓愈、李商隱、杜牧等詩人均有詠梅詩。
唐明皇的愛妃江彩蘋性喜梅花。據《梅妃傳》記:“所居欄檻,悉植數枝……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戲名曰梅妃。”
宋朝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被稱為傳世傑作。另外,蘇軾、陸遊等皆有詠梅詩。
關於梅花的千古佳話莫過於北宋處士林逋(和靖)愛梅。他隱居杭州,不娶,無子,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借《卜算子·詠梅》表現自己雖懷才不遇但卻百折不回的節操。詞曰:“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毛澤東曾模仿這首詞,也寫過一首《卜算子·詠梅》。
眾所周知,《紅樓夢》裏寶玉踏雪訪妙玉、乞紅梅、命題做詩場景,令人醉倒。
從隋唐到宋元時期,梅花的栽培達到鼎盛,技藝不斷提高,梅花品種日漸增多。除了詩詞、歌賦之外,關於梅花的繪畫、音樂也紛紛脫穎而出。
宋代關於梅花的書就有五部:範成大的《梅譜》,周敘的《洛陽花木記》,張滋的《梅品》,宋伯仁《梅花喜神譜》和仲仁的《華光梅譜》。
範成大是一位賞梅、詠梅、藝梅、記梅的名家,他於1186年寫成的《梅譜》是中國、當然也是世界第一部梅花專著。他在蘇州石湖範村,搜集梅花品種十二個,對梅花首次進行描述記載。至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曆史。1191年冬,詞人、音樂家薑夔住在範成大的梅園中,正值梅花盛開,遂作曲並填詞,名曰:《暗香》、《疏影》,極受範成大讚賞。
其他幾部書都是梅畫、梅譜。其中《華光梅譜》是寫梅的藍本,以文為梅立譜最被推崇。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譜》則以圖為梅立譜。宋伯仁生平喜愛梅花,為了畫梅,他種植了許多梅樹,每當梅花開放,便從早到晚在梅樹下細致觀察,將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從萌芽到花開,從盛開到枯萎的各種形態,一一描繪下來,精選出一百幅圖稿,定名《梅花譜》,並配詩百首。後人為了讚譽他的梅花畫得“喜神”,稱他的百梅圖為《梅花喜神譜》。近代畫家吳昌碩在詩中說自己“家傳一本宋朝梅”,指的就是這部書。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藝梅、畫梅成癖的王冕,隱居會稽九裏山,自題所居為“梅花屋”,工畫墨梅,花密枝繁,行筆剛健,有時用胭脂作沒骨梅,別具風格。其《墨梅》詩名揚天下:“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誇好顏色,隻留清氣滿乾坤。”王冕還寫過一篇《梅花傳》,把《三國演義》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寫成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話:大將軍曹操行軍迷路,軍士渴甚,願見梅氏。梅聚族謀曰:“老瞞(曹操小名)垂涎漢鼎,人不韙之。吾家世清白,慎勿與語。竟匿不出。”王冕借讚揚梅花蔑視權貴的精神來暗喻自己的人格。
