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才者興,失人才者亡,這是企業的生存法則。企業主隻有廣攬各類賢才,知人善任,才能成就大業。李嘉誠由一個微賤的打工仔,一步步發展成為了當今世界華人首富;長江也由一個租不起豪華廠房的山寨廠,發展成為了舉世矚目的跨國集團公司。李嘉誠巨大成功的背後,除了他超常的個人能力和不懈的勤奮精神之外,還得助於他與時俱進的用人之道。
創業期:埋頭苦幹的踏實型人才
任何一家企業都是慢慢成長壯大的,都要經曆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主在企業發展的各個發展階段所需的輔佐人才也是不盡相同的。
在長江塑膠廠開創初期,由於資金有限,招聘不起太多的人才,李嘉誠事必躬親。機器的安裝,製品的生產,圖紙的設計,都要靠他自己的雙手來完成。另外,李嘉誠還親自走街串巷,采購原料和推銷成品。
業,任勞任怨地輔助李嘉誠。李嘉誠將他倆倚為左膀右臂。
多年的患難與共,使李嘉誠與盛、周二人不僅建立了一種極其深厚的感情,而且在事業上對他們也極為信賴。1980年和1985年,李嘉誠分別提拔盛頌聲、周千和為長實董事副總經理。
成長期:敢於開拓的創新型人才
盛頌聲、周千和作為李嘉誠創業初期忠心苦幹的左右手,給李嘉誠的起步發家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推助力。但發家之後,元老重臣們就不一定能跟得上新的形勢了。在快節奏的現代市場中,他們的辦事作風流於保守,顯得拙於開拓,缺乏闖勁。有鑒於此,在事業小有成就之後,李嘉誠為進一步擴大事業,決定向外招攬一批敢說敢幹的創新型人才。
在長實管理層的後起之秀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被稱為香港“打工皇帝”的霍建寧了。
霍建寧畢業於鼎鼎有名的香港大學,後赴美國深造。1979年學成回港後,被李嘉誠招至麾下,出任長實會計主任。憑著自己過硬的金融財務本領,霍建寧節節高升。1984年榮升為和黃執行董事;1985年被李嘉誠提拔為長實董事;1987年又被提升為董事副總經理;1993年被李嘉誠指定為和黃“大班”。
霍建寧擅長理財,負責長江實業集團的全部財務策劃。傳媒稱他是一個“渾身充滿賺錢細胞的人”。長實整個集團的重大投資安排、股票發行、銀行貸款、債券兌換等,都是由霍建寧親自策劃或參與決策的。霍建寧的主要功績有:令多年虧損的赫斯基石油“轉虧為盈”;讓和黃以高價賣“橙”,一次盈利高達1173億港元……1983年被選為長實董事;1985年榮升長實董事副總經理,頂替移居加拿大的盛頌聲的缺位,負責長實係的地產發展。周年茂頗有大將風範,指揮若定,調度有方,臨危不亂,該進該棄,都能較好地把握分寸,這正是贏得李嘉誠信任的最重要一點。周年茂走馬上任後,落實了條果嶺麗港城、藍田彙景花園、鴨洲海怡半島、天水圍的嘉湖花園等大型住宅屋村的發展規劃,順利實施了李嘉誠的迂回包抄計劃。隨後,李嘉誠又將更大的重任托付於周年茂——將原本由自己一手包攬的長實參與政府官地的拍賣權移交給了年輕的周年茂。
長實的財務規劃有了霍建寧,地產發展有了周年茂,樓宇銷售方麵則有一名女將洪小蓮(此三人被輿論界並稱為長實係的三駕新型馬車)。至此,李嘉誠徹底實現了角色換位,由管事型領導變成了管人型領導。
洪小蓮不僅人長得漂亮,風度好,而且待人熱情,做事潑辣果敢。自長實上市之初就作為李嘉誠的秘書隨其左右,後來出任長實董事。
長實資產市值在高峰期達2000多億港元,業務往來跨越大半個地球。日常龐雜的大小事務,往往都要到洪小蓮這裏彙總。沒有旺盛的體力、精力和智力,沒有日理萬機的工作效率,是不可想象的。她被業界親昵地稱為“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