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幸福不過為了分享一宿三餐(2 / 3)

蘇:可這隻能使你離她更遠,而你本來是想與她更接近的。

失:您說我該怎麼辦?我是真的很愛她。

蘇:真的很愛?

失:是的。

蘇:那你當然希望你所愛的人幸福?

失:那是自然。

蘇:如果她認為離開你是一種幸福呢?

失:不會的!她曾經跟我說,隻有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她才感到幸福!

蘇:那是曾經,是過去,可她現在並不這麼認為。

失:這就是說,她一直在騙我?

蘇:不,她一直對你很忠誠。當她愛你的時候,她和你在一起,現在她不愛你,她就離去了,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忠誠。如果她不再愛你,卻還裝作對你很有感情,甚至跟你結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騙呢。

失:可我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費了嗎?誰來補償我?

蘇:不,你的感情從來沒有浪費,根本不存在補償的問題,因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時,她也對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給她快樂的時候,她也給了你快樂。

失:可是,她現在不愛我了,我卻還苦苦地愛著她,這多不公平啊!

蘇:的確不公平,我是說你對所愛的那個人不公平。本來,愛她是你的權利,但愛不愛你則是她的權利,而你卻想在自己行使權利的時候剝奪別人行使權利的自由。這是何等不公平!

失:可是您看得明明白白,現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為她痛苦。

蘇: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過得很好,不如說是你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為自己,卻還打著別人的旗號。年輕人,德行可不能丟呀。

失:依您的說法,這一切倒成了我的錯?

蘇:是的,從一開始你就犯了錯。如果你能給她帶來幸福,她是不會從你的生活中離開的,要知道,沒有人會逃避幸福。

失:可她連機會都不給我,您說可惡不可惡?

蘇:當然可惡。好在你現在已經擺脫了這個可惡的人,你應該感到高興,孩子。

失:高興?怎麼可能呢,不管怎麼說,我是被人給拋棄了這總是叫人感到自卑的。

蘇:不,年輕人的身上隻能有自豪,不可自卑。要記住,被拋棄的並不是就是不好的。

失:此話怎講?

蘇: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貴的西服,可謂愛不釋手,營業員問我要不要。你猜我怎麼說,我說質地太差,不要!其實,我口袋裏沒有錢。年輕人,也許你就是這件被遺棄的西服。

失:您真會安慰人,可惜您還是不能把我從失戀的痛苦中引出。

蘇:是的,我很遺憾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但,可以向你推薦一位有能力的朋友。

失:誰?

蘇:時間,時間是人最偉大的導師,我見過無數被失戀折磨得死去活來的人,是時間幫助他們撫平了心靈的創傷,並重新為他們選擇了夢中情人,最後他們都享受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人間快樂。

失:但願我也有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該從哪裏做起呢?

蘇:去感謝那個拋棄你的人,為她祝福。

失:為什麼?

蘇:因為她給了你忠誠,給了你尋找幸福的新的機會。

當愛情不在的時候,請對他說聲祝福,畢竟曾經愛過。當分手時,祝對方幸福是很有風度的。也許應該再加上一句:以後還是朋友。生活和愛情都不是童話,放下心,看一個生活中的人要比思念一個隻活在印象中的人要簡單和幸福得多。

分手是一種無奈的絕望,痛徹心扉。當曾經珍愛如生命的人即將相逢陌路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曾經以為的天長地久,其實不過是萍水相逢。分手了,就應該收藏過去的一切,是美好的回憶留待夜深人靜的時候慢慢回味,是痛苦的記憶就讓一切隨風而去,卸下包袱輕鬆麵對將來。也許你該學會恨一個人,那樣你會活得更簡單。但是,你不會,也許一輩子都學不會。那麼,就學著忘記吧。過去的人,就不應該在生命裏刻上痕跡。所以,忘記吧。

多年以後,再見到分手的戀人,請微笑著向他伸出手,輕鬆地說:“還是朋友!”

與其幻想夢中人——不如珍惜眼前人

每個男人,骨子裏頭大概總有這樣一種情結:想擁有一個紅顏知己,這個紅顏不是妻子,也不是情人,這女人就是他的夢中情人,她美麗大方,善解人意,溫柔可人。每個女人,大概都曾幻想過,一個白馬王子,翩翩而來,帶給自己浪漫的愛情,而自己的人生,就像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一樣,有一個永恒不變的結局——幸福地生活到老。

人,往往就是這樣,得到的東西不懂得珍惜,去空想得不到的,得到的一旦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於是,漫漫人生,有多少人這樣喟歎:覆水難收。

有這麼一個故事:

妻子在20歲時問丈夫:“你錯過了什麼?”

丈夫沮喪地回答她:我錯過一個新的工作機會。

30歲時,丈夫生氣地告訴她:我剛錯過了一班公車。

40歲時,丈夫傷心地說:我錯過與親人見最後一麵。

50歲時,丈夫失望地說:我錯過了退休的好時機。

60歲時,丈夫匆匆地說:我錯過了看牙醫的時間。

一如往常,妻子總是報以微笑,而微笑中總帶著一點寂寞。

70歲那年,妻子不再問丈夫了。此時,丈夫正跪在病危的妻子麵前,想起妻子每隔一段時間總要問他的問題,他反過來問妻子,而妻子則微笑中帶著解脫地回答:“這一生,我沒有錯過你。”

此時,丈夫早已淚流滿麵,原以為兩人可以永遠在一起,所以終日忙著工作與瑣碎的事,卻從不曾用心體貼朝夕相處的另一半。這時,丈夫緊抱著妻子說:“這輩子,我錯過你五十年的深情……”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把心中的感激告訴愛你的人,把每一天都當成人生的最後一段,即使走了,也能讓自己及身邊的人了無遺憾。