中國繪畫史上有數不盡的梅花佳作,最著名的梅花作品有:宋徽宗的喜鵲登梅圖,無名氏的梅竹禽鳥圖,無名氏的百花圖,楊無咎的四梅圖,趙夢堅的鬆竹梅歲寒三友圖,王冕的墨梅圖,徐禹功的雪梅圖,燕叟的梅花圖,顏輝的梅花月光圖,馬遠的夕陽梅花圖,馬麟的層疊冰綃圖,鄒複雷的春消息橫幅,吳太素的梅花鬆枝圖,陳璐的梅花月光圖,沉銓的鬆梅雙鶴圖,吳昌碩的梅花圖(潘天壽稱之為“古豔絕倫”),當代石魯的雪梅圖並題詩“玉龍白雪一天清”,書法鋼筋鐵骨,比喻他雖遭受迫害,但一身清白,最能體現梅花精神。
梅花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一種獨特的偉大人格。
2.鈴蘭
鈴蘭
鈴蘭是芬蘭、瑞典、南斯拉夫及法國的國花,在法國的婚禮上常常可以看到。送這種花給新娘,是祝賀新人幸福的到來。大概是因為這種形狀像小鍾似的小花,令人聯想到喚起幸福的小鈴鐺吧。在友情交往中,鈴蘭曆來表示“幸福、純潔、處女”的驕傲,“幸福賜予純情的少女”等美好的祝願。
傳說:在古老的蘇塞克斯的傳說中,勇士聖雷納德(St.Leonard)決心為民除害,在森林中與邪惡的巨龍拚殺,最後精疲力竭與毒龍同歸於盡。而他死後的土地上,長出了開白色小花猶如玉鈴的散播芬芳的鈴蘭。那塊冰冷土地上獨自綻放的鈴蘭就是聖雷歐納德的化身,凝聚了他的血液和精魂。根據這個傳說,把鈴蘭花贈給親朋好友,幸福之神就會降臨到收花人。
烏克蘭有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姑娘,癡心等待遠征的愛人,思念的淚水滴落在林間草地,變成那芳馨四溢的鈴蘭。也有人說那是白雪公主斷了的珍珠項鏈灑落的珠子,還有人說那是7個小矮人的小小燈籠。還有一個傳說是一個叫“琅得什”(俄文中鈴蘭的音)的少年,為了他的愛人“維絲娜”(俄文中春天的意思)離他而去而傷心欲絕,少年的淚水變成了白色的花朵,而少年破碎的心流出的鮮血變成了鈴蘭豔紅的漿果。鈴蘭是古時候北歐神話傳說中日出女神之花,是用來獻給日出女神的鮮花。鈴蘭也是北美印地安人的聖花。浪漫的法國人還有一個專門的“鈴蘭節”,在五月的“鈴蘭節”那天法國人互贈鈴蘭小花,象征吉祥和好運。
鈴蘭,又名君影草、草玉鈴,為百合科鈴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歐洲。常生於陰坡林下,耐寒,喜散射光和陰涼、濕潤的環境,忌炎熱。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繁殖常用根狀莖或幼芽分株繁殖。有乳白、粉紅和斑葉品種。春季四五月開花,花朵呈小白色花鈴狀下垂,幽雅清麗,芳香濃鬱四溢,花朵還可提取芳香精油,是有名的香料,如風中搖曳的串串風鈴。入秋時紅果嬌豔,十分誘人。
形態
鈴蘭的花為小型鍾狀花,生於花莖頂端呈總狀花序偏向一側。花朵乳白色懸垂若鈴串,一莖著花6~10朵,瑩潔高貴,精雅絕倫。香韻濃鬱,盈盈浮動,幽沁肺腑,令人陶醉。
國內分布: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浙江和湖南。
國外分布:朝鮮、日本至歐洲、北美洲也很常見。
海拔:800-2500
鈴蘭有多分枝匍匐於地的根狀莖。春天從根莖先端的頂芽長出2~3枚窄卵形或廣披針形具弧狀脈的葉片,基部有數枚鞘狀膜質鱗片葉互抱,花莖從鞘狀葉內抽出。入秋結圓球形深寶石紅色漿果,有毒,內有種子4~6粒。是一種優良的盆栽觀賞植物,通常用於花壇和小切花,亦可作地被植物,其葉常被利用做插花材料。花期一般都在初夏4~5月,果期於6月。
