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有女美如蓮,生於淤泥不染塵。
亭亭立立水中央,迎風搖曳生姿色。
一朝福來轉運時,普救眾生傾天下。
話說這首詩講述的地方,是一座僅有十幾戶人家,名叫江村的地方。這兒人口不足六十餘人,一座典型的江南小村莊。這裏青山綠水,土地肥沃。隻因周圍有高山擋道,大河斷路,故而顯得偏僻貧困。然而鄉民純樸,團結和睦,其樂融融。
貧家有女美如蓮,便指的是貧窮楚秀才的女兒楚香香。香香芳齡十四歲,長得五官秀美,聰明伶俐。她長發烏黑亮麗,飄逸芳香。她聲如鶯歌,姿如燕舞。她膚如梨花,嬌嫩柔軟。她眼如明月,炯亮純真。她笑臉如花,怡人悅目,芳香如蜜。
楚香香初生之時,就有位皮粗肉黑,又眼凹鼻長的老巫師,頭戴氈帽,身披拖地灰袍,手持著黑鷹拐杖,踉蹌著步伐登門拜訪,對著繈褓中的香香說道:“此仍奇女子,須善待之。雖遭苦難,日後必將入主中宮,權傾天下,普救眾生。”
楚秀才夫婦驚駭之餘,遞上茶水以待來客。然而老巫師在喝過茶水後,眨著那雙炯炯明亮的雙眼,朝安靜入睡的香香瞥去後,吐出一口濃濃的青煙,纏繞著安靜沉睡的楚香香。然後就轉身徐徐的消失在門外的暮色中。
楚秀才夫婦也暗暗猜想,香香隻不過是一介為衣食而煩憂的平民之女,豈能入主中宮,普救眾生呢?會不會是老巫師故弄玄虛,欺騙他們?不過呢?人的天緣和福遇,凡人實在難於猜測,隻希望能夠隨遇而安。
然而在楚香香兩歲之時,那位年輕貌美,又心地純善的母親到杭州城的街頭上去,販賣織布蘇繡,以掙些銀兩補貼家裏的費用之時,被有權勢的惡棍看中,非要強迫娶她當小妾。於是派人誣蔑和陷害楚秀才。楚秀才為了香香的安全,不得不帶著香香離開杭州城,逃到偏遠的江村來避難。從此父女兩人就跟母親失散,不知所蹤。
楚香香六歲之時,便跟隨父親讀書識字。她的父親是一位飽讀詩書的窮秀才。小小年紀的香香,在楚秀才的耳濡目染和酷愛讀書的習慣影響下,也變得舉止優雅,知書答禮,出口成章。當時周圍的鄉民們,紛紛讚溢香香是江村的小淑女。
然而,楚秀才雖說才高八鬥,滿腹經綸。總渴望一入考場,取個功名回來,光宗耀祖。然而五次前往杭州城投考,五次空手而歸。三年前家裏變賣了所有的家產,供應楚秀才上京到杭州趕考,又是名落孫山,同時打聽到香香的母親,因不忍遭受他人的侮辱,已經吊死在一槐樹下。回到江村的楚秀才因長期憂憤哀傷過度的重病不起。再加上家裏貧困,營養不良,生病又無錢醫治。很快就患病身亡。
“香香,你娘親在杭州內跟爹爹失散,已有十年之久了。如今她死在杭州城裏,希望你長大以後,能夠前往杭州去祭拜你娘親。若是有朝一日,你有機會,希望你能把你娘親的骨骸遷來到江村,跟爹同葬。”
“不,爹爹。香香要跟爹爹到杭州去找娘親。”香香跪拜在床鋪下哭泣的說道。
“爹爹已經不行。爹爹對不起你和你娘親。活著之時,我們沒能在一起,希望死後,我們能夠同穴而眠。”楚秀才奄奄一息的哀求。
香香眼見爹爹氣弱遊絲,實在是難於承受痛苦的艱熬,隻好淚流滿麵的點頭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