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時常刻意去傷害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珍惜身邊人,珍惜你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

人都是這樣,失去以後才懂得珍惜,而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美的。它是永恒的美,因為“它隻能永存於你我的想象之中”,它留下的是一份遺憾。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也是我們班的班花,大學畢業後,拒絕了很多優秀男孩的追求,最後卻選擇了一個毫不起眼且個子矮小、家庭貧困的同事。周圍的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連她的閨中好友也表示不理解。而她自已卻很坦然,在人們疑惑的目光中,她披上婚紗走進了“圍城”。後來,她對我說,雖然這個人的家庭條件和樣貌不是最好的,但是,這個人對自己卻是最好的,她不願意錯過這個在她遇到挫折的時候默默地幫助她,在她失意的時候熱情地鼓勵她,並且從不索取任何回報的男人。

一個人的好,隻有最終和他相守相親的人才會明了。誰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人中龍鳳。但是,夢中的情人畢竟隻存在於夢中,現實中則要兩個人都愛對方、包容對方、理解對方,才能更好地生活在一起。

是不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每個人深藏在心底最柔軟地方的,大抵都是曾經情到深處卻終究沒得到的那個。

佛家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天天都有很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天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陶,蜘蛛便有了佛性。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臨了圓音寺,看見了橫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來問這隻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看你修煉了一千多年,想問問你有什麼真知灼見?”蜘蛛遇見佛祖很是興奮。佛祖問道:“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往’。”佛祖點了點頭,離開了。

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佛祖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題目,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往’。”佛祖說:“你再好好想想。”

過了五百年,風將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頓生愛好之意,看到甘露非常開心,可是有一天,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很是失望。佛祖又來了,問蜘蛛:“這五百年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仍舊說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於是,佛祖帶它來到了人的家裏。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人家,成了富家小姐。取名叫珠兒。這時,新科狀元甘鹿舉辦慶功宴,珠兒看到了甘鹿,便深深地喜歡上了。

可是事與願違,新科狀元與長風公主結婚,珠兒非常痛苦,不吃不喝,性命危在旦夕。這時,佛祖來了,他對珠兒說:“其實甘鹿就是長風帶來的,也是她帶走的,而太子芝草仰慕了你兩千多年,但是你卻從沒有低頭看過它,那麼,你說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

珠兒恍然大悟,原來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夢境的美好,讓我們迷戀水中花鏡中月,而對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樂卻視而不見。有人感慨造化弄人,也許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失去了才會想到去珍惜。我們常常去追求那些不屬於我們的人,總以為那些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可是,就在我們追求夢中的那個影子的時候,那些真正值得我們珍惜的人卻被我們忽視了很久很久。

不相逢未嫁時——放手是一種美好

我曾和很多人交流過對愛情的看法,也接觸過很多種類、結局不一的愛情故事。看到二人世界中的快樂幸福,自己總是為他們感到欣喜,並祝福他們能繼續;看到他人為愛情和婚姻而哭泣詛咒,也很為他們傷心,並總是在想他們的愛情為什麼會這樣收場。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滾滾紅塵裏的芸芸眾生,莫不為各種各樣的情感所羈絆,所困擾。親情、友情、愛情……千絲萬縷,扯不斷,理還亂。而這其中,愛情最讓人傷神。

一個男人可以遇見很多愛情,一個女人同樣也可以遇見很多愛情,因為一個人遇見和他(她)情投意合、誌同道合人的機會很多很多,因為每一個人都會和很多的人接觸。但是當一個人成為一個社會人的時候,他(她)擁有的不僅僅是自己情感的釋放,而是更多的責任。

我相信這個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曾經,這個故事讓多少人感傷,又讓多少人沉醉。

林徽因是林長民的獨生女兒,福建閩侯人,多才多藝。1921年,徐誌摩在倫敦結識了林長民及其女林徽因。1922年,“林徽因在英,與誌摩有論婚嫁之意,林謂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後始可……同年3月,徐誌摩在柏林提出與原配張幼儀離婚。張幼儀雖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對待這件事,隨即帶著孩子遠走他鄉,到德國留學去了。事實上,徐誌摩也做了第三者,因為林徽因當時也已經許配了梁思成”。多年以後,林徽因也曾對自己的兒女說:“徐誌摩當初愛的並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而事實上我並不是那樣的人。”同時,她的理性也使她能夠遊刃有餘地把握著距離上的分寸,讓自己永遠理想地存活在詩人的夢裏。

除了梁思成的愛情,朋友們的友誼,林徽因還擁有來自“老金”(金嶽霖)的真誠情意。當梁林夫婦住在北京總布胡同的時候,金嶽霖就住在後院,但另有旁門出入,平時走動得很勤,就像一家人。1931年梁思成從外地回來,林徽因很沮喪地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梁思成非常震驚,然而經過一夜翻來覆去的思想鬥爭後,第二天他告訴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幸福。”後來林將這些話轉述給金嶽霖,金嶽霖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從此他們再不提這件事,三個人仍舊是好朋友,不但在學問上互相討論,有時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嶽霖進行仲裁,把他們糊塗不清楚的問題弄明白。金嶽霖再不動心,終生未娶,待林梁的兒女如己出。

中國傳統社會雖然一貫提倡道德至上、情感至上,但人們並沒有簡單停留在情感階段。但是當一個人進入婚姻、家庭,他對婚姻和家庭就有責任,為人父母對子女就有責任,其他的情感可能會點燃你的那種感覺,但在責任麵前必須收斂,必須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