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論壇體(1 / 3)

大暑當天,華國博物館獲捐兩件極具曆史價值的文物。

博物館從當日起裝修升級,周代相關展廳暫停開放。

博物館雖然暫時進不去了,但是在此期間,華博與大周的熱度不減反增。

無論點開什麼社交軟件,都能看到與這件事相關的討論。

【速來,據說華國博物館要解密文物了!坐等周太祖的筆記內容公開】

LZ:如標題!上次文物捐贈儀式上,講解員小江老師隻簡單在鏡頭前翻了一下周太.祖留下的筆記本(還是日記本來著?反正沒起名字我也不知道怎麼叫比較合適),剛剛聽說博物館要擇日公布具體內容,馬上就能知道他在筆記裏寫了什麼了!

1樓:那天鏡頭隻閃了一下,就被我看到了“吾愛”兩個字,難以想象要是全部揭秘我該多幸福啊……

2樓:嘿嘿嘿,實不相瞞直到現在我都在因為“吾愛”這兩個字激動……樓主發帖前我完全沒有意識到華國博物館它居然還沒有公開筆記內容!也太能拖了吧【摔!】

3樓:嗚嗚,誰能想到我有生之年竟然能吃上這樣的大餐。

4樓:周朝可是我們的文明起源、民族驕傲_(:з」∠)_每一座墓葬都保存特別完好,再加上曆朝曆代的官方都嚴禁毀墓,除了尚書府遺址還有羽陽宮遺留文物外,幾乎沒給現代留下任何東西。之前能發現一個古籍殘片都算燒高香了,誰能想到突然從天上掉下來這樣一本筆記。

周代之後應氏隱世不出,博物館雖然沒有明說捐贈人的身份,但是我猜他十有八.九是應氏的後人!

5樓:我猜也是!話說回來這本筆記到底是怎麼保存的?直播的時候看著特別新,不像是放了將近兩千年的。

6樓:傳統造紙工藝不加強堿還有漂□□,壽命比現代人使用的紙長很多。

7樓:雖然說“紙壽千年”,但這都快兩千年了……保存情況也太好了吧?

8樓:小道消息,這個筆記的確用了比較特殊的造紙工藝,因為工藝過分複雜還耗資巨大所以沒流傳出皇宮就失傳了。據說華國博物館隨後就會公布防腐儲存工藝。

古代真的有好多失傳的技術啊……說不定這次之後,我們也能用上類似的傳統紙。

9樓:真羨慕研究周史的人,這能多發多少刊……!

10樓:抓住八樓,請問您是華國博物館工作人員嗎?您還知道什麼小道消息?

11樓:我是媒體那邊的,小道消息的話……華博最早今晚就要開始解密算嗎?

12樓:算啊啊——這可太算了。

13樓:話說回來有沒有人覺得這個筆記從製作到保存再到出現的時間都太“巧”了,像是當初周太.祖寫下它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被後人看到一樣。

14樓:對對我也這樣覺得!那個失傳了的造紙工藝好像就是為了筆記發明出來的一樣……雖然說周代文化繁盛,甚至誕生了曆史上第一個科

技高峰,但是隻用一次的發明,實在是有些浪費了吧……

15樓:的確是怪怪的

16樓:13樓同感!我也覺得那個失傳了的工藝就是為了筆記本發明出來的+1但這是圖什麼呢?

17樓:江尚書說將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留給後人,後人才會承認他們的關係,所以周太.祖就這樣做了。

18樓:嘿嘿,樓上說得真好嗑。繼續繼續,今天就跟著你嗑了。

19樓:萬一我說得是真呢?

……

124樓:啊啊啊啊果然今晚解密!誰來搬運一下官博的消息?

125樓:我來了!華博今晚隻公布了部分內容,先看再說~【截圖:周太.祖筆記原文(片段)】【截圖:譯文】這段是說尚書大人的手在桃延下雪那年生了凍瘡,天子往後幾年都在幫他尋醫問藥。每到冬天還要催尚書大人戴上手套,睡前再幫他用草藥擦手,幾年之後手上的凍瘡終於得到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