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這一見解的人指出:在這3000多米冰層下的壓力可達到278個大氣壓,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大地所放出的熱量比普通狀態下所放出的熱量多,而且冰在零下2益左右就會融化。另外,冰層還像個大“地毯冶一樣,防止了熱量的散發,使得大地所放出的熱量得以積存,這樣在南極大陸的凹部就可以使大量的冰得以融化,變為“湖水冶。另有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在南極的冰層下,極有可能存在著一個由外星人建造的“秘密基地冶,是他們在活動場所散發的熱能將這裏的冰融化了。還有的科學家指出:這是個“溫水湖冶,很有可能在這個水下有個大溫泉把這裏的水溫提高了,將冰融化了。可有些人反駁說:如果這裏有溫泉水不斷流入湖裏,為什麼湖上的冰冠沒有一點兒融化的跡象呢?於是,為了解釋這一問題,人們在冰層上架起了鑽機,取出了冰下的樣品,發現湖底的水完全是涼的,這就說明了在湖下並不存在溫泉,湖水不是由於溫泉而熱起來的。
還有一些科學家推測,湖水是由太陽曬熱的。他們是這樣解釋的:這個四周被冰山包圍的湖實際上是一潭死水,它很容易聚熱。這裏的冰層起到了一個透鏡的作用,這種透鏡可以使太陽光線聚焦,成了湖上的一個熱源,當陽光照在四麵冰山上的時候就有少量的熱被折射到這個聚焦鏡上,天長日久,就形成了這一冰川上的“不凍湖冶。但同時也有人提出,為什麼太陽不會把湖上的冰融化呢?如果湖上的冰起到透鏡的作用,那麼,為什麼在其他的地方沒有這種現象呢?
圍繞“不凍湖冶的問題,各種推論、猜測紛紛提出,然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科學家能得出令人滿意、使人信服的結論。
南極“魔海冶——威德爾海
一提起魔海,人們自然會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冶。這片凶惡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艦船和飛機。它的“魔法冶究竟是一種什麼力量,科學家們眾說紛紜,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然而在南極,也有一個魔海,這個魔海雖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麼貪婪地吞噬艦船和飛機,但它的“魔力冶足以令許多探險家視為畏途,這就是威德爾海。
威德爾海是南極的邊緣海,屬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它位於南極半島同科茨地之間,最南端達南緯83毅,北達南緯70毅~77毅,寬度在550千米以上。它因1823年英國探險家威德爾首先到達此地而得名。
魔海——威德爾海的魔力首先在於它流冰的巨大威力。南極的夏天,在威德爾海北部,經常有大片大片的流冰群。這些流冰群像一座白色的城牆,首尾相接,連成一片,有時中間還漂浮著幾座冰山。有的冰山高100~200米,方圓220平方千米,就像一個大冰原。這些流冰和冰山相互撞擊、擠壓,發出一陣陣驚天動地的隆隆響聲,使人膽戰心驚。船隻在流冰群的縫隙中航行異常危險,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流冰擠撞損壞或者駛入“死胡同冶,使航船永遠留在這南極的冰海之中。1914年,英國的探險船“英迪蘭斯冶號就被威德爾海的流冰所吞噬。在威德爾的冰海中航行,風向對船隻的安全至關重要。
在刮南風時,流冰群向北散開,這時在流冰群之中就會出現一道道縫隙,船隻就可以在縫隙中航行;如果一刮北風,流冰就會擠到一起,把船隻包圍,這時船隻即使不會被流冰撞沉,也無法離開這茫茫的冰海,至少要在威德爾海的大冰原中待上1年,直至第二年夏季到來時,才有可能衝出威德爾海而脫險。但是衝出來的可能性是極小的,由於1年中食物和燃料有限,特別是威德爾海冬季暴風雪肆虐,使絕大部分陷入困境的船隻難以離開威德爾這個魔海,它們將永遠“長眠冶在南極的冰海之中。所以,在威德爾及南極其他海域,一直流傳著“南風行船樂悠悠,一變北風逃外洋冶的說法。直到今天,各國探險家們還恪守著這一信條,足見威德爾海的神威魔力。在威德爾海,不僅流冰和狂風對人施加淫威,還有鯨群對探險家們也是一大威脅。夏季,在威德爾海碧藍的海水中,鯨魚成群結隊,它們時常在流冰的縫隙中噴水嬉戲,別看它們悠閑自得,其實凶猛異常。特別是逆戟鯨,是一種能吞食冰麵任何動物的可怕鯨魚,這是有名的海上“屠夫冶。當它發現冰麵上有人或海豹等動物時,會突然從海中衝破冰麵,用那細長的尖嘴,貪婪地吞噬各種生物,其凶猛程度,令人毛骨悚然。正是逆戟鯨的存在,使得被困在威德爾海的人難以生還。