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刑事法庭審判了抓獲的兩名盜匪,並判處他們死刑,次日執行,但在囚車上,臨死的囚犯向庭長供出了藏在他家廁所的一袋鑽石,共有100多顆。不久,珍寶貯藏室守衛長、警察分局局長之一的塞爾讓收到了一封匿名信,指出在弗夫大街的陰溝裏有一大堆珍寶。塞爾讓前往取寶,並明目張膽地將一件美麗的瑪瑙工藝品據為己有,他因此贏得了“塞爾讓·瑪瑙冶的諢號。
不久,警察又逮住了一個叫勒圖的家夥,此人供出了一個17歲的盜匪。
這個年輕人的父親得知兒子入獄時,大發雷霆,聲稱要揭發一樁聳人聽聞的案子。十分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父親被人毒死,兒子也死在監獄。這一連串的事情,使人莫名其妙。
在珍寶失盜的1792年9月,法國正處於內憂外患、形勢危難之際。人們隻知道拿破侖指揮瓦爾密戰役的勝利,拯救了巴黎和法蘭西民族,然而,瓦爾密戰役勝利的奧秘,過去、現在以及將來也永遠不會被揭開。
曆史學家們、軍事指揮家們知道,當時敵人隻遭到了輕微的損失,便立即撤退,這是毫無道理的。從戰略上講,敵方指揮官布倫斯維克也不應發布撤退命令,拿破侖當時也認為不可理解。這使人懷疑在戰線後是不是進行了某種交易。事實上,當雙方軍隊打仗時,舉行了某次秘密會議,法國得花一大筆錢,以換取敵方撤軍。8月11日,法國特使就已答應付給從杜伊勒利宮掠奪來的3000萬法郎。貪得無厭的敵人,說錢數不夠,法國議員帕尼斯知道這筆交易後,就建議從珍寶貯藏室找差額部分。他的建議被采納了。事後,一個男爵的回憶錄也披露了此事:“還需要搜集相當一筆錢來賄賂普魯士大臣。珍寶貯藏室的鑽石正可提供這筆錢!冶9月17日,羅蘭宣布珍寶貯藏室失盜。一周後,敵我雙方舉行了瓦爾密會議,於是出現了瓦爾密戰役神秘的勝利。因此,有人認為,國防大臣丹東秘密策劃了9月11日夜間的入室盜竊,然後讓普通的盜賊進行後幾次偷盜,以便把事情攪渾。
那麼,丹東後麵是否還有更強有力的對手呢?後來,另一起奇案揭開了真相。1805年,一夥偽造鈔票的人麵臨死刑的判決,其中有一個名叫巴巴的人公然宣稱:“如果我被判死刑,我將請皇帝(拿破侖)寬恕。沒有我就沒有拿破侖的皇位!
法官和觀眾都嚇得呆若木雞,為巴巴的欺君之罪捏了一把汗。可他還繼續說:“我是珍寶貯藏室的盜匪之一,我幫助同夥把雷讓鑽石和我熟悉的其他珍寶,埋藏在弗夫大街,這些珍寶的所有權已被出賣。根據給我特赦的諾言,我提供了埋藏珍寶的地點。雷讓鑽石已從那裏取出。先生們,法國霧月18日政變之後,當時的首席執政官(拿破侖)為了得到急需的資金,就把這顆漂亮的鑽石,典押給荷蘭政府了。
巴巴沒被處死,而是關在比塞特爾,受到了良好的待遇。那麼他的這番意味深長的話是真是假呢?恐怕又是一個難解之謎。
羊皮紙上的詭秘寶藏
1730年7月7日下午5時,在法國某地斷頭台前,一個人正拚命推開行刑隊員套向他脖子的絞索,向蜂擁圍觀的人群扔出一卷羊皮紙,並大聲吼道:“我的財寶屬於能讀懂它的人!冶這個人就是18世紀上半葉的法國大海盜,世界珍寶謎案史上的著名人物——拉比斯。拉比斯真名叫奧裏維爾·勒·瓦瑟,是非常顯赫的一個人物。1716~1730年,他在印度洋和東北海上橫行了14年,共劫奪了5噸黃金,600噸白銀,還有幾顆鑽石及各類珍稀寶物。期間,在1721年4月,他與英國海盜沆瀣一氣,劫奪了在印度洋波旁島聖坦尼港灣躲避風雨的葡萄牙船隻“卡普聖母冶號,搶走了船上價值300億舊法郎的金銀珠寶,並把這艘船裝飾一番,改名為“勝利號冶。1722年,當法國海軍將領居埃·特魯安在波旁島附近打敗了英國海軍,控製了印度洋海域時,法國國王發布了大赦令。大多數海盜借此機會洗手不幹,改過自新了,唯獨拉比斯等少數海盜隱藏起來窺測時機。拉比斯劫來的財寶,也就在這時被他藏匿於從塞舌爾群島到馬達加斯加海角的印度洋海區。至於那些藏寶人,則被拉比斯以各種手段滅口了。然而,拉比斯劫來的財寶並不能使他不被絞死,隻是給後人留下了難解的珍寶之謎,讓人去破解。
拉比斯被行刑時留下的那卷羊皮紙,上麵是一封密碼信,畫有17排古怪稀奇的圖樣,每個圖樣代表一個密碼,看上去像天書一樣晦澀難解,誰能把它破譯出來,就能得到那筆巨大的財富。寫在羊皮紙上的拉比斯密碼如今珍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裏,它的一份影印件在1949年落到英國探險家瑞吉納·克魯瑟韋金斯的手中。這位英國探險家認為拉比斯財寶可能藏在印度洋上的塞舌爾島。於是他帶上畢生積蓄在塞舌爾島上待了整整28年,對17排圖樣做孜孜不倦的探索,終於破譯了16排密碼,隻是對其中第12排圖樣卻尋求不到答案,直至他因病去世,拉比斯密碼仍是一團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