除了常見的白花外,變種有大花鈴蘭及紅花鈴蘭。特別是大花鈴蘭,在四月間會從一對深綠色長橢圓形葉子上伸出彎曲優雅的花梗,綻開清香純白的花朵。除單瓣,更有重瓣鈴蘭品種。有的園藝雜種呈現斑葉,稱為斑葉鈴蘭。
產地
鈴蘭原種分布遍及亞洲、歐洲及北美,特別是較高緯度,象我國東北林區和陝西秦嶺都有野生。多生於深山幽穀及林緣草叢中。鈴蘭是一種名貴的香料植物,它的花可以提取高級芳香精油。
習性
喜涼爽、濕潤及散射光的環境,耐寒性強,忌炎熱幹燥。夏季休眠。
栽培
以分割根狀莖及根莖末端的小鱗莖繁殖,春秋季均可,以11月最好。其根莖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芽,秋季地上部枯萎後掘起根狀莖,將每個頂芽帶一段根莖剪切下來栽植,就能成一新株。肥大的芽分株後翌年春可開花,小的需隔1年後開花。秋季從紅熟的漿果中洗出種子,可直接播在露地的苗床上,第二年春天發芽。
鈴蘭喜半陰、濕潤、涼爽環境,耐寒冷,忌炎熱。隻要有適當的陰涼條件,就會以散布根莖的方式迅速繁殖。遮蔭以及潮濕肥沃的土壤是栽好的重要條件,以含腐殖質及砂質土壤為理想,這類土壤既肥沃又疏水。近代工廠溫室商品生產,都采用無汙染栽培,以提高花卉質量和產量,避免偏施氮肥過多,並少用銨態氮肥,值得注意和重視。
常在春、秋兩季切分根狀莖或萌芽切成段另行栽培,即分株繁殖。種植地以深耕肥沃為好。3~4年後換地再栽,或與其他花卉輪作。栽植株行距25~30厘米,每叢2~3個芽,覆土深5~6厘米。生長期應經常保持土壤疏鬆濕潤,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開花前有適當陽光,花後較耐蔭蔽,秋末落葉後,供促成栽培時,割取根冠,置2~3攝氏度室內,經2~3周低溫處理,取出上盆置背風向陰處,於所需花期前5周移入12~14攝氏度溫室中,適當澆水並置暗處,經10~15天後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攝氏度,底溫22攝氏度,並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促成栽培如不給低溫和黑暗,常不萌發或雖萌發而花葶與葉生長不整齊,有礙觀賞。
栽植覆土5厘米以上,栽後澆透水。春季萌發後,每15天追肥1次,天旱時注意澆水,花莖抽出後停止施肥;花凋謝後及時剪去花梗,再追肥1~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後,覆蓋腐葉、牛糞,保護根莖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選擇肥裝而碩大的根莖芽,每盆栽4~5個芽,需每年換盆一次。促成栽培:將低溫處理過的根莖栽植,整個栽培期間溫度維持在18~20℃左右,注意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約一個月可以開花。有褐斑病危害,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灑。
