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新鋪設的公路專門設了一條殘疾人通道,這就是後來被記者們譽為“蘭輝小道”的通道。
也有人認為這是行使“公權力”,照顧了個別人。
蘭輝說:過去,對殘疾人的關照不夠。這次想“矯枉過正”,以引起上上下下的重視……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對殘疾人服務已經進入高水平的社區服務階段,我國還處在以福利救濟為主的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努力、加油!
母新月曾任民政局副局長,蘭輝經常把她找來,翻開小本本,給她說上一串名字:
這個陳××,是個女子,換了腎,欠了一大筆債,但藥不能斷,生活相當困難;這個也姓陳,有病。丈夫過去蹬三輪,現在打零工。娃娃上學有困難……還有,汛期要到了,各鄉鎮儲備的糧油、生活用品都要檢查,一旦斷了路,老百姓才不至於餓飯。
母新月說:這些年,蘭縣每到一個鄉鎮,總要去敬老院,看望困難戶,主動發現問題。他太富有同情心,太善良了!
5.網絡留蘭香
向忠誠想不到蘭輝老師會成為自己的學生。
那是1993年,蘭輝開始學電腦。他是高度近視,每逢打字,口中便念念有詞,同時一根食指在鍵盤上一戳一戳,幾分鍾才戳出一個字來。
周誌鴻笑道:你在操練“一指禪”嗦?
蘭輝說:你不要打擊我的積極性哈。總有一天,我會打得飛快的。
隻要向忠誠回北川,蘭輝就把他請來教兩招。向忠誠說:要想打得快,一定要練指法。
“一指禪”不到一年就能“盲打”了。
怎麼收發照片,怎麼發微博,怎麼在網上聊天,一個一 個電話打給向忠誠。
蘭輝說:我不讓你白教。我也教你兩招,你一個羌族小夥子,不會跳薩朗,咋個行嘛。
在去禹裏的路上,蘭輝一句句地教他《咂酒歌》:
清亮亮的咂酒哎,依呀勒鬆勒。哦,依呀勒鬆勒喲……蘭輝說:羌族沒有文字,卻有獨特的歌舞。仔細琢磨,歌舞中有大量的生產和生活信息,太有意思了。還有羌笛,有好多首著名的唐詩都寫到“羌笛”——“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羌笛被那麼多古代詩人吟誦,肯定有一種震撼靈魂的力量,很值得研究……向忠誠深深了解蘭輝,他是一個非常好學,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
從執掌教鞭到擔任文教局幹事,縣團委書記,通口鎮鎮長、書記,副縣長,他學政策法規、學造林種茶、學交通管理……幹一行學一行,而且學得都很到位。周誌鴻誇他是“我們家的小百科全書”,他卻謙虛地說:我是萬金油。門門懂,樣樣瘟。
蘭輝對向忠誠說起帶他到禹裏去的原因:你該好好見識 見識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你看祭祀大禹的活動,既有儺戲的神韻,又有巫文化的精髓,真是天下難尋的歌舞,完全的原生態,巴適得很!
蘭輝送了兩張羌族薩朗的光盤給向忠誠,讓他好好練習:自己民族的好東西,一定要代代相傳才行。
向忠誠手把手教蘭輝學電腦,想讓他成為“百度北川吧”的名人。在“北川吧”,蘭輝隱去了真實姓名,以“四川北川蘭輝”漢語拚音的縮寫“scbclh”作為網名。至今,在“北川吧”上,還可以看到這樣的記錄:
scbclh,九級會員
吧齡:5.9年發貼:520
直到蘭輝生命的最後幾天,他還在“北川吧”上與網友們討論一個共同話題:如果選職業,千萬不要選醫生和教師,因為這兩種職業要求知識更新快。
有人認為,不光是醫生和教師要求知識更新快,電腦程序員也要求知識更新快,現代企業管理者也要求知識更新快……蘭輝為什麼對此話題感興趣?因為他就是一個對新知識充滿渴望,永不滿足、永遠“貪婪”的人。
在北川吧,蘭輝看到一家喧鬧的、人多話多的“網上大茶館”。
他認為這是傾聽百姓意見,了解民情的最佳去處。
從安置房的各種政策,到小區的雞毛蒜皮,大事小事,都是群眾的事,都值得關注。
這時的scbclh成了一位鄰座的茶客,很有禮貌地告訴網友:
縣城裏道路上的事,是城管局在管,你去找城管。
小區裏亂擺攤的事,要找物管公司。他們要管不下來,就找街道。
…………同時,scbclh很快把各方麵的問題反映到有關部門。
交通局進入“北川吧”了,隨時向網民通報縣境內的交通狀況,給百姓的出行提供重要信息。
信訪局進入“北川吧”了,百姓心中糾結的事情,迅速得到回應。
不久,“北川吧”便成了百姓的“網絡信訪局”。
後來,公安局、交警隊、教育局、衛生局這幾個單位也經常在“北川吧”亮相,發布消息,為群眾排憂解難。網民們紛紛點“讚”:動一動指頭,就把縣上的官員請來了,好 爽啊!
一些網友要想到北川旅遊,在網上問路時,scbclh又成了最佳導遊,從北川的人文曆史說到自然風光,讓問路者非常滿意。
實際上,“北川吧”成了化名為scbclh的北川縣副縣長蘭輝的“網上辦公室”。
同時,“北川吧”也是scbclh發表詩作的園地。他懷念母親與故園的詩,都是首先發表在“北川吧”上的。
scbclh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