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 無責任番外九(2 / 3)

周邊小國雖然蠢蠢欲動,但他們懼怕皆懼怕大漢大將軍和大司馬。幾個月前跟匈奴一戰,霍去病沒能手刃單於王,周邊小國依然認為單於王突然病逝跟霍去病脫不了幹係。以至於往年逮住機會就刁難大漢商人的西域小國這幾個月大開方便之門。端的怕惹怒大漢天子,令大司馬蕩平西域。

至於天災,幾乎年年有,不是暴雪就是大風,要麼就是幹旱。這種情況憂心忡忡也無用。國庫有錢有糧,大農令甚至無需請示天子就能把此事辦妥。

“出什麼事了?”太子問。

沒有外人,劉徹有話直說,問兒子是不是希望他直接傳位給孫兒。

小劉進才五歲,考慮此事著實過早,是以太子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父皇——”

“朕不想聽你解釋。”

太子:“看父皇的身體人到七十也不難。那時進也有二十一二歲了。”

“不後悔?”

太子粲然一笑。

劉徹頓時覺著他問了一句廢話。

太子斂起笑容:“父皇,您看何時立進為太孫?”

“那是你兒子。”劉徹言外之意太子聽懂了,立不立,立什麼都是太子的事,與他無關。

太子苦笑:“父皇別說氣話。進是長子,為了朝堂穩固,以後也得立他為太子。兒臣倘若不親自教他,日後哪敢傳位於他。”

劉徹轉向兒子:“朕沒聽錯吧?你剛剛說的是太子?”

太子:“父皇不同意他繼承皇位,隻能兒子先為帝不是嗎?”

劉徹頷首,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太子笑不出來:“父皇,孩兒要是今日登基明日退位,又有什麼意義?”

劉徹:“那是你的事。你不怕百官跪地挽留,朝野動蕩,上午登基下午退位也行。”

太子揉揉太陽穴,老父親說笑呢。

劉徹見兒子一臉無語,他心裏很是暢快:“你確定進堪當大任?少時聰慧不見得長大後精明。”

“兒臣明白。”太子認為在他悉心教導下兒子定能成為撐天之柱。

考慮到世間事沒有一定的。比如小劉進調皮,從馬上摔下來。太子並非詛咒兒子,而是皇

家有皇位要繼承,他不得不做好萬全之策。

回到宣室隔壁的太子宮,太子屏退左右,從荷包裏拿出幾個銅書案上一扔,卦象令太子很意外,小劉進跟他幼時為自己算的那一次很像。細想想也正常,他是父,劉進是子,他安然無恙,小劉進方可無憂。可如今皇家隻有他一位皇子,老父親已年過半百,兒子的卦象怎麼還跟他一樣乃是大凶之象。

難不成老父親有可能為他添個弟弟。

太子想為老父親卜卦,隨即一想不如看看兒子凶中藏吉的一線生機。太子研究片刻,確定一線生機是指子孫後代。太子其實不擅卜卦。但算算兒子子孫福方麵於他也不是什麼難事。

子孫後代福澤綿長?太子又倍感意外,進兒有個好兒子,他有個好孫子嗎。若是這樣好像也不可直接傳位於孫兒。進又不是他,他不想當皇帝,不等於兒子也不想當皇帝。

兒子的生機是指子孫,他卦象暗藏的生機定然不是指後代。太子又算一下他自己的子孫福,頓時不忍直視。

如今四海升平,他又有大將軍舅舅和大司馬表兄,他的卦象凶險難不成是指往後十年或二十年會出什麼變故。

太子從皇親國戚到公卿大夫仔細梳理一遍,先在紙上寫下衛青的姓名,隨後又寫上他的年齡。接著是霍去病的生辰八字。太子先算舅舅的壽命,後算大表兄的,令他忍不住懷疑前世學藝不精,竟然無法推算。

二人活著四夷都不敢侵擾大漢,百官自然也不敢在他倆眼皮子底下給他添堵。二人去世後,公孫敬聲文不成武不就,衛伉沒有上過戰場,霍嬗雖然聰慧,但跟張湯等人比起來堪稱心無城府,顯赫的衛家竟然無人可用。

太子慶幸他有三位姊夫,趙破奴、吳蠻子和張安世。雖然他同金日磾偶有來往,但其對老父親忠心耿耿。霍光看起來隻忠於老父親。不怪他和兒子的卦象都隻有一線生機。

三位阿姊倘若所托非人,可能他連一線生機也沒有。不,不是這樣。老父親乾綱獨斷,敢於大義滅親,如果他自身失德,三位姊夫都幫他也無用。思及此,太子確定他卦象透露的生機是指他本人。

果然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太子無奈地笑笑,收起銅板。

生機在自己身上太子就不擔心了。他相信自己不會犯糊塗,就算腦袋被門夾了,被驢踢了。

太子把銅板放回荷包裏,沉吟片刻又倒出來,算算他要不要做什麼。太子心裏閃過這一想法的同時扔下銅板,卦象又令他意外,現今這樣就很好。

太子哭笑不得,他不愧是太子,短短幾十年有凶有吉,現今萬事無憂,以後竟然險象環生。

“殿下?”

小黃門的聲音傳進來。太子收起銅板,係上荷包,“何事?”

“小皇孫來了。”

太子穿上鞋出去,到門口看到兒子披著鬥篷飛一般跑過來。太子蹲下張開手臂:“你怎麼來了?”

“寫字累了,母親叫我出來透透氣啊。”史良娣確實允許出

去玩一會,但是指花園。小孩鬧著要去未央宮。史良娣見離天黑還早,就令宮女宦官陪他轉一圈就回來。

太子抱起他:“想父親了?”

“父親,你累不累啊?”

太子搖頭。

小劉進假裝沒看見:“我猜父親一定很累。父親,我們去那邊,那邊好玩。”小手指著西邊。太子想笑:“領你去一次就記住了?”

小孩權當父親誇他。太子搖頭:“他們此時都回家了。祖父的宣室殿有美食,祖母的椒房殿溫暖,還有很多好玩的,你想去宣室殿還是想去椒房殿?”

小劉進雖然決定不討厭祖父,可他仍然不喜歡祖父,“椒房殿。我想祖母。”

太子捏捏他的鼻頭:“自己走?走累了父親抱你。”

劉徹出來透透氣,不巧看到一大一小手拉著手往椒房殿方向去。大的那個很穩重,小的那個蹦蹦跳跳,一會兒拽著大的手臂蕩秋千,一會兒倒著走。劉徹擰眉:“他怎麼又來了?”

黃門很是無語,“他”是皇孫,太子殿下的獨子啊。不知真相的人還以為是個無關重要的鄉野小民。

“小殿下年幼想父親了吧。”

劉徹歎氣:“太子也不怕慣出個膏粱子弟。”

黃門故意說:“陛下請皇後給殿下挑幾個人,有了小皇孫,殿下自然顧不上大皇孫。”

劉徹回頭瞪他:“誰跟你說什麼了?”

確實有人托人找黃門打聽過,天子是不是跟民間傳言一樣認為他精心養大的太子被史良娣搶走了。黃門當然不能說實話,隻說太子太在意小皇孫,有時難免疏於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