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三集 第七節(1 / 3)

66

在姚州學府,此時大堂內,歌舞漫漫,怡人悅目,這姚州學部使邀請了眾多學堂堂長,就是會稽學部使也受邀前來,姚州學部使鬆澤舉杯和宴客交談著。

“今日能邀請諸位前來,乃是我鬆某之幸,在姚州擔任學部使多年,承蒙大家相助,不久某便往燕京任學部太郎,不必拘謹,不醉不歸。”

“鬆大人能在學部尚書手下任職,此乃高遷,他日定能升為學部尚書,梁某敬大人幾杯。”

會稽學部使梁時無先是對鬆澤敬酒說道。

“鬆大人高遷可別忘了我等。”“鬆大人能如此快升職,想來我們離升遷也不遠了。”“你就別指望了,鬆大人乃是當今宣政院總裏大夫的舊部,調往燕京那是毫無懸念的。”“總裏大夫原本是我同窗,未見此人有何大才,怎會升至宣政院?”“此乃聖人任命,莫要妄議,否則朝中會被他人參上一本。”

宴會場中,眾人喝酒閑談之,就在此時,一位侍衛慌慌張張,從大堂外走了進來。

“大人不好了,紀監處派巡監使來到府外,帶著官兵將府院包圍了。”

“莫要慌亂,散退舞女,隨我前去。”

舞女散退後,眾人是一片神色恍惚,不知紀監處為何派人來,不過從眾人的表情中可看出,大多是擔心被查,正當姚州學部使起身離開之時,大堂走來一位官員。

“鬆大人不必迎接了,受紀監處任命,特來尋查姚州學風不佳之事,這是令牌和任命狀。”

巡監使進入大堂後說完就拿出任命文書舉起向四周示意,之後門外來了幾位親兵,看著眾人以防逃跑。

“原來是巡監使王大人,姚州學堂一向公正,學子活躍,怎會有不佳之事,王大人你這還未查得真相,怎可包圍學府呢?”

王查為見此,立即示意手下。

“念給鬆大人聽聽。”

親兵取出罪狀,大聲念著。

“經來人檢舉,姚州各學堂堂長不思傳教,沉迷宴席,品行極差,姚州學府與學堂暗中勾結,風氣糜爛,以至學子遭受欺淩不斷,甚至女學子無故失蹤,簡直膽大妄為。在前往姚州後,打探得之,有罪行之人,學堂學府共百十來人。”

親兵念完後便收了起來,等待巡監使指使。

“鬆大人,這百十來人,可不是小數,在座的眾人都在其中,還請隨我到燕京,上稟朝廷處置,免得路途受看押皮肉之苦。”

“王大人,能否在城內查探數日,在下不久就前往燕京升任,怎會做出有辱學風之事?”

“既如此,就給你們幾天,不可離開城內,否則罪立當場。”

說完巡監使就帶人離開學府。

會稽學部使見巡監使帶人離去後,走到鬆澤一旁。

“鬆大人,此事該當如何?”

“不必擔心,我即刻就去見此人,先禮後兵,朝廷內有總裏大人相助,巡監使還能隨便扣押,最多也隻是讓幾位替罪,發些銀兩安撫平民。”

67

卜錦學堂,這時學子們已經放學,各自離開學堂,而月雅離開任教室後,匆忙趕到正與離開的秦老夫子。

月雅:秦師,請問千秋公子,是否離開學堂?

秦老夫子:還未離開,在錦湖亭,月雅同學你找千秋賢士何事?

月雅:謝秦師,隻是想略表感激之意。

說著月雅拜過秦師,就向錦湖亭而去,此時亭中走廊三三兩兩走著幾位學子,兩位女學子停在護欄談論著,而亭中隻有一位男子搖扇觀看前方之湖,月雅經過走廊之時,兩位女學子便打著招呼。

“月雅,許久不見,更靈氣動人了,這時要去哪?莫不是想見千秋公子。”

“見過宋露學姐。”

“宋露你就別取笑月雅了,你還不是在這偷偷觀望。”

“哪有?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