2至3年進行一次分株繁殖;晚秋,俟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後,掘起根狀莖端的幼芽進行分株種植。大型幼芽分株後,翌春開花,小型者隔年後開花。鈴蘭地下根莖的頂端有花芽和葉芽,花芽鈍圓錐形、肥短,第二年即可開花;葉芽長圓錐形、尖瘦,在第三年才可開花。第一分株最好留4—6隻芽,其中既有花芽也有葉芽,種在深耕、肥沃地上為好。也可在秋後至來春3月上旬期間,將根狀莖分割成幾段,每段各帶4至6隻芽,傷口塗抹一些草木灰或硫磺粉,穴內蓋土約5厘米。如育種或從遠地引種時,可用種子繁殖,秋天下種,翌春發芽。
管理鈴蘭要施足基肥。春季萌芽後,每隔7—10天澆稀釋的腐熟餅肥一次,當出現花梗、花謝及秋季後各施液肥一次。開花後宜及早剪掉莖枝,仰使養分集中供給根莖。露地在越冬時,可在地麵蓋草或細土以防寒凍。
如果盆栽可在11月掘出有芽的根莖放在3℃—5℃下貯藏14—21天,然後取出栽在盆缽內,但不使它見光,溫度保持在12—14℃,待幼芽出土後才使它見光,此時溫度控製在20—22℃之間。然後適當澆水和追肥。培育恰當的話,以後便可開花。如不事先給予低溫和黑暗處理,常使葉片生長參差不齊、花草不得萌發。
鈴蘭生性強健,管理粗放,若春季萌芽後經常施用腐熟的餅肥,則開花茂盛,花葶抽出後停止施肥,花謝後恢複施肥1一2次能促其根狀莖萌發新蘖。一般用分割根狀莖進行繁殖。於秋季將母株帶芽的根狀莖切段栽種,精心養護即成活。亦可將根基部生出的萌蘖割下來進行分栽,但繁殖率較低。
3.雞蛋花
雞蛋花,夾竹桃科的落葉小喬木,又名緬梔子,其花瓣潔白,花心淡黃,極似蛋白包裹著蛋黃,因此得名。每年4、5月間,端莊高雅的雞蛋花便陸續綻放,香氣濃鬱,沁人肺腑,5片花瓣輪疊而生,特像孩子們手折的紙風車。實際上,雞蛋花除了白色的之外,還有紅、黃兩種,都可提取香精供製造高級化妝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劑之用,價格頗高,極具商業開發潛力;也可將鮮花曬幹後供泡茶之用,俗稱雞蛋花茶,有治熱下痢、潤肺解毒之功效。
雞蛋花樹高5~8米,樹形美觀,莖多分枝,奇形怪狀,千姿百態;葉似枇杷,冬季落去後,枝頭上便留下半圓形的葉痕,頗像綴有美麗斑點的鹿角,可謂熱帶地區園林綠化、庭院布置、盆栽觀賞的首選小喬木佳品。樹皮薄而呈灰綠色,富含有毒的白色液汁,可用來外敷,醫治疥瘡、紅腫等症。木材白色,質輕而軟,可製樂器、餐具或家具。
雖然雞蛋花的故鄉遠在美洲的墨西哥至委內瑞拉一帶,但現在它的蹤跡已遍布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雞蛋花是強陽性花卉,日照越充足,生長得越繁茂,而且花多而香,所以夏季不用遮陰。冬季在居室內養護,如果5℃以下就會受到凍害,低於8℃或通風不良時易掉葉並進入一段長時間的休眠期。翌年春季是雞蛋花發芽長葉的時候,由於它是多肉植物,所以水分不宜多,以不幹不澆、見幹即澆、澆必澆透、不可積水為原則。由於雞蛋花喜歡石灰質土,所以施肥注意補鈣,可以加骨粉,或施用含有雞蛋殼、魚刺、碎骨等腐熟的富含鈣的有機肥。
雞蛋花在很多地區和國家深受人們喜愛。在老撾,雞蛋花被定為國花而備受尊崇;在熱帶旅遊勝地夏威夷,人們喜歡將采下來的雞蛋花串成花環作為佩戴的裝飾品,因此雞蛋花又是夏威夷的節日象征;在我國,雞蛋花不僅是廣東省肇慶市的市花,更是熱情的西雙版納傣人招待賓客最好的特色菜。
雞蛋花的繁殖管理
繁殖方法
繁殖采用扡插法。南方1~2月,北方6~8月,從分枝的基部剪取枝條長20一30厘米,剪口處有白色乳汁流出,需放在陰涼通風處2-3天,使傷口結一層保護膜再扡插,帶乳汁扡插易腐爛。插入於幹淨的蛭石或沙床或淺沙盆,換後噴水,置於室內或室外蔭棚下,隔天噴水一次,使基質保持濕潤即可。插後15一20天移至半陰處,使之見弱光,保持18--25℃的溫度和65%-75%的濕度,約3周左右即可生根,1~2個月後即可盆栽。
