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朝中政事(1 / 1)

香香正在書屋裏替老爺磨著墨汁,看著老爺正在成堆的書籍中尋找那本《天朝史記》,那是一本記載秦太祖建立天朝始初的各種事錄。如今皇上正在命令寶文閣的博士和大學士們撰寫著南朝史書。很快,老爺終於找到那本厚厚的史書。

“老爺呀!我也看過了那本《天朝史記》,裏麵記載了秦太祖秦牧野大將軍在大夏幼主自動退位後,大將軍就黃袍加身,身受天命,登基和開創了天朝。隻是史書上,太祖在登基之前,曾經發生過宮廷****,為什麼史書上沒有詳細的記載****的原因呢?”

這位年過五十的大學士翻開厚厚的史記,疑重的說道:“這個你還用詢問嗎?《天朝史記》是太祖登基八年後,才命文人撰寫。他自然喜歡別人對他歌功頌德,讚揚他君受天命之言,而自然是不敢說他發動政變,篡過帝位,更改國號之事了。”

“史記上說,秦太祖在夏朝之時,曾任輔國大將軍,掌握整個夏朝的軍權,自從先帝死後,幼主繼位。由於幼主年少不懂國事,而且夏皇室沒有子孫,便主動退位,讓大將軍做了皇帝,並改了國號。莫非跟史實有所不同嗎?”

“這個自然。太祖命人篡改了曆史,美化他自己。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太祖發動政變之全,就鏟除了所有夏皇室的子孫,然後再命人毒死了皇上。皇上死後,他就可以輔助幼主,趁著幼主年少,他便篡奪了帝位,更改國號。”大學士惡狠狠的說道:“幸虧由當時的軍機大臣莫大人勸諫說,夏皇室的子孫已經被殺光了。如果連隻有六歲的皇上都要趕盡殺絕,小心日後遭受斷子絕孫的報應,太祖才沒有殺死幼主,並將他驅逐到甘州,出任甘州王。”

“這可能是夏朝的皇上失德,毫無愛國愛民之心,才導致夏朝滅亡。”香香從《天朝史記》來看,夏朝未年,幾位皇帝不是慘暴不仁,就是昏庸無道,慘害百姓而導致亡國。

“正是由於夏朝殘暴不仁,才導致亡國。可是如今,秦太祖建立了天朝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曆史,如今恐怕就要滅亡在當今皇上的手上。南朝亡國不要緊,老夫就害怕南北兩朝發生戰亂,而讓無辜的百姓受此災難。”大學士憂心忡忡的說道。

“香香聽聞,當今皇上秦靈帝荒淫好色,整日隻跟一班奸臣沉浸於酒色和美色之間,連皇太子被送往北朝做人質,都不聞不問。連北朝的大軍隔岸相望,都無動於衷,若是再長期下去,南朝真的是有亡國之危。”

“唉!這些奸詐之徒,整日給皇上送去奇淫怪藥,讓他沉浸於酒色。若是他再不醒悟,真是遲早亡國。”

“老爺不必擔心。若是天意如此,老爺還是隨意而安吧?”香香見老爺麵容疲軟,煩憂不安而勸告道:“老爺已經盡其忠心愛國之心,就不必耿耿於懷。”

“老夫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豈能像你這麼說呢?隻無奈老夫隻是無權無勢的學士,沒有能力影響皇上,也沒有辦法把皇上身邊的那群奸詐小人驅逐。”

“聽聞,自從皇太子被皇上送到北朝的長安城做了人質之後,朝中一些忠正賢良的大臣和武將們紛紛引退,這是為何呀!”香香給老爺端上茶水後,不解的詢問道。

“還用說嗎?皇太子雖然年幼,卻是一位賢良之人。許多忠臣眼見皇上昏庸無道,沉浸於酒色,想把希望寄托在皇太子身上,以希望重振南朝的強盛和正直。然而北朝大軍壓境南侵之時,皇上又弱軟無能,不僅不親自領兵抗爭,還讓皇太子前往北朝做人質。這個南北和平條約便是把皇太子送往北朝做人質後,才簽訂的條約。皇上總以為把皇太子送到北朝,簽訂了和平條約以後就相安無事,其實他想錯。皇上把皇太子送到北朝去做人質,隻能讓北朝輕視,讓朝中忠正賢良的臣子離去。皇上隻會自取滅亡。”

“聽說,皇後娘娘因為思念皇太子,也悄悄的前往北朝的長安城去探望皇太子。如今皇太子和皇後被囚禁在北朝,是不是有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