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托普裏塞湖所有事件的前前後後引起了奧地利政府的警惕,當局決定把托普裏塞湖的探察工作置於自己的管理和監督之下。
1984年11月,奧地利軍隊的考察專家們開赴托普裏塞湖。憲兵隊在所有通往湖區的大小路上實行戒嚴。專家們在湖底發現了假幣,還打撈出一枚長3.5米、重1噸的火箭。沉在水底40年之久的金屬骨架竟沒有一點兒鏽蝕的痕跡,這使美國工兵部隊人員感到驚詫不已。
在湖西南部的湖底,奧地利掃雷部隊的專家們借助探雷器和檢波器發現,湖底可能有大量金屬存在,金屬集中在大約40平方米的範圍內。是黃金還是地下彈藥庫?對此,奧地利偵察部門人員表示,目前還很難確定,到底是湖底原有的稀有金屬。還是發現了第三帝國埋藏的黃金。
奧地利軍隊的考察專家們收獲頗豐:在距湖岸僅70米的環湖山岩的峭壁上發現了一個似乎是地下倉庫的入口,但遺憾的是入口已被炸毀。專家們找到了有關的見證人,得知戰爭結束時入口還未被堵上,此人曾鑽進洞口,順著坑道爬進了一個人造的大山洞,裏麵放著寫著“易爆品冶的箱子。戰時確實有一批囚犯被押解到托普裏塞湖修築地下工程,這些囚犯在湖底水下開鑿過水平坑道及一些入口。
1985年掀開了托普裏塞湖尋寶的新一頁。薩爾茨堡工兵小分隊試圖從森林密布的湖南岸進入湖底的地下坑道。但是,當專家們推斷,希特勒有可能在通往財寶埋藏處的坑道裏布下地雷之後,所有的考察活動便很快停止了。
結果,這“阿裏巴巴山洞冶裏到底有什麼始終是個謎。
從那時起,有關托普裏塞湖藏寶的故事隻好畫上一連串的問號和省略號……
謎澳大利亞洛豪德藏寶之謎
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名為洛豪德的小島,該島並非是鳥語花香、景色宜人的勝地,然而,“島不在美,有寶則名冶。相傳島上藏有無數財寶,其周圍海底也鋪滿了耀眼炫目的寶石。
在17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威廉·菲波斯的人,在偶然中發現了一張有關洛豪德島的地圖,圖上標有西班牙商船“黃金號冶的沉沒地。他欣喜若狂,感覺一個發財的機會到來了。原來,“黃金號冶商船有一段神秘的故事,發生在16世紀下半葉。
西班牙人沿著哥倫布的航線遠征美洲,從印第安人手裏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後裝滿船艙回國。然而,他們的行動被海盜們察覺了。於是,海盜們瘋狂襲擊每一艘過往的商船,慘殺船員,搶奪了大量財寶。堆積如山的財寶使海盜們無法將其全部帶走,於是海盜們將剩餘的部分埋藏在了洛豪德島上,並繪製了藏寶圖。
菲波斯揣著這張不知真假的藏寶圖,登上荒島四處勘察,然而他一無所獲。正當他徘徊於海灘之時,無意中腳陷入沙中觸及到一塊異物。經發掘,那是一叢精美絕倫的大珊瑚,在珊瑚內竟還藏有一隻精致的木箱,箱中盛滿了金幣、銀幣和珍奇寶物。菲波斯狂喜萬分,他在島上待了3個月,瘋狂地尋找。最後,整整30噸的金銀珠寶裝滿了他的帆船,他實現了發財夢。
菲波斯發財的消息像颶風一樣傳出去,一股尋金熱席卷了洛豪德島以及其附近海域,流浪漢、冒險家甚至是王公貴族們都不遠萬裏來到這個荒島上。
人們認為菲波斯發現的財寶僅是海盜遺產中很少的一部分,那麼更多的寶藏又在哪裏呢?一時間許多真真假假的“藏寶圖冶應運而生並充斥歐洲被高價賣出,不少發財狂不惜血本重金購買。結果呢?不少人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島,或苦苦尋覓,久無財寶的蹤影。海盜的遺產成了一個充滿誘惑力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