栽培管理
雞蛋花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耐幹旱,雞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宜種植在含腐殖質較多的疏鬆土壤中,盆栽宜在春季清明後進行,栽種時可裸露根上盆,種好後設置於室內,一周後見弱光,再經半月可放在陽光充足處。盆土可按園土4份、馬糞幹4份和河沙2份混合調製,每盆還加放100克餅肥或醬渣,50克過磷酸鈣或骨粉。盆株宜放置在室外通風的光照處,盛夏能受烈日曝曬。要澆水防幹,但要防止過濕,否則根基易腐爛,尤其在雨季要防止盆內積水,以防爛根。入夏起進入生長期,每天晚上澆水1一2次,夏秋遇雨,應及時倒出盆中積水。應每月施追肥1-2次,花前應施以磷為主的薄肥1-2次.如肥不足,則開花少或不開花。秋後落葉,北方盆栽宜在10月中下旬移入室內防凍保暖,室溫在5℃以上則可安全越冬。注意通風見光。室溫宜在10℃以上,低溫和室內通風不良,會使植株落葉,室內澆水每隔二周澆一次。雞蛋花生長迅速,需每年春天換盆一次,一般換入口徑30厘米的花盆中。盆土中混入骨粉、過磷酸鈣等含磷豐富的肥料作基肥,以保證植株多開花。換盆植後澆透水,穀雨前後移置室外向陽處。
4.夾竹桃
夾竹桃
阿爾及利亞國花為澳洲夾竹桃和德國鳶尾。
夾竹桃為直立灌木,高可達5米。葉3-4片輪生,在枝條下部常為對生,線狀披針形至長被針形,長7-15厘米,寬1-3厘米,中脈於背麵突起,側脈密生而平行,邊緣稍反卷。花紅色(栽培品種有白花的),常為重瓣,芳香,蓇葖果長10-20厘米;種子頂端有黃褐色種毛。花果期4-12月。
莖皮纖維為優良混紡原料;葉及莖皮有劇毒,入藥煎湯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強心利尿,定喘鎮痛。試用於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癲癇,跌打損傷腫痛等。並可以製殺蟲劑,人畜誤食可致命。本種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根及樹皮含強心苷和酚類結晶物質及少量精油。
相傳很久以前,阿爾及利亞王國邊地都種著聖潔的夾竹桃。一到夏秋相交之際,它便開滿了潔白如雪的花朵。美麗的阿德令兒公主喜歡上了自己的家臣。國王聽說後,十分惱怒,將家臣投入了茫茫大海。傷心欲絕的公主在夾竹桃下自殺,她冰冷的鮮血滲入了黑暗的大地…來年,人們驚奇地發現漫山遍野的夾竹桃都開出了粉紅的花朵兒,如同阿德令兒的臉蛋兒一樣美,仿佛就是她生命的化身。
多數為攀援或直立灌木,少數為多年生草本或喬木,有乳汁。單葉多對生,全緣。花一般5基數,萼片雙蓋覆瓦狀排列,內常有腺體;管狀花冠,裂片扭轉卷疊式;雄蕊生於花冠管上,花藥與柱頭分離或粘生,花粉一般為單花粉,稀四合花粉;雌蕊由2心皮組成,子房上位,稀半下位,2室。果實類型多,高度分化,多為蓇葖果;種子常有種毛。約250屬2000多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少數在溫帶地區。中國有47屬約180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及台灣等,少數分布於北部及西北部。其中樂東藤屬和富寧藤屬為特有屬。
