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自然地理未解之謎(1)(2 / 3)

北緯30度離奇古怪、紛繁複雜的神秘現象多少影響了我們的視角和思維,這似乎不是一條簡單的人為劃分的地球緯線。處於北緯30毅的各種自然之謎,正等待著人們前去努力探索,揭開它們的奧秘。

會旋轉的小島

眾所周知,地球繞著太陽公轉,而其本身也在自轉,但在西印度洋群島中有一個小島,竟然也像地球一樣自轉,很規則地每24小時旋轉一周,和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很吻合,這真是一件破天荒的怪事。

1946年2月23日,貨輪參捷號在西印度洋群島發現了這個島。他們便拋下錨巡視一番,也沒有什麼情況。船長在一棵大樹的粗幹上刻下船名和時間,船員們都上岸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隻聽有一名船員喊:“誰弄壞了我的指南針,針頭指的方向和昨天不一樣!其他水手們看看自己的指南針,的確針頭方向偏了,再看看船上的羅盤,羅盤的方向也變了。船長大感驚訝,急忙起航,認為小島上有鐵礦或磁礦石。後來,由科學家們組成的調查團前來進行考察,結果發現小島本身會旋轉,島上根本不存在鐵礦和磁礦石。

目前這個小島仍在同一位置做有規則的自轉。究竟為什麼會旋轉呢?這一直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問題。有人說這島正如一座冰山一樣浮在海上,因潮水的起落而旋轉。也有人說此島是珊瑚礁島浮在海上,不與地殼相連,由於島下有巨大的海溝形成潛流從而使島自轉。可是小島自轉時間怎麼又和地球自轉一周時間吻合得如此之好呢?真相到底如何,誰也不敢斷言,就此問題不少人正積極研究。

奇異的貝加爾湖

前蘇聯境內西伯利亞東南,距伊爾庫茨克65千米處有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湖麵麵積為3.15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730米,貯存了全世界1/5的淡水。世界上的一些著名湖泊的貯水量幾乎都是逐年減少,可貝加爾湖卻在逐年增加。

貝加爾整個湖區及其周邊地帶生長著1200種動物和600多種植物,其中2/3是其他地區根本沒有的特種生物,有些生物隻有在幾萬年甚至幾億年前的古老地層裏才有類似的化石。另外,還有不少生物要到相隔很遠的熱帶或亞熱帶才能發現它們的同種或近親。例如,湖中有近親生活在印度湖泊裏的某種蘚蟲類動物,有在中國南方的湖泊裏才能見到的水螅,有在北美洲的湖泊裏才有同種的奇特的長臂蝦,還有在巴爾幹半島的奧赫裏德湖裏才能找得到的蛤子。

然而,最使科學家感興趣和迷惑不解的是,貝加爾湖中生活著許多地地道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重魚、海螺、奧木爾魚等。世界上隻有貝加爾湖湖底長著濃密的叢林——海綿,海綿中還生長著外形奇特的龍蝦。可是貝加爾湖的湖水一點兒也不鹹,為什麼會生活著如此眾多的海洋生物呢?對此,科學家們作了種種推測。

最初,中國科學家認為,地質史上貝加爾湖是和大海相連的,海洋生物是從古代的海洋進入貝加爾湖的。前蘇聯的維列夏金根據古生物和地質方麵的材料推測,中生代侏羅紀時的貝加爾湖以東地區,曾有過一個浩瀚的外貝加爾海。後來由於地殼變動,留下了內陸湖泊——貝加爾湖,隨著雨水、河水的不斷加入,鹹水變淡,而現在的海洋生物就是當年海退時遺留下來的。

20世紀50年代初,科學家們采用更為先進的鑽探技術在貝加爾湖濱打了幾個很深的鑽井,在取上來的岩芯樣品中,沒有發現任何中生代的沉積層,隻有新生代的沉積岩層。其他的一些材料也證明,貝加爾湖地區長時間以來一直是陸地,貝加爾湖也是由於地殼斷裂活動形成的斷層湖,從而否定了湖中海洋生物是海退遺種的說法。

那麼,湖中的海洋生物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它們又是怎樣進入湖中的呢?

前蘇聯的貝爾格院士等人認為,隻有海豹和奧木爾魚是真正的海洋生物,它們可能是從北冰洋沿著江河來到貝加爾湖的。那麼,如何解釋海綿、龍蝦、海螺、鯊魚等生物的存在呢?

他們認為,貝加爾湖有類似海洋的一些自然條件,如貝加爾湖非常像海洋盆地,所以在許多淡水動物的身上,產生了與海洋動物類似的生理特點。

關於貝加爾湖特有生物來源的問題,至今沒有水落石出。最顯而易見的疑問在於:為什麼海豹和奧木爾魚不在老家好好待著,卻要勞筋動骨搬到2000多千米以外的淡水湖來生活呢?而且它們怎麼知道那裏有適於它們開展新生活的貝加爾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