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葉羽支持的皇子倒是的確成了最後的贏家。

也就是北離現在的太安帝!

葉羽曾經的結義兄弟!

隻是最後的結局也隻是以叛國的罪名滿門盡滅。

理由也隻是從葉府搜到的那幾封與曾經差點滅了葉府的北闕玥氏通的信件。

誰家如果真的通敵會留下信件?

如果北闕還沒有滅國的時候還可以說是為了留下證明為了北闕立功的證據,但是即使真通敵了,在北闕滅國了之後,尤其還是剛剛被自己滅國了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還會留下與北闕玥氏的信件?

隻要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相信葉羽那樣一個立下赫赫戰功的人會傻到這麼幹。

更別說葉羽與太安這還是並肩作戰多年的結義兄弟,他會不知道葉羽的為人嗎?

“而且師父你知道當初那封聖旨是怎麼寫的嗎?”葉鼎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喝醉了,又或者是覺得一直獨自背負家仇的自己有了依靠,帶著酒意就將一輩子都不會忘的聖旨一字一句的念了出來,“大將軍葉羽自恃功高,以權謀私,不敬聖人,有人檢舉,其有通適叛國之嫌。然,念其昔年護國有功,抄滿門,族人流放,葉羽帶走麵聖。”

無憂:“......”

以權謀私她倒是有些了解,據說葉羽當年滅北闕的時候念在他曾經也是北闕的人,而且他的性格也是真的......反正不太適合當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將軍。

北闕的皇族以及其他的上層之人曾經基本上都是他的敵人,但是葉羽在滅了北闕的時候的確有故意放慢覆滅北闕的速度,讓那些曾經的敵人有了逃走的時間。

畢竟,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無論是北闕玥氏的統治還是北離蕭氏的統治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而這,無憂覺得也是太安帝不想放過葉羽的一個原因。

畢竟,聽說北闕逃跑的那些人好像跑到域外建立了一個名為天外天的勢力。

西楚那邊隻逃出了一個與西楚皇室沒半點關係,隻是功夫‘有些’厲害的儒仙,而且西楚都滅了十多年太安帝都不放過,更別說北闕逃走的是當時的北闕皇帝加一部分北闕的貴族,而且當時北闕和西楚也才滅了沒兩年,太安帝不在心裏記恨葉羽就怪了!

如果說,太安帝以這個理由治葉羽的罪,無憂還讚他敢作必當,雖然名聲還是有些不好聽,但是至少還算光明正大。

但是奈何他太安帝竟然一邊裝作完全信任葉羽這個結義兄弟的時候,一邊在其他人以為事情都過去的時候冷不丁的竟然下作的捏造了個‘罪證’將葉羽給滅了門!

聽聽他聖旨上寫的都是些什麼?

有人檢舉,有通敵叛國之嫌。有人是誰?敢不敢實名?還有,罪名竟然隻是有通敵叛國之嫌,就直接滅了有大功的大將軍,證據呢?

而且一國大將軍犯的還是通敵叛國之罪,再怎麼樣也應該經過個一審、二審、甚至是三司會審吧?

總之,再怎麼樣也不能像現在這樣先發滿門抄斬、全族流放的聖旨,再臨時現場找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