該科中的許多種類均為藥用植物,如抗癌的長春花屬,降血壓的蘿芙木屬,止痢的止瀉木屬、雞蛋花屬,通絡活血的絡石屬、狗牙花屬等。野生橡膠植物如花皮膠藤屬、鹿角藤屬、杜仲藤屬、雞骨常山屬。纖維植物如羅布麻屬等。喬木種類的木材結構細致,有多種用途,如倒吊筆為優質雕刻圖章、樂器用材;盆架樹等適宜作文具、家具用材。本科許多植物可作觀賞,如夾竹桃、黃花夾竹桃、長春花、狗牙花、雞蛋花、黃蟬、蔓長青花等,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各地庭園綠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大多數學者主張把夾竹桃科分成3個亞科。即雞蛋花亞科、狗牙花亞科和夾竹桃亞科。
中國夾竹桃科的代表種有:①蘿芙木。灌木;莖皮灰白色。葉常3~4片輪生,長橢圓形。花小,白色,花萼裂片三角形,花冠高腳碟狀;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核果由綠色變暗紅色,後變紫黑色。華南及台灣常見。本種及相近種的植株含有生物堿利血平、蘿芙木甲素等,含量1%~2%,為成藥降壓靈的原料。②雞蛋花(緬梔子)。因花冠中心雞蛋黃色而得名。原產墨西哥。中國南嶺以南栽培,在雲南南部山中有逸為野生。落葉喬木;枝條粗壯,梢肉質,乳汁豐富。葉厚紙質,大,倒披針形,側脈平行。聚傘花序頂生,花冠紅色,栽培變種的花冠外麵白色,中心黃色。廣東、廣西民間常采其花曬幹泡茶飲,有治濕熱下痢和解毒、潤肺作用。常用插條繁殖,極易成活。為常見的觀賞植物。③長春花。原產非洲東部。在中國栽培於西南、中南及華東。因長年開花而得名。半灌木,莖近方形,枝葉折斷流水液。葉倒卵形。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花冠高腳碟狀,紅色,栽培變種為白色,雄蕊著生於花冠筒上半部。花果幾乎全年都有。為常見觀賞植物。植株含有70餘種生物堿,可供藥用。長春花堿有降低血壓之效。長春花新堿等6種生物堿具有抗腫瘤作用,常用於治療血癌、淋巴腫瘤、肺癌和子宮癌等。長春花質堿等6種生物堿具有利尿及降低血糖作用。卡羅新堿等5種生物堿具有抗病毒作用。④狗牙花。中國雲南南部野生,廣東、廣西和台灣栽培。印度也有。花冠裂片邊緣常皺褶如狗牙狀而得名。灌木;葉腋內具扁平而擴大的腺體。葉對生。聚傘花序腋生,常雙生;花冠白冠,單瓣,栽培變種為重瓣;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之下。蓇葖果外彎,種子無種毛。為常見觀賞植物。葉可降血壓,民間藥用根葉。⑤夾竹桃。原產印度、伊朗、尼泊爾,中國各省區栽培。花五瓣長筒,紅色嬌豔似桃花,葉狹長如竹,故得名。常綠大灌木,枝葉折斷流水液。葉3~4片輪生,質厚,側脈密生而平行。聚傘花序頂生;花冠深紅色或粉紅色,栽培變種則為白色或黃色,花冠喉部具鱗片狀副花冠;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內壁中部以上。蓇葖果2,離生。幾乎全年有花,但夏秋最盛。為常見的觀賞植物。全株含夾竹桃苷,可作強心劑,但有毒。莖皮纖維優良,可作混紡原料。種子含油量約58.8%。
中藥治療:甘草,綠豆煎湯飲用,中醫對症治療.
