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北辰沒有按照那個黃巾兵打扮的男子說的那樣向著校場走去集合訓練,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方向——大賢良師,張角所在的營帳。
東漢末年,天下大災。
冀州地區更是災情嚴重,地方官府不予賑災,豪強士紳也不願開倉濟民,最終導致地方餓殍無數。在這個時代,衛生條件是非常差的,一旦出現死人過多的事情,如果沒能夠及時處理掉的話,幾乎立馬就會引發瘟疫蔓延!而大賢良師張角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傳播太平道的,並且一下子彙聚了數十萬眾的教徒!
曆史關於張角這個人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想要了解一個人,未必要明白他內心深處的想法,直接從他所做的事情就能夠看得出來。
當時冀州地區瘟疫蔓延,老天不管,朝廷不管,豪族不管,就這樣冷眼旁觀注視著那些瘟疫地區的災民們一個接一個的餓死、病死、凍死。黃巾起義口號所喊的第一句,那句‘蒼天已死’,也隻有那些真正經曆過這一場災難的人才能夠明白,到底是老天無眼到了什麼樣的地步,才能夠讓他們喊出來‘蒼天已死’這一句話!
沒有人去管那些深處災難之中的可憐人,可是張角去了。
沒有人去救治那些感染瘟疫的下層民眾,可是張角去了。
他建立太平道,傳遍黃巾教義,凝聚數十萬信眾,手下死忠教徒無數,這些都是從他當初親率子弟前往瘟疫蔓延地區救治傷病苦難這才真正壯大起來的。在當時的環境條件下,幾乎所有人都對瘟疫有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懼,地方官員甚至為了避免瘟疫進一步蔓延,將那些流民們困死在一處,讓他們在肆虐的瘟疫中活活等死!
沒有人敢去這些瘟疫地區,沒有人願意去幫助這些感染瘟疫的人,可是張角去了,他不但去了,還發動自己身邊的所有人,先是他的兄弟,然後是他的弟子,四處奔走,往來於各地出現疫病的地方,救助那些可憐的下層民眾。黃巾起義之初,無數人傾家蕩產變賣家資,不遠千裏投奔,就是對他當時所做了什麼他人所不敢為之事,最好的回答!
曆史上無論什麼評價,無論張角是否真的會道術,就憑他敢親自帶人奔走於瘟疫地區,救助苦難傷者,他就絕對不是曹操那種寧教我負天下的梟雄人物!
所以,注定他失敗了。
但是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震撼了東漢王朝的根基,直接導致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進而演變為三足鼎立的局麵。同時,它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領導的農民起義,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它也奠定了道教今後主要在社會下層傳播、發展的曆史格局。
所以,單憑這些,足可以看出張角是個大慈大悲的善人。可惜善人注定隻能是善人,永遠都不可能是梟雄,同樣永遠不可能稱為手握殺生大權的帝王!
不知不覺間,北辰走到了張角那獨具標誌性的營帳外,之所以說是標誌性是因為張角的營帳是所有營帳裏最大的一個,也是最幹淨的一個,並且位於整個軍營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