夾竹桃的栽培
夾竹桃原產印度、伊朗、阿富汗,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力不強,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可以露地栽植,但在南京有時枝葉凍枯,小苗甚至凍死。在北方隻能盆栽觀賞,室內越冬。白花品種比紅花品種耐寒力稍強。夾竹桃不耐水濕,要求選擇高燥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喜光好肥,也能適應較陰的環境,但蔽蔭處栽植,花少色淡。抗空氣汙染的能力較強,對二氧化硫、氯氣、煙塵等有毒氣體的抵抗力很強,吸收能力也較強,因此是工礦和鐵路站台綠化裝飾的優良樹種。萌蘖力強,樹體受害後容易恢複。
繁殖方法
扡插繁殖為主,也可分株和壓條。扡插在春季和夏季都可進行。插條基部浸入清水10天左右,保持浸水新鮮,插後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具體做法是,春季剪取的1~2年生枝條,截成15厘米~20厘米的莖段,20根左右捆成一束,浸於清水中,入水深為莖段的1/3,每l~2天換同溫度的水一次,溫度控製在20C~25C,待發現浸水部位發生不定根時即可扡插。扡插時應在插壤中用竹筷打洞,以免損傷不定根。由於夾竹桃老莖基部的萌蘖能力很強,常抽生出大量嫩枝,可充分利用這些枝條進行夏季嫩枝扡插。選用半木質化程度插條,保留頂部3片小葉,插於基質中,注意及時遮陽和水分管理,成活率也很高。壓條繁殖時,先將壓埋部分刻傷或作環割,埋入土中,2個月左右即可剪離母體,來年帶土移栽。
栽培技術
夾竹桃的適應性強,栽培管理比較容易,無論地栽或盆栽都比較粗放。在地栽的地方,移栽需在春季進行,移栽時應進行重剪。冬季注意保護。枝葉易遭蚧殼蟲為害,需注意防治。
盆栽夾竹桃,除了要求排水良好外,還需肥力充足。春季萌發需進行整形修剪,對植株中的徒長枝和纖弱枝,可以從基部剪去,對內膛過密枝,也宜疏剪一部分,使枝條分布均勻,樹形保持豐滿。經1~2年,進行一次換盆,換盆應在修剪後進行。夏季是夾竹桃生長旺盛和開花時期,需水量大,每天除早晚各澆一次水外,如見盆土過幹,應再增加一次噴水,以防嫩枝萎蔫和影響花朵壽命。9月以後要扣水,抑製植株繼續生長,使枝條組織老熟,增加養分積累,以利安全越冬。越冬的溫度需維持在8C~10C,低於0C,即要落葉。
夾竹桃係喜肥植物,盆栽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期,每月應追施一次肥料。
觀賞與應用
在夏季少花的季節,夾竹桃開花近4個月,是不可多得的夏季觀花樹種,可在建築物左右、公園、綠地、路旁、池畔等地段種植,更適宜於工礦區和鐵路沿線栽植作抗汙染之用。
莖葉有毒,在修剪、扡插時需注意。
5.睡蓮
睡蓮是埃及的國花,因其有著朝開暮合的習性和放射狀展放的花朵,故成為古埃及太陽崇拜的象征物,每代的法老王都自稱是日出之神荷露斯之子。在舉行加冕儀式時,因太陽是從東向西運行,南北兩端就成為延伸的兩端,所以在國王禦座下的南麵擺放著睡蓮,北麵擺放著紙莎草,顯示出法老是古埃及及南北廣大領土的至高無上的唯一統治者。在古埃及遺跡的壁畫和雕刻中,有許多頭部裝飾著睡蓮花或手拿睡蓮花的人物。
睡蓮是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生物上的文獻顯示已有1億5千萬年以上的曆史,古埃及、古印度文化中都可看到睡蓮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睡蓮有著特殊的清香,所以一直在宗教上被視為聖潔的象徵,21世紀的現代生活中,睡蓮受喜愛的原因依舊沒變--美麗且芬芳。睡蓮可以依開花的時間分兩大類,有晝開睡蓮,清晨開花,下午闔起來;有夜開睡蓮晚上開放,到隔天上午闔起來。最近因為睡蓮花茶而大大有名的九品香水睡蓮,便是晚上開花的品種。
睡蓮花葉均秀麗,除作觀賞外,其根狀莖可食用或藥用。
炎炎夏日,清風徐來,碧波蕩漾,一叢叢美麗的睡蓮輕舞花葉,形影嫵媚,好似淩波仙子,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不禁聯想起“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飄忽若神,淩波微步。”等古人的詩句。
睡蓮為睡蓮科睡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子午蓮、水浮蓮、水芹花等,花葉都浮於水麵,葉圓盾形,葉麵綠色,葉背紫色,花有白、紅、粉、黃、藍、紫等色及其中間色,花期6—8月,每朵花可連續開放4—7天,凋謝後才逐漸卷縮沉入水中結果。由於其花葉俱美,花色豐富,花期較長,所以向來深為人們所喜愛。
睡蓮屬植物的學名NYMPHAEA源於拉丁語NYMPH,意為居住在水鄉澤國的仙女,在古希臘、古羅馬,睡蓮與中國的荷花一樣,被視為聖潔、美麗的化身,常被作供奉女神的祭品。在新約聖經中,也有“聖潔之物,出淤泥而不染”之說。
古埃及則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栽培睡蓮,並視之為太陽的象征,認為是神聖之花,曆代的王朝加冕儀式,民間的雕刻藝術與壁畫,均以之作為供品或裝飾品,
睡蓮在園林中運用很早,在2000年前,中國漢代的私家園林中就曾出現過它的身影。在16世紀,意大利就把它作為水景主題材料。由於睡蓮根能吸收水中的汞、鉛、苯酚等有毒物質,是難得的水體淨化的植物材料,所以在城市水體淨化、綠化、美化建設中倍受重視。
睡蓮大多近午時開放,傍晚閉合,所以曾有詩人這樣寫道:“不要誤會,我們並不是喜歡睡覺,隻是不高興暮氣,晚上把花閉了,一過了子夜,我們又開放得很早,提前歡迎著太陽上升,朝氣來到。”
睡蓮大部分原產北非和東南亞熱帶地區,少數產於南非、歐洲和亞洲的溫帶和寒帶地區。目前,國內各省區均有栽培。睡蓮根狀莖可食用或釀酒,又可入藥,治小兒慢驚風。
形態特征屬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狀莖粗短。葉叢生,具細長葉柄,浮出水麵,紙質或近革質,近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直徑6—llCm,全緣,無毛,上麵濃綠,幼葉有褐色斑紋,下麵暗紫色。花單生於細長的長梗頂端,多白色,漂浮於水麵,直徑3—6Cm。萼片4枚、寬披針形或窄卵形。聚合果球形,內含多數橢圓形黑色小堅果。長江流域花期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
產地習性產亞洲東部,各地均有栽培。較耐寒,江南地區冬季不加保護能安全越冬;喜強光,通風良好,有樹蔭的池塘,雖能開花,但生長勢弱;對土壤要求不嚴,pH值6—8均能正常生長,但喜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生長季節池水深度80cm以下為宜。長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發,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為盛花期、10-l1月黃葉期,11月後進入休眠期。在北方,睡蓮可於不結冰的冷室或窯內越冬,5月中旬出房下水,盛花期7—8月。
繁殖栽培一般用分根繁殖,3—4月間氣候轉暖,芽已萌動時,將根莖掘起用利刀分若幹段,每段2—3節,另行栽植。播種繁殖須在開花後,用紗布袋將花包上:,以便果實成熟破裂後,種子落入袋內不致散失。種子收集後裝入盛水瓶中,密封瓶口投入池水中貯藏。翌春撈起,將種子傾入盛水的三角瓶,置於35—30℃溫箱內催芽,每天換水,約2周種子萌發,待芽苗長出幼根便可在溫室內用小盆移植。種植後將小盆投入缸中,水深以淹沒幼葉lcm為度。4月份當氣溫升至17℃,便可移至露天管理。隨著新葉增大,換盆2-3次,最後定植時缸的口徑不應小於35Cm。若管理得當,部分植株當年可著花,多